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磊
摘 要:經濟新聞報道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因此在新時期下必須根據媒體發展潮流變更定位、進一步轉型。本文基于此對新時期黨報經濟新聞報道的定位開展詳細分析,并且提出針對性的轉型策略,例如提高報道內容的真實性、提高與新技術的融合度、以多個角度為報道切入點等。
關鍵詞:經濟新聞報道;報道定位;轉型策略;新時期
伴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和我國進入經濟發展新時期,作為省級權威媒體的黨報在開展經濟報道時面臨著新的情況,既要傳播黨和政府經濟方面的大政方針,又要緊貼受眾的閱讀需求,作好服務性,以提供其傳播力和影響力。這些都需要記者對黨報經濟新聞報道重新給與定位。
一、新時期經濟新聞報道的定位
(一)從宏觀角度分析根源
經濟新聞報道,作為新聞報道的一種報道,具有自己獨特的特點。經濟新聞報道的時效性遠低于時政報道及社會新聞報道。近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改革的深入,黨報經濟新聞報道的定位也發生了變化。過去經濟報道會分析某個具體的企業或產品,但在新時代,經濟新聞報道更側重于多元化的市場現狀和市場問題。
市場者,商品交換之場所。市場是一個龐大的“舞臺”,商品經營者、商品買賣者、商品消費者等等都在這個“舞臺”上得以展現。這種定位的轉變意味著經濟新聞報道從局部現象報道轉向宏觀視角的問題根源分析,從整體上發生變化。
與此同時,隨著定位的變化,黨報經濟新聞報道的主題設計也有所突破。在報道一個經濟現象時,不僅要敘述現狀,還要深入分析現狀的根源。比如在報道區域經濟滯后的經濟問題時,除了報道當地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缺乏高素質新興技術人才的現狀外,還對區域經濟建設哪些方面存在不足進行了深入分析。
(二)主動探究報道定位
在傳統的經濟新聞報道中,自主報道意識相對較差,大部分報道內容是以最新出臺的政策方針解讀為主,因此大部分經濟新聞報道都具有相似性,沒有體現出創新意識。隨著新時期的深入發展,經濟新聞報道不斷提升主動性,主動探究報道定位,報道內容不僅符合時代發展潮流,更加符合讀者的需求。
二、新時期經濟新聞報道的轉型策略
(一)以多個角度作為報告的切入點
在新時代,黨報經濟新聞報道肩負著重要的責任。他們不僅需要向讀者呈現最新的經濟政策,還需要傳播經濟信息。在這一過程中,經濟新聞報道逐漸向新的主流媒體轉變,必須以多角度為報道切入點,不應局限于單一問題的報道。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增長,我國已過渡到區域經濟發展階段,大部分經濟新聞報道的焦點轉向了區域經濟問題,使得不同地區的新聞媒體在報道上存在顯著差異。具體來說,不同地區的新聞媒體在報道和解讀中國的經濟政策時,往往會以當地的經濟現狀或新聞材料為依據,而不是從整體的角度解讀宏觀政策。
因此,在新時期,經濟新聞報道必須以多角度報道為切入點,從宏觀的經濟政策角度進行報道。
(二)報道語言通俗化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接受信息的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日常生活中,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關注點選擇自己想要接收和傳播的信息。因此,經濟新聞報道必須滿足讀者的需求,使報道語言大眾化,使讀者在閱讀時能夠通過簡單易懂的語言了解更專業或更復雜的經濟現象和經濟原理。讀者只有真正了解新聞,才能積極傳播信息內容,才能體現新聞報道的價值,促進經濟新聞報道的影響力。尤其是隨著新形勢下新媒體的強勢崛起,對經濟新聞報更是需要通俗化語言。在互聯網時代,經濟新聞報道借助一定的大數據和多樣的展現方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使經濟報道才能在激烈的媒體競爭中立足。
(三)報道內容回歸實際生活
新時期經濟新聞在報道時,必須將內容回歸受眾的實際生活,選擇讀者最關注的民生經濟問題或者社會經濟問題作為報道主題,從而滿足受眾的信息需求,引發共鳴。例如經濟新聞報道可以以市場中豬肉的價格有所上漲為切入點,對目前的市場供需情況加以解讀,并且深入分析國際經濟形勢現狀。這會使得經濟新聞報道更加符合群眾的興趣偏好,通過簡單易懂的生活經濟現象解讀目前的經濟政策,使得報道內容更加生動。通過一線記者的及時報道,用百姓喜聞樂見的語言,了解百姓身邊的人和事,體會到蔬菜漲幅、油價漲幅等經濟活動變化,讓經濟新聞報道更加通俗易懂。
除此之外,在經濟新聞報道的過程中,還需深入群眾一線,真實了解汽油價格上漲、糧油價格下降等經濟活動變化對群眾生活帶來的影響,使得報道內容更加符合群眾的感受,促進新聞信息可讀性的提高。
三、結語
綜上所述,黨報經濟新聞報道隨著時代的改變必須不斷更新自身定位,通過轉型使得報道內容更加符合新時期的要求。在轉變定位的過程中,必須以為經濟發展提供服務、給群眾經濟生活提供指導為方向,以宏觀的角度剖析經濟現象的問題根源、增強主動報道意識,通過不斷深入剖析報道內容充分發揮新聞價值。為了在激烈的媒體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經濟新聞報道還要利用多角度報道被切入點、以貼近群眾生活的經濟現象與經濟問題為報道內容、用通俗化的語言解讀經濟信息等轉型策略,使得經濟新聞報道更加符合受眾的需求,促進報道吸引力與新聞傳播力的提升,在使得新聞報道更加生動鮮活的同時體現出報道價值。
參考文獻:
[1]黃靜文.新媒介時代地面頻道經濟新聞的采編之道[J].西部廣播電視,2019(08):121-122.
[2]劉文靜.融媒體時代如何把社會經濟新聞做成“看點”——從幾篇報道淺談社會類經濟新聞的采寫[J].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19(08):57-58.
[3]高揚,張玫.見人見事見思想講述有溫度的故事——淺談打造黨報精品經濟報道的方法和路徑[J].新聞研究導刊,2019(16):25-26
[4]肖郎平. 經濟新聞產品形態及其進階路徑[J]. ?媒體融合新觀察. 2021(03);89-90
[5]余瑾毅,方婉君,張涵盈. ?經濟新聞報道的價值取向分析——以《經濟參考報》“關于豬肉的通訊”報道為例[J]. 新聞前哨. 2021(06):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