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喜
摘要:隨著網絡等現代化科學技術的飛速地發展,對于初中教育也帶來了挑戰。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是初中階段一個非常重要的必修課,學校設立這門必修課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初中生盡快接觸現代化信息技術,并掌握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有關知識。本文基于創新能力培養下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提出了些許意見,希望具有借鑒價值。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創新能力;培養
在這變化速度如此之快的社會中,現代化網絡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與發達程度令人感嘆。現代教育更加注重于培育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現代化人才,那么學校開辦信息技術課,就是培養學生現代化技能和創造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初中階段也正是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關鍵時期,學生的心智發育還未成熟,互聯網涉及的信息面遠超初中階段,引導學生正確、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至關重要,所以在初中開辦信息技術課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施行探究教學模式,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學生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學習效果不佳,一定程度是由于對課程的陌生感和操作生疏導致的。因為在此之前,大多數學生并未接觸過與信息技術相關的課程教學或者相關知識點,在首次接觸這門課程時,學生的第一印象就是新鮮和陌生,但隨著學生進一步的學習,發現這門課程并沒有想象中有趣,因此就只剩生疏感,進而漸漸降低了新鮮感。因此,為了提高學生對于這門課程的學習積極性,并且降低其對于信息技術的生疏感,教師應當在教學中實施探究式教學,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然后通過學習分析并解決問題。
例如,在教學“flash軟件”的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了相關內容之后,讓學生自行操作,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初步了解flash軟件的大致功能,并基本能夠熟練運用flash軟件的一些常用工具。接下來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個課堂任務,讓學生運用學到的知識來制作一幅圖畫,例如畫一條魚,這種時候,學生們各有各的思維,就會生出各種不同的想法,比如有的學生會直接用線條工具畫出兩條曲線,然后將其合并在一起構成魚的身體輪廓,最后將其修整完善;而有的學生則會使用“合并對象——交集”的方法,畫出兩個圓,將其疊在一起,取其中間疊加的部分,將那一部分當做魚的身體,這樣畫出來的魚,形狀規則,線條工整,整體較為優美。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可以自主研究解決問題,并在不斷的練習中提高對flash軟件的運用能力,并且開拓自己的思維,在練習中不斷創新。
二、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生自主能力
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是不可忽視的,在中國傳統的教學方法下,學生在信息技術課的教學過程中,總是發揮著"聆聽者"的角色,這非但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反而會壓制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和創造意識,反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品質和教學效果。在教學中,創新意識和自主學習始終是分不開的,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更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力,所以老師一定要把握這一點,特別注意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要地位,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培養創新能力。
例如,在學習“Microsoft Word”軟件的相關知識時,需要學到運用“Microsoft Word”整合信息,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分配為若干個小組,然后每一組制作一份電子小報,主題由小組成員自行商討擬定,定好主題以后就開始組內分工制作。學生們可以自行制定“任務計劃書”,將電子小報所應用的字體顏色、字體大小、排版格式、藝術字設置以及邊框花紋等制定好,然后分工合作,分別進行材料收集、標題制作、文字內容編輯等工作,這樣分工明確地完成任務,不僅能夠加深學生自己對于知識點的理解,還能夠提升每位學生的團隊 合作能力。
三、理論結合實踐操作,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在現代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僅傳授給學生基礎知識還遠遠不夠,還必須合理地組織學生聯系現實生活,開展實際作業,并利用學生從現代技術課堂上學到的知識,來處理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信息技術學科設立的終極目的是為社會培養出掌握現代化信息技術的高層次人才,所以把科學理論結合現實生活,在實際中使用信息技術知識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在現實生活中多使用信息技術知識,才能夠加深對課程知識的理解,更好地掌握現代化技術。
例如,在學生大致掌握了“Microsoft Word”、“Microsoft Excel”和“Microsoft PowerPoint”的功能和基本操作以后,教師就可以為其發放一些實際性的任務,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通過自己的思維和實際操作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從而加深對各種信息技術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比如讓學生畫一些簡單的商標圖案、制作簡單的衣服圖案、制作明信片、書簽等,讓學生通過這些簡單操作的積累,強化自己對信息技術知識的運用能力。可以運用“Microsoft Excel”軟件制作一個隨機抽簽表格,在平時勞動課、打掃清潔區、教室等隨機抽簽分組,讓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獲得更多的小樂趣。還可以將自己和同學的每一次的成績統計出來,計算自己的平均分以及各學科的成績浮動,總結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在學習中能夠為自己做一個明確的定位,幫助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
四、結論
總而言之,在這個網絡技術迅速發展的社會,掌握現代化技術是當代學生所必須具備的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所存在的不足,積極地對其進行改革,為學生帶來更有質量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并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重視,幫助學生培養自主思維,提高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貫徹素質教育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陳潔. 項目教學法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有效運用[J]. 求學,2021,(43):7-8.
[2]孫亮. 人工智能在初中信息技術課中的應用[J]. 中小學電教(教學),2021,(11):11-12.
[3]蔡麗.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項目驅動的應用實踐[J]. 試題與研究,2021,(32):12-13.
2140501186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