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夯實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然而,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全球加速蔓延與傳統要素比較優勢弱化的雙重擠壓背景下,浙江省制造業在邁向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遇到了史無前例的困難。數字貿易作為一種新型貿易方式,引發制造業生產組織方式的深度變革,推動了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生產,已經成為推動浙江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和新引擎,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機遇。文章深入分析數字貿易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內涵要求與支撐要素,探討數字貿易推動浙江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機遇與多重挑戰,最后提出數字貿易推動浙江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數字貿易;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一、 引言
當前,中國經濟進入由數量驅動到質量驅動的新常態。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夯實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然而,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全球加速蔓延與傳統要素比較優勢弱化的雙重擠壓背景下,浙江省制造業在邁向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遇到了史無前例的困難。隨著浙江省深入推進數字經濟“一號工程”,以數字技術為支撐的數字貿易正在席卷浙江,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浙江省國際數字貿易年度報告(2019)》顯示,浙江省2019年數字貿易進出口總額達到2057.73億元人民幣,其中數字內容貿易進出口總額達到1006.2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9.01個百分點,數字平臺貿易進出口總額達到1051.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8個百分點。作為數字經濟和外貿大省,數字貿易在浙江省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不斷增強,浙江省制造業如何轉化數字優勢為戰略資源,高起點、有重點的融入數字貿易,重塑傳統價值鏈,是實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深入剖析數字貿易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內涵要求與支撐要素,探討數字貿易推動浙江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機遇與多重挑戰,并據此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
二、 數字貿易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內涵要求與支撐要素
1. 數字貿易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內涵要求。關于數字貿易的內涵,目前國內外機構和學者還未形成普遍認可的界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USITC)在2013年正式提出數字貿易的概念,提出“數字貿易是借助互聯網交付產品和服務的貿易,以及智能手機和聯網傳感器等所傳遞的相關產品”。Javier López González等(2017)認為“數字貿易涉及貨物和服務貿易中的數字化交易,所有這些交易以數據為支撐”。夏杰長(2018)認為“數字貿易是依托互聯網技術為供求雙方提供交互式的數字化信息”。馬述忠等(2018)認為“數字貿易是借助現代信息網絡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傳統實體貨物、數字產品與服務、數字化知識和信息的快捷交換,并促進消費互聯網升級到產業互聯網,進而實現傳統制造業智能化轉型的新型貿易活動”。孫杰(2020)認為“數字貿易作為數字經濟的延伸和應用,是以作為關鍵生產要素的數字化知識和信息為核心內容,借助現代信息網絡進行傳輸甚至完成交易為特征,最終是以傳統經濟活動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為目的的貿易活動”。通過梳理相關研究成果,本文認為數字貿易是一個內涵豐富、范圍寬廣的概念,馬述忠等(2018)對數字貿易的內涵界定更符合現實經濟發展規律。
數字貿易是數字經濟和全球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其加快了制造業生產組織方式的深度變革,推動了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生產、個性化定制、平臺化銷售。數字貿易具有全球化、虛擬化、平臺化、共享化、集約化、無界化等突出特征。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業務運營、銷售服務等活動中,數字貿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從而加速推進制造業由數量擴張向質量提高的轉變。目前,數據資源已經成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的核心生產要素,通過海量的數據挖掘、精準營銷、個性化定制,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個性化需求。由于數字貿易的迅猛發展,對制造業全產業鏈上的資源配置方式、生產組織方式、價值分配機制產生了深刻影響,推動制造業產業鏈智能化升級重構。因此,本文認為數字貿易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內涵是:在新貿易形態下,數字技術在傳統制造活動中全面賦能全產業鏈及其帶來的智造鏈、供應鏈、服務鏈、價值鏈的組織模式變革。
2. 數字貿易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撐要素。數字貿易驅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體系,其賦能創新和發展需要很多要素支撐,具體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七個方面:
