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改發展背景下,為了將自主與合作還有探究的教學理念融入其中,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里能夠將個性化閱讀教學融入其中,通過這樣的方式展現出學生自身的主體地位和發展上的主觀能動性,通過這樣的方式培養好學生自身的語文核心素養。基于此文章主要針對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相關策略進行分析和總結。
關鍵詞: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情境教學;小組合作;閱讀方法
初中語文教學目標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了解語言文化知識和對學生自身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進行培養,其還涉及了對學生文化素養以及整體能力的培養。閱讀教學是當前初中語文教學的核心形式,達成綜合性的教學目標要求不斷地改變以往的閱讀教學形式,把個性化閱讀教學融入其中。在這一過程里,教師需要按照初中語文涉及的核心內容將豐富多樣的閱讀教學資源引入其中,締造一種多樣化的閱讀教學形式,同時將其靈活地使用到具體的教學過程中。
一、 個性化閱讀及其意義
所謂個性化閱讀,就是需要按照每一個初中生自身的情況制定真正適合初中生和初中生真正需要并且感興趣的,同時也是初中生較為感興趣的關注的閱讀內容,而這部分內容的制定需要給予初中生自身的閱讀興趣作為基本,當前每一個初中生自身的閱讀喜好存在差異,因此推薦的閱讀內容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個性化閱讀當前指的是閱讀者和閱讀的文本給予深層次的一種分析與交流,初中生運用對于本身知識水平以及認知能力,對于閱讀的文本的相關內容完成情感上的溝通與體驗,感悟理解并且對于客觀活動進行有效的評價。
個性化閱讀教學使得以往傳統語文閱讀教學模式上存在的差異有所不同,同時也讓初中學生本身可以形成一種比較理想的閱讀習慣,通過這樣的方式培養初中學生本身的閱讀能力獲得有效的培養,持續地提高了初中學生本身的語文閱讀素質。個性化語文閱讀的學習方式,老師在完成語文閱讀以及講解的過程中,需要通過多種不同的方式去持續地加深初中生在閱讀上的廣度與深度,采取這樣的一種形式能夠讓學生能夠比較準確高效地掌握更為適合的一種閱讀方式,讓初中學生可以積極同時非常主動地在進行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完成閱讀,而在閱讀的課堂上去掌握多種學習知識并且掌握多種閱讀相關的理論,讓其可以得到預期想要達到的學習效果,通過這樣的方式真正地提升初中學生在語文閱讀上的能力,最終推進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上的提升,進一步去提高初中生在語文教學上的整體水平。
二、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個性化閱讀指的是在實際進行教學的過程里,老師按照學生自身的學習情況對其給予有效的指導,使得學生可以選擇與自身情況相符的閱讀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強化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良性溝通與有效互動。在個性化閱讀教學觀念的持續發展和不斷深入的情況下,教師在完成教學閱讀的同時,需要對于學生自身閱讀能力是不是可以采取閱讀的方式去進行思考,通過這樣的方式改變閱讀的態度,最終達到閱讀能力的提升。之后還需要對于不同學生在進行學習過程里產生的多種問題采取有效的指導,使得學生可以尋找到真正適合自身的一種個性化的創新閱讀形式,最終讓學生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形成一種有效的學習興趣。可是在具體執行的過程里也產生了很多不同的問題,首先,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采取的教學方式仍然是比較傳統的,在閱讀的課堂上讓學生自己分析文章結構,通過閱讀總結作者自身的寫作方式,還有文章里想要表述的多種中心思想。通過這樣的一種指導,經常是通過死記硬背的傳統范式去了解文章的分析方式,同時對于課文內容完成重復性的講解盡管對于文章也能夠形成一定程度的認知,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不斷地提升學生閱讀的興趣。
第二,在教學的同時過度地關注閱讀方式指導,而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上的主體位置。當前有一部分教師提出一篇文章中的內容以及思想是比較固定的,所以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和學生提出的觀點有所忽視,最終產生了懈怠的心理。例如在進行《愚公移山》這一課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有一些學生提出問題,認為愚公為什么一定要移山而不是選擇搬家?在語文課堂里,教師不應該只是將文章作為固定的答案完成講解,而需要給予學生一個比較廣闊的空間,使得學生最終變成語文課堂的主體可以持續地將自身的想象力發揮到位。
三、 培養學生個性化閱讀的關鍵措施分析
(一)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自主閱讀不但涵蓋了對課本內容而養成的一種自主閱讀習慣,并且還包含了對閱讀材料所進行的自主選擇,其中比較忌諱的是教師讓學生去閱讀什么文章,那么學生就去閱讀什么文章,或者是一些學生看見別的學生正在閱讀的什么文章,就跟風一樣的也去閱讀相同種類的文章,這樣的一種閱讀方式忽視了個性差異的存在。所以,教師如果想要培養學生自主進行閱讀材料選擇的能力就需要從以下幾點進行。
