孫萬軍 常仁飛
摘要:就目前階段的教育來看,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逐漸成為教學背景。而高中物理,正是養成學生物理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所以,高中物理教師也應該積極響應國家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號召,通過多維度教學,為學生打造更加優質的物理課堂,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物理;核心素養;多維度教學;方法策略
引言:
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師需要改變以往的傳統教學觀念,摒棄“唯分數論”的固守觀念,而是以推動學生,向著“全面發展的人”的方向不斷靠近和學習。因此,教師應當轉變教學思路,適當創新教學方式,為學生呈現更加多元化,開放性的物理世界,并幫助其從中汲取知識,培養物理核心素養。所以,針對四大核心素養的培養,筆者將從不同維度提供方案。
一、結合學生生活,培養物理觀念
物理觀念,指的是學生應當站在物理的視角上探究物質以及運動規律,用物理的思維方式去解決和處理問題。由于其較為抽象,邏輯性強的特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易培養,也遇到了許多的困難。基于以上問題,高中物理教師可以將抽象的物理觀念和學生的具體生活進行有機結合,通過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或者經常接觸到的生活實踐,和物理知識進行相互轉換,進而幫助學生理解。
例如,在講到第五章拋體運動的“曲線運動”時,鑒于筆者班級中有許多學生都喜歡籃球這項運動。所以,在講述之前,筆者先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一段NBA的籃球比賽,然后通過視頻,為學生分析投籃所形成的拋物線,其實就是籃球在做曲線運動,而運動員需要精準的將其投進籃筐,不僅需要經過常年累月的鍛煉,還需要運用一定的物理學知識,對這一運動進行計算。還可以為學生普及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例如省力的杠桿原理,電梯中的“失重”和“超重”現象。這些貼近生活的現象,不僅帶給學生親切之感,還是將抽象知識進行具象化的一種體現,加速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等通過將物理知識和學生生活相結合的方式,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夠加深學生印象,幫助學生清楚的認識到物理和生活的聯系,進而養成物理觀念。
二、歸納物理知識,培養科學思維
科學思維的養成,對于學生的物理學習來講至關重要。其更多的是讓學生認識到物理知識的規律性和系統性。要求學生具備能夠從抽象到具體,從表象到本質的,一種對物理知識加工和提煉的能力。但是,培養科學思維,需要學生具備較高的思維品質,高中物理教師可以利用讓學生總結、綜合課本知識點的方式,來輔助提高學生思維的概括性。
你覺得進行完一個章節的學習后,會要求學生將這些分散的知識點,總結歸納成一張思維導圖,學生在總結的過程中,會自動將知識進行概括和梳理,后續也方便學生進行復習。例如,在講授完第八章機械能守恒定律這一章節時,這一章節的概念和公式較多,筆者就專門抽出一節課的時間,來幫助學生對概念進行梳理,隨后再讓學生將知識點畫成一張思維導圖。同時,筆者還會經常為學生傳授一些畫思維導圖或者是整理知識的技巧。除了以上這些做法,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筆者還會將學生的思維導圖收集起來,然后進行檢查和評比,優秀的思維導圖將會在全班同學面前進行展示。通過歸納課本知識的方式,來幫助學生鍛煉科學思維,進而養成核心素質。
三、通過多種路徑,開展實驗探究
實驗探究可以說是高中物理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高中物理老師不能將實驗探究的相關知識停留在課本上,而是讓學生多動手多實踐,鼓勵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展開方式也應該利用多種路徑,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探究,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驗機會,充分鍛煉其動手能力。
就拿筆著的班級來講,在日常教學中總會為學生提及實驗的重要性,也會在課堂上帶領學生做一些有趣的物理實驗。例如,在講到第十一章電路及其應用時,筆者安排提前分好的小組,由小組成員帶上準備好的實驗道具,一起對“導體電阻率測量”這一主題活動開展合作探究,最后,每個小組將實驗數據進行記錄,小組組長進行總結匯報。這樣一來,教師在講解時也會更加方便。不僅在課堂上要求學生多做實驗,筆者課下也會布置一些關于實驗的作業,然后讓家長幫助其將實驗的過程以視頻的形式記錄下來發送給教師。此外,筆者也會鼓勵學生在網絡上多多觀看一些符合課本內容物理實驗。還將收集的實驗視頻上傳到班級群中,方便學生學習和參考。通過以上這幾種方式,多角度、全方位的幫助學生對物理實驗進行深入了解,充分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
四、樹立德育榜樣,培養責任意識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終極目標,高中物理教育不僅要注重課堂質量的提高,還應當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對德育理念的滲透。所以,需要引導學生深刻地了解到物理和社會生活的關系,自己學好物理知識后對造福社會的責任和使命等。教師則要主動為學生樹立起德育榜樣,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責任意識。
筆者為了將德育思想進行全方面滲透,不僅平時以身作則,提高個人職業素養和道德修養,在傳授課堂知識的同時,明確物理為社會的做出的巨大貢獻。還會為學生講述一些我國卓越的物理學家們的故事,例如:吳有訓、錢三強、鄧稼先等。從他們的事跡中體會愛國主義情懷和對于物理刻苦鉆研、勇于探索的精神。而且,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筆者也會秉持著用愛心和耐心感化學生的觀點。主動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幫助學生解決學習或者生活上的困難;時常在課后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詢問學生所認為的重難點等。讓教師的關心真正注入到學生的心靈中。通過樹立德育教育榜樣以及教師溫暖的關懷,讓責任意識深深根植在學生的腦海里。
結束:
總而言之,核心素養的培養,對于高中物理教學階段還較為欠缺,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仍有許多不足和漏洞。這需要教師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和實踐探索,展開多維度教學。最終通過科學合理的教育方式,有效提高學生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 董文杰. 學科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物理單元教學設計的探索——以人教版第3章“相互作用——力”為例[J]. 物理教師,2020,41(10):14-16.
[2] 黃開智. 物理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高中物理教學現狀調查及分析[J]. 中學物理(高中版),2020,38(9):23-28.
[3] 王美芹,柴麗蘋. 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單元教學目標設計——以“磁場”單元為例[J]. 物理教師,2020,41(6):15-19.
[4] 周玉鋒. 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物理教學策略探究[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1):128-129.
基金項目: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課題《高中物理課堂多維度教學有效性的實踐研究》(批準號:L/2018/24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