(1)政策要素。政策是數字貿易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制度保障。各級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要有所作為,一是要全面優化政府支持體系,重點放在引資和監管兩個方面,強化政府引領,把數字貿易靈活應用作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二是完善稅收、金融等法律法規和配套支撐措施,尤其是在直接稅費優惠和信貸支持新業態生產性物流等方面給予重點傾斜政策支持,重點扶持以物聯網、大數據為支撐的制造業商品的貿易(包括B2B跨境電商貿易),實現信用、保理、供應鏈金融和信貸服務多元協同發展;三是優化制造業數字貿易海外布局,尤其是在積極參與數字貿易規則制定、重構方面,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規避數字貿易壁壘,力求為建立得到國際認可的有話語權的“中國數字貿易規則”作出浙江的貢獻;四是優化制度性開放渠道,尤其是在數字貿易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融合方式、融合渠道等方面,全面提升服務質量,延長產業鏈,整合創新鏈,拓寬供應鏈,完善服務鏈,提升價值鏈。
(2)資金要素。資金為數字貿易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資金保障。強化資金要素支撐,一是要完善數字貿易企業地方政府財政專項資金的法律、法規、規章扶持體系,尤其是數字貿易與制造業滲透融合關鍵環節更要加大地方政府的專項財政扶持力度,廣開資金渠道,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建設國家自由貿易試驗區為契機,在項目準入、財稅優惠、用電、用水、用地等方面給與重點支持,成立數字貿易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發展基金;二是要創新投融資模式,吸引民間資金、國外資金,發揮財政資金的示范、引領和杠桿作用,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3)新基建要素。新基建的全稱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數字貿易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數字化賦能的基礎要素。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于2020年4月對新基建范圍給予了官方權威解讀,其主要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三個層面。其中,信息基礎設施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主要涵蓋以5G、物聯網為代表的信息網絡基礎設施,以人工智能、云計算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和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三個方面;融合基礎設施是指通過高效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促進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為新型基礎設施,最終實現以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為代表的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是指以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教基礎設施等為代表的支持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新基建要素是硬核賦能數字貿易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原動力。
(4)技術要素。技術為數字貿易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持續的智力支持。在加速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一是要出臺相關的政策,加大數字貿易技術創新的政府扶持力度,強化企業從制造端到市場端的信息化、數字化建設;二是要增強產品的技術創新能力,提高供給水平,加強成果轉化能力;三是要通過技術創新,降低產品研發成本、生產成本、運輸成本、信息成本、銷售成本,提升產品綜合競爭力。通過技術創新,促進數字技術與制造業全方位融合,進而實現數字貿易驅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5)人才要素。人才為數字貿易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數字貿易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尤其需要高素質人才特別是高素質數字化人才的支撐。一方面,在制造業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迫切需要高素質數字化人才支持;另一方面,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離不開數字化人才。數字技術創新是助力數字貿易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只有源源不斷的高素質數字化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有機結合,才能實現數字貿易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6)環境要素。環境是數字貿易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外部空間。打造環境要素,一是要把握數字貿易發展趨勢,深入推進數字貿易戰略,全面積極主動參與全球數字貿易產業鏈,利用數字貿易平臺,全力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制造業產品的國際知名品牌;二是要利用數字技術,借助互聯網平臺與數字貿易平臺的深度融合,加速推進制造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三是要優化營商環境,健全信用體系,提升數據監管的科學性和透明性,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和個人隱私保護,為數字貿易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7)主體要素。數字貿易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企業、政府、高校科研機構和中介服務機構。因此,企業、政府、高校科研機構和中介服務機構是數字貿易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主體要素。企業是數字貿易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市場主體,要特別重視數字貿易企業尤其是龍頭數字貿易企業滲入制造業研發、生產、銷售各個環節的作用。政府是數字貿易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調控主體,要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和引領作用,各級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要當好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助推手、推進器。高校科研機構是數字貿易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科技創新活動的主體,要充分發揮高校科研機構在數字貿易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中的數字技術創新主力軍作用,加強與企業合作,解決企業全產業鏈活動中遇到的技術瓶頸。中介服務機構是數字貿易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服務主體,要助力制造企業尤其是傳統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整合資源,充分其發揮溝通橋梁作用。