首先,明確學生自身比較喜歡閱讀哪一種類型的文章。例如在進行《紫藤蘿瀑布》學習的時候,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去回答“喜歡文章里面的哪一段描述,或是可以提問學生文章中的哪一個部分比較吸引你”等相似的問題,使得學生可以了解自己比較喜愛閱讀的材料,通過這樣的方式在興趣的引導下能夠自主地進行閱讀材料的選擇,使其能夠真正地感受到閱讀帶來的樂趣。
其次,讓學生選擇一個適合自身的閱讀形式。有一些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喜歡慢慢地體會文章,有的學生則只是按照自身的喜好去完成文章的閱讀,運用制定閱讀目標的形式去進行閱讀。針對自主閱讀意識剛剛成型的初中生來說,需要讓學生尋找到一個適合自身閱讀習慣的閱讀形式,只有這樣才可以起到一種事半功倍的閱讀效果。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通過觀察的方式去分析學生個性化的閱讀方式。例如,在進行《再別康橋》學習的時候,有一些學生比較喜歡運用聲情并茂的方式去大聲朗讀,而有一部分學生則比較喜歡使用默讀和標注的方式去完成閱讀。
第三,讓學生自主選擇與其有同樣閱讀興趣以及閱讀愛好的同學去完成閱讀。盡管閱讀需要彼此分別地去完成,可是有相同閱讀興趣的學生共同進行閱讀,能夠加深彼此之間的探討與溝通,能夠充分地調動其學生進行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對高爾基的《海燕》進行學習之后,部分學生對于高爾基所撰寫的其他作品也非常感興趣,因此會自主地選擇對其《童年》或類似的作品進行閱讀。這樣,一群有著相同愛好的學生能夠在有效的合作閱讀學習過程中,不斷地開拓自身的思想,深入對于文章內涵的理解與認知。
(二)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學
個性化的閱讀要求為學生提供一種安寧并且相對自由的閱讀環境,而且其閱讀能力上的培養也需要是被設置在學生自身的情感體驗上,只有這樣才可以對于文章有更為深層次的體驗,才可以切實地認識到作者想通過文章的描述表達什么樣的思想內涵。除了這些之外,其中比較主要的一點就是教師不可以將自己對于文章的理解以及教學參考的見解去完全地灌輸給學生將其作為學生閱讀文章的感受。
比如,在進行《石榴》講解的過程中,需要先讓學生講述一些自身對于石榴的一些了解,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對于文章中石榴特點描述的印象更為深化;然后讓學生按照作者的寫作背景感受到石榴其內在的特征,同時理解作者借助石榴想表達什么樣的含義;最后讓學生運用自身的閱讀理解以及在個人的生活情感的體驗上,進一步感受作者所運用的描寫手法和想要表述的一種社會意義。
(三)鼓勵學生的質疑精神
帶著疑問去閱讀是勇于找出問題以及有自己主見的一種表現,并且能夠勇敢地提問和具備強大的質疑能力其在個性化閱讀能力的培養上占到了不可忽視的地位。比如《人的高貴在于靈魂》一文,教師可以講述一個英雄烈士的事跡去將本節課內容引出,同時引導學生回答老師設置的問題,通過激勵的方式不斷地啟發學生使其能夠形成一種質疑的意識。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文章將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的能力培養作為研究的重點,從設置個性化閱讀的基礎條件以及培養個性化閱讀能力的核心措施等兩點去對其進行分析與總結,目的是希望能夠為提升初中生自身的個性化閱讀能力給予總結,希望能夠受到重視,為持續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果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楊傳明.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J].新課程·小學,2018(11):189.
[2]薛月平.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9):233-236.
[3]朱梅.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探究[J].阜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29(4):106-108.
[4]張聘南.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分析[J].學周刊,2019(30):124.
[5]格毛措.中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實施個性化閱讀[J].孩子天地,2016(28):106-107.
[6]張會軍.如何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個性化閱讀教學[J].語文天地(初中版),2015(1):65-66.
[7]朱梅.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探究[J].阜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29(4):106-108.
[8]張聘南.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分析[J].學周刊,2019(30):124.
作者簡介:
趙永智,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桃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