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宏林
摘要:如何將減負及增效有效融入至初中數學的課堂,是當今絕大多數教師重點關注的問題。減負增效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手段,將減負和增效貫穿到數學課堂教學內,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與學習成績。當前,許多初中數學教師往往會通過給學生布置大量課后作業來完成自己的教學目標,而該方法容易引起學生的抵觸心理,從而厭惡該門學科。因此,教師的教學模式亟待改善,要以減負增效為目標,在課堂中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減輕學生學習壓力的同時降低其學習負擔。本文主要闡述了如何在初中數學課堂中進行減負增效,并提出幾點相關教學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減負增效;教學策略
學生在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生活中,由于初中的學習內容難度較小學而言有明顯增強,故其難以快速尋找到正確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初中數學教師要合理開展教學工作,首先幫助學生夯實數學基礎,其次需要多觀察學生的心理問題,防止其抵觸情緒出現,最終引導學生在數學學科上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思路。同時,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讓很多教師發現在課堂中減負增效的重要性,課堂減負的目的在于增強教學效果,要在減負的同時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能力、思維能力與理解能力。教師可以通過為其營造歡快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減少學生課后作業量、借助多媒體設備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等方式將減負增效滲進數學課堂中,能夠有效提升教師教學效率。
一、針對學生差異化做分層教學
題海戰術是部分教師經常使用的教學手段,該方法雖然能夠幫助學生在短期內快速熟悉有關知識點,但由于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各不相同,對于一部分優等生而言較為不適。教師應針對不同學生布置不同作業提高其學習效率,大量的數學作業容易導致學生學習壓力增大,應適當減輕作業量,保證每位學生都可以積極完成。如對優等生而言需增強作業難度,拓展其知識面,明白山外有山的道理,教師在教學中主要為優等生講解答題技巧方面的問題,幫助他們做突破性練習;而對于中等生則需要控制作業難度,多做隨堂練習,以便課后學生能夠自主完成學習任務;對學習較差的學生而言,教師需要降低數學作業的難度,并控制好這批學生的作業量,可以額外增加一些基礎知識方面的數學內容幫助其夯實基礎,讓學生在后期的數學學習中不至于難以聽懂課堂內容,跟上教師講課速度。教師要全面提高各個學生的學習效率,在不改變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做分層教學調整,達到減負增效的目的。
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增添師生互動環節
初中數學的知識點比較繁多且過于抽象,學生理解起來頗為困難。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往往通過教師不斷的灌輸數學知識,學生不斷接收吸納,教師難以真正了解學生具體掌握了多少。若要實現初中數學課堂的減負增效,可以通過在課堂中增添師生互動的方式,教師讓學生之間互相提問或教師多提問學生解答的方式,來知悉學生的吸收能力與其學習思路,在發現多數學生都聽不懂或遇到難題時以便于快速調整教學內容,避免無效教學的情況發生。此外,教師可以在課后與學生逐個談話,關心學生生活與學習情況,從專業角度上分析學生課堂綜合表現,為學生做燈塔,指出后期學習數學需注意的地方,如哪些為重點知識點,告知其課堂筆記偏向性,防止學生在學習方向上出現大問題。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達到自己的教學目的順利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
三、借助多媒體設備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學習難度增大的情況下,許多學生難以提起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初中數學教師應當尋找合適的方法激發其興趣點。如今我國科技發展的速度非常快,越來越多的學校在課堂中引進多媒體設備,幫助教師更好的在課堂中完成減負增效任務。教師在做數學課件時,如進行與幾何圖形有關的知識教學,可以通過視頻或者PPT的形式在課堂中為學生講解,也可以采用動畫演示的方法。讓學生能夠直觀的通過多媒體設備觀察各個圖形。如在北師版中有“平行四邊形”這一章節,教師可以運用動畫演示,讓學生看到平行四邊形的特點與畫法,激發學生對平行四邊形的學習興趣,然后再為其講授相關性質與判斷定理與如何進行計算跟證明。借助多媒體設備教學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輕松的學習環境,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降低學生在學習上的心理負擔,感受到數學的有趣所在。減負增效的基礎保障即課堂舒適的學習氛圍感,教師應摒棄傳統教學模式,采用新興教學手段,散發學生的數學思維想象力,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中推行減負增效策略時,要注意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強的學科,且學習內容較為抽象,學生學習起來容易感到吃力,教師應多將關注點放在學生的學習興趣上。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能夠樂于學、積極學、愿意學。同時教師也需緊跟時代發展,在教學手段中做適當改進,拉近自身與學生的距離以此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葉日珍.提高小學數學減負增效策略的研究[J].數碼設計(上),2019,(7).112-113.
[2]章玲.小學數學教學如何實施”科學減負”[J].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2010,(11):36-37.
[3]孫超凡.淺談小學數學教學如何減負增效[J].西部大開發(中旬刊),2013,(1).115.
242550052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