三、 數字貿易推動浙江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機遇與多重挑戰
浙江省是數字經濟和外貿大省,通過數字賦能,省內制造業正處于傳統制造轉型智能制造的關鍵期。浙江制造業應如何轉化數字優勢融入數字貿易,把握戰略機遇期,開辟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戰略機遇和多重挑戰。
1. 數字貿易推動浙江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機遇
(1)全面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在2018年7月浙江省數字經濟發展大會上,省長袁家軍提出以“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為主線,全面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大力推進浙江制造數字化,以打造一批“無人車間”“無人工廠”、推進一批數字化重大項目為重點,加快傳統制造業數字化改造提升,推動工業互聯網建設應用,培育壯大智能化改造生產服務業。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實施以來,浙江省政府相關機構非常重視,政令暢通,落實到位,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取得了顯著成效。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嚴峻背景下,2020年上半年,浙江省規模以上工業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制造業增加值增長9.5%,增速高于規模以上工業9.2個百分點。跨境網絡零售作為數字貿易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2020年1—6月,浙江省跨境網絡零售出口額達到414.5億元,同比增長17.8%。數字經濟“一號工程”深入實施為數字貿易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高度重視“數字絲綢之路”的深入推進。隨著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提出共建21世紀“數字絲綢之路”以來,浙江省在跨境電商、大數據與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領域獲得迅猛發展。2019年,浙江省全年實現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商品貿易額1.05萬10458億元,其中出口7961億元,同比增長16.7%。上述數據背后,數字貿易迅猛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加速推進“數字絲綢之路”為數字貿易推動浙江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帶來了無限機遇。
(3)新冠疫情推動數字貿易快速發展。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嚴峻形式下,實體經濟尤其是制造業供應、商品需求等受到了巨大的沖擊。但是,疫情催生變革,很多制造企業對接數據平臺,線下活動變成線上活動:線上辦公、線上銷售、直播營銷、微商、云簽約等,精準對接,促進了銷售和業務擴大。新冠疫情倒逼低端傳統制造業企業進行智能化創新、數字化轉型,進而獲得更大的競爭空間。在疫情防控期間,浙江省很多制造企業積極尋求數字機會。如浙江民營企業典型代表紅蜻蜓集團,疫情期間4000家門店幾乎全部關閉,線下終端銷售額幾乎為0。疫情中突破,轉危為機,紅蜻蜓開始搭建線上商城,將全國范圍內5000名導購轉到線上銷售,全員在家上崗,紅蜻蜓董事長錢金波淘寶親自直播賣鞋,吸引了43.53萬人次觀看,3家淘寶旗艦店銷量同比增長114%。新冠疫情催生數字貿易新業態,進而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4)強大成熟的工業互聯網市場。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全面融合,引發制造模式、生產組織方式以及產業形態的深刻變革。5G時代的到來,工業互聯網駛入快車道。2019年,全球工業互聯網市場規模近8465.57億美元,發展潛力巨大;中國工業互聯網市場規模總量達到6109.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0%。當前階段,“5G+工業互聯網”在制造業各領域的融合應用向縱深推進,多方協同聯動的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構建更加迅猛,必將形成“5G+智能制造”新模式,有力支撐了浙江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5)規模龐大的電子商務市場。根據商務部電子商務司發布的《中國電子商務報告(2019》數據,2019年中國網民規模已超過9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64.5%;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34.81萬億元人民幣,其中網上零售額達到10.6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5個百分點。依據浙江省商務廳電子商務處發布的《浙江省2020年1-10月網絡零售統計數據》,2020年1-10月,浙江省實現網絡零售16429.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8個百分點;跨境網絡零售出口762.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6個百分點。隨著電子商務環境不斷優化,相關法律法規不斷完善,電子商務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網絡零售向智能制造領域延伸,電子商務平臺與產業鏈中的各利益方建立數字化連接,供應鏈運營效率和制造業轉型升級成效顯著。規模龐大的電子商務市場是數字貿易推動浙江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載體。
2. 數字貿易推動浙江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多重挑戰。
