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忠
摘 ?要: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下,冶金行業在設備管理及維修上面臨著更多挑戰。如何應對冶金設備管理與維修出現的問題,是當前冶金領域需要思考的問題。本文基于此,闡述具體問題,并給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冶金設備;管理與維修;現狀
從改革開放到如今,我國各方面都獲得了巨大的成果。冶金設備的制造跟發展亦是如此。然而,在冶金產品需求量不斷提升的情況下,客戶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苛刻。這不斷推進冶金設備不斷走向更高精度。而設備技術含量的不斷增高,后續設備管理及維修也面臨著更高的難度。
1 冶金設備管理與維修現狀
1.1新舊設備混合使用
當下,為了跟上生產發展的步伐,冶金行業開始提高管理與修為設備的重視程度。在管理與維修過程中發現大部分設備都存在性能下降的情況,甚至存在嚴重的老化。然而,企業為了降低運行成本,使得這部分設備持續承受超負荷的工作。同時,企業為了提高生產效能,會加入一些新的設備,這樣,就存在新舊設備混合使用的情況,甚至還會在一些即將報備的設備上拆卸一些還可以使用的零件,安裝在新設備上。這打亂了設備整體使用周期,一臺設備上一部分的設備零部件 已經到期,但另外一部分卻還比較新,這種資源浪費的情況屢見不鮮,對設備整體都是非常的損耗。
1.2設備存在過度維修或安裝問題
設備運行的情況,可能會在隔一段時間后就出現一些小問題,這時就需要進行有效管理跟維修。然而在現實中,設備中零部件在使用周期上有著較大的差異,因此會存在設備中的一些零部件檢修次數增多,這就是出現設備過度維修的情況,這會加劇設備的磨損程度。
此外,冶金設備,最基礎的裝配就是螺栓,在組裝過程中,極易因為某個零部件被遺漏,長期設備在震動及電磁力影響下,零部件位置出現明顯移動,這都會對故障維修產生影響。還可能存在安裝時,安裝人員未結合安裝標準及設計要求來,只是在自己的經驗指導下及進行,也會造成設備出現不明故障。
1.3設備未開展科學化管理
大部分企業尚未建立完善的設備管理體系,管理人員并未結合設備特點,對操作方法及流程進行全面掌握。導致最終制度的推出跟維修應遵循的規范存在一定差距,最終造成設備維修存在過度或者不足的情況,這對設備整體質量及性能的提升都是起到反作用的。此外,一些在生產一線的員工,對設備有著比較具體的了解,但由于無法擬定出相當詳細的維修技術,設備開展維修及管理難度較大。以上種種情況,都是因為設備未開展科學化的管理,整個過程缺乏科學化與合理化。同時設備在維修與管理時,未制定詳細記錄的制度,造成運行維修混亂,極易埋下生產安全事故的隱患。
2 冶金設備管理與維修的應對措施
2.1 培養高水平的設備維修人員
冶金設備無論是在維修還是管理上,都不能完全依靠企業外人員。因為一旦面臨緊急事故,就會因為無法及時應對而影響生產工作的快速恢復,從而讓企業遭受一定的經濟損失。故而,為了避免這一種情況的發生,企業負責需要對內部的維修人員不定期地開展一些專業培訓,加深他們對生產設備的了解,同時培養他們在較短的時間內容掌握到相關的維修與管理方法。還可以聘請該領域內的專家人士為維修管理人員講解內容,彌補專業空白區,及時掌握先進的冶金設備維修技術。
2.2 結合實際建立管理維修相關制度
從設備維修管理方面看,維修方式主要是預防維修、改善維修以及事后維修蛋類,維修類型的不同,則意味著維修方案也存在差異。因此,需要基于維修管理類型制定對應的制度。
預防維修,其重點在于對冶金設備做到提前的檢查跟評估,也就是設備管理人員不定期地對設備開展檢查,依照設備的使用規律,采取針對性的排除方案,最大程度地降低設備出現故障造成的各項損失,保障冶金設備的順利運行。就冶金設備而言,開展預防維修,可以發揮一定的補救效果。預防維修主要在這兩個方面開展,一是設備日常維修,二是預防性檢修。前者是為了每日進行檢查,以確保設備處在良好的運轉狀態,而后者是為了在不定期檢測中去發現設備可能存在的安全故障,從而遭到原因進行補救,便于問題的及時發現與及早解決。
改善維修更多的是基于設備為出發點,對設備的綜合性能進行提升,降低設備維修的次數,倡導在設備設計階段就考慮到之后運行中會出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地改善。
事后維修是最早出現也是平時最常用到的一種維修方式。顧名思義,就是冶金設備在出現故障或者已經損壞的情況開展的維修過程。設備在無法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就需要安排專業的人員進行維修,以免設備在運行中存在安全 隱患。然而這一維修策略,對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提高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較短的時間內出具相應的技術措施,同時盡可能地降低設備停機后對冶金生產產生的影響。因此,這一種維修策略,往往是不被推薦的,運用這種方式,就意味著生產將面臨停滯。
隨著冶金行業的不斷發展,應用更多的科學技術,對冶金設備的維修與管理開始更關注維修管理的可靠性。在以上三種維修策略下,要制定相應的維修制度,便于存在管理維修需求時,能有條不紊地開展維修與管理。
2.3開展精度維修
所謂精度維修就是在生產方給出的維護標準上,對設備開展管理跟維護,從而實現最大化地還原設備精確度。為了有效延長冶金設備的使用壽命,需要盡可能地減少設備存在的不必要摩擦,同時定期展開潤滑工作。整個過程中,要關注科學與合理性,確保冶金設備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加強設備維修過程的控制,把握驗收質量,做到參檢人員人人皆知,做到重點項目重點控制,嚴格把關維修過程,只有達到標準后才能開展下一道工藝;對冶金設備開展精細化管理,可以延長設備使用壽命。企業不僅需要開展精度維修,同時也需要展開精細化管理,關注每一個細節,要確實保證設備達到規定的標準與精度,各個配件也要達到規定的標準,其光潔度、精度與熱處理都要符合要求,要保證在精細化維修過程中,每個步驟都是精心而為,每個細節都要細心,做到每次維修都是精品。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好冶金設備的管理與維修工作。
2.4提升安裝質量
冶金設備在安裝過程中,組裝人員要嚴格按照安裝要求與設計計劃來,要意識到設備安裝是負責且專業的過程,不能僅靠自己的專業經驗,以免出現零部件存在遺漏或者丟失的情況。同時安裝成功之后,要上交相關的資料及調試記錄,以便為之后的冶金設備管理跟維修提供參考。
冶金設備是冶金行業運行與發展的基礎,在設備管理與維修上要不斷提高技術與應用能力,讓冶金設備在生產環節中發揮出更高的性能。當下,冶金行業為了更好地跟社會發展想適應,需要創新思想,為冶金機械行業的發展提供持續性的動力。
參考文獻:
[1]李紅花.冶金設備管理與維修工作現狀分析[J].中國設備工程, 2019(13):3.
[2]王永.冶金設備管理與維修出現的問題與對策[J].冶金與材料, 2020, 40(4):2.
[3]和發波.冶金設備管理與維修出現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制造技術與裝備, 2019(7):2.
193650170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