(1)新冠疫情短期沖擊顯著。由于新冠疫情嚴重沖擊全球經濟,對浙江省制造業的影響加劇。從供給端看,受勞動力緊缺、資金周轉困難等多種因素綜合影響,浙江省制造業產能難以得到有效釋放,產品產量可能出現較大幅度下降。就需求端而言,受投資和消費信心、消費時間和空間、物流能力以及貿易萎縮等多方面因素作用,當前階段浙江省制造業需求也會面臨疲軟困境。2020年第一季度,浙江省制造業增加值下降9.9%,前三季度銷售產值、內銷產值分別下降1.6%和1.0%。疫情沖擊疊加結構性矛盾,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浙江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短期受到的沖擊依然明顯。
(2)相關法律法規體系不健全。雖然數字貿易發展迅猛,但目前在國際規制層面,尚未形成國際社會普遍認可的數字貿易國際規則,尤其是在數據的跨境流動、隱私保護、數字本土化、源代碼規則等方面還存在很大分歧;在國家層面,關于數字貿易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相關法律法規尚不健全,不能適應數字貿易的迅猛發展;在省級層面,雖然浙江省委省政府在積極研究省級層面的相關法律法規,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斷積累、完善細化才能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不健全,阻礙了數字貿易助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3)制造業數字化整體規模較小。近年來,浙江省制造業在設計、研發、采購、生產、銷售及售后服務等各環節的數字化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浙江省絕大多數制造企業是位于產業鏈低端的中小企業,資本存量少,研發能力弱,管理水平低,缺乏國際競爭力。2019年,浙江省數字貿易進出口為2057.73億元,占浙江省GDP比重僅為3.30%,制造業數字化規模整體較小,仍有巨大提升空間。
(4)數字化人才嚴重缺乏。數字化人才是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的重中之重,然而數字化人才短缺成為阻礙浙江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現以下三方面:一是部分制造企業尤其是傳統制造企業的管理人員缺乏數字化思維,對數字化轉型迫切性理解不深入,不能及時推動企業數字化變革;二是企業普通員工尤其是技術性員工由于欠缺大數據、人工智能與云計算等新知識的儲備與靈活運用的經驗,對數字技術與實際業務高效融合無能為力;三是數字化人才培養不能滿足企業對數字化人才的迫切需求,亟需優化人才培養機制,推動跨界協同育人,加快培養數字化人才。
四、 數字貿易推動浙江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
數字貿易不僅變革了制造業的智造鏈、供應鏈、服務鏈、價值鏈的組織模式,而且直接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因此,浙江制造業要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實現高質量發展,要順勢而為,充分利用數字貿易優勢,充分釋放數字紅利,以數字貿易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1. 強化頂層設計,創新體制機制。浙江作為數字經濟大省,數字貿易得到了迅速發展,但是作為一種新興的貿易方式,浙江省數字貿易還處于成長初期,增長空間巨大,需要政府強化頂層設計,抓住發展機遇,創新體制機制,出臺相關的戰略、政策來引導、規范數字貿易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打造良好的內外部環境,盡量減少發展阻礙,一是要將數字貿易作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戰略,從浙江實際出發,把握方向、謀劃全局,制定符合數字貿易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政策,深入推進相關戰略、政策落地生根見效;二是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縮小數字鴻溝,提升浙江制造業各行業、各領域、各區域數字貿易的滲透率;三是加大對中小制造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的扶持力度,提供專項撥款,給與稅收優惠及其專項獎勵政策,幫助中小企業快速融入全球數字貿易價值鏈;四是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探索構建省域內數字貿易規則體系,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數字經濟龍頭企業、獨角獸企業。
2. 推行柔性制造,實現個性化定制生產。伴隨著消費升級步伐的加快,消費者對產品、服務的個性化、定制化和時效性要求不斷提升,滿足多樣化、小批量、周期可控的柔性制造是制造企業生存和制勝的法寶。要充分利用海量大數據(用戶需求、產品信息、設備信息及生產計劃等),依托工業互聯網技術將這些大數據聯結起來并通過MES系統(制造執行系統,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簡稱MES)處理,制定最優的生產方案,最佳地分配各種資源進行小規模柔性生產、個性化定制,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個性化需求。
3. 打造智能銷售平臺,促進制造業資源整合。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和普及,消費者網上購物習慣的養成、網上交易安全性增強、平臺購物環境的不斷完善,催生了智能銷售平臺。智能銷售平臺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營銷效率和管理效率,提升了經濟效益。浙江不僅有阿里巴巴、阿里云、執御網、全麥網等數字貿易龍頭企業,而且中國制造網、敦煌網、亞馬遜、Wish、eBay等國內外跨境電商平臺也在浙江發展火熱。浙江省制造企業要充分利用這些國內外跨境電商平臺,全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智能銷售平臺,改變傳統銷售思維,從營銷端、銷售端、服務端擁抱數字化銷售,促進制造業資源整合,從而實現組織與經營模式升級,降低成本、提升銷量,洞悉行業競爭、逐步占領市場。
4. 加強數字化管理,增強物流配送能力。受新冠疫情影響,浙江制造業供應鏈受到巨大挑戰。加強數字化管理、增強物流配送能力可以增強浙江制造企業抵抗風險的能力。一是要利用工業物聯網、物聯網以及大數據等技術,創新更加便捷的數字化管理模式,提升浙江制造企業供應鏈協同與管理能力,向工業電商轉型;二是要以制造企業為中心,貫穿產品全生命周期環節,涉及企業上、中、下游供應鏈協同全場景,改變傳統物流配送模式,推廣供應鏈數字化平臺,通過數字化管理平臺實現緊密結合;三是實施智能化物流,深入推進浙江制造企業生產過程中、貨物出庫時的無人物流管理,提升無人物流管理效能,切實強化制造企業與物流配送部門數字化聯動,實現自動化轉運運作;四是要大力培育新型供應鏈服務企業,建立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利用區塊鏈技術協調各利益主體的利益訴求,開展信用評級,建立信用檔案,解決浙江制造業供應鏈體系的信用問題。
5. 錨定數字技術創新,釋放新動能。數字技術創新是促進數字貿易與制造業滲透融合的科技保障。一是要依托企業、政府、高校科研機構和中介服務機構等主體要素,錨定數字技術,集中力量攻克制造業智能關鍵核心技術,尤其是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關鍵共性數字技術,補齊數字貿易基礎研究短板,集中力量突破數字貿易“硬核”和基礎軟件等領域,打造高水平浙江數字貿易產業鏈;二是要著力突破多源異構大數據處理、移動邊緣計算、機器視覺識別、自然語言處理、云上量子加密、擬態主動防御、區塊鏈溯源、虛擬制造、無人駕駛等前沿關鍵技術;三是要促進數字技術與制造行業技術深度融合創新,掌握一批跨學科、跨領域交叉融合技術,驅動浙江制造業釋放新動能,實現高質量發展。
6. 構筑數字化人才集聚高地,釋放人才紅利。數字貿易是新型貿易方式,需要多措并舉,精準發力,構筑浙江數字化人才集聚高地,釋放人才紅利。一是各級政府相關部門要合理布局,提升對高端數字貿易人才的吸引力,加大對高層次數字貿易人才的引進力度,建立專門的國際人才管理機構,在人才引進、平臺項目載體、生活保障、生產條件等方面給與傾斜;二是要校政企合作,政府牽線搭臺,企業與高校雙元合作,培養高技能數字貿易人才,提升對制造業相關環節數字化人才的吸引力,可適當給與政府補貼。通過內引外培,打造數字貿易高端人才集聚地。
參考文獻:
[1] 浙江省國際數字貿易協會.浙江省國際數字貿易年度報告(2019)[R].杭州:浙江省國際數字貿易協會,2020.
[2] U.S.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Digital Trade in the U.S.and Global Economies, Part1, Investigation No.332-531,USITC Publication 4415[M].Washington:USITC,2013.
[3] Javier López González, Jouanjean M A. Digital Trade: 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J]. OECD Trade Policy Papers,2017.
[4] 夏杰長.數字貿易的緣起、國際經驗與發展策略[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3(5):1-10.
[5] 馬述忠,房超,梁銀鋒.數字貿易及其時代價值與研究展望[J].國際貿易問題,2018(10):16-30.
[6] 孫杰.從數字經濟到數字貿易:內涵、特征、規則與影響[J].國際經貿探索,2020,36(5):87-98.
[7] 白潔.長江經濟帶建設背景下湖北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的對策研究[J].湖北社會科學,2017(7):64-71.
[8] 商務部.中國電子商務報告[R].北京:中國商務出版社,2020.
[9] 孫杰賢.新冠疫情將加速制造業數字化進程[J].中國信息化,2020(3):29-31.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Digital Trade to Promote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Zhejiang Province
Absrtact: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the main body of real economy and the ballast stone of tamping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economy. Howeve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global accelerated spread of the new crown pneumonia epidemic and the weakening of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traditional elements,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Zhejiang Province has encountered unprecedented difficulties in the process of moving towards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As a new type of trade mode, digital trade has caused the deep change of manufacturing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mode, promoted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intelligent produc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has become a new kinetic energy and new engine to promote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Zhejiang Province, which provides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requirements and supporting elements of digital trade to promote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discusses the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digital trade to promote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Zhejiang Province. Finally,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digital trade to promote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Zhejiang Province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digital trade;manufacturing;quality development
基金項目:2021年度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數字經濟驅動浙江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機制與實現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1NDJC315YBM);2020年浙江省商務廳課題: 數字貿易推動浙江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與對策研究(項目編號:2020ZSY53)。
作者簡介:王瑞榮(1978-),女,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人,碩士,紹興職業技術學院范蠡商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產業經濟。
(收稿日期:2020-08-13 責任編輯:顧碧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