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娟
【摘? 要】學生在接受教育期間通過學科學習形成的一種能力和品格就是核心素養,其可以促進學生自身全面發展,讓學生對社會發展更加適應。在培養核心素養的基礎上開展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要求教師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發展需求出發,認真分析教學內容,合理制定教學方案,提升學生綜合能力與英語素養,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小學;英語;核心素養;單元整體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3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03-0172-02
【Abstract】A kind of ability and character formed by students during the course of education is the core literacy, which can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make them more adaptable to social development. Carrying out the overall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English unit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re literacy requires teachers to start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needs of students, carefully analyze the teaching content, formulate teaching plans rationally,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English literacy, and achieve predetermined teaching goal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English; Core literacy; Unit whole teaching; Strategy
隨著素質教育的大力推行,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逐漸得到了廣大教育者的重視,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將單元看作一個整體,先全面分析,再具體把握內容、安排時間、劃分課時,達到優化教學的目的,在課堂教學中,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本文分析了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加強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意義,并探討了有效的教學策略,以期提高單元整體教學質量,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一、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加強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意義
為順應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的潮流,核心素養的培養已經成為學科教學的一個重點。基于這一點,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改革教學的方式和方法,加強單元整體教學,從整體上把握教學內容,合理劃分課時,將相同的主題貫穿于幾節課的教學中。教師要將一個單元當成一個整體看待,引導學生構建連貫的知識體系,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語言能力與學習水平,從而確保單元整體教學質量。在制定教學方案時,教師除了要注意不同課時教學之間的良好銜接與漸進性,還要考慮語言教學的實用性與實踐性,遵循語言學習規律,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英語水平、興趣愛好等因素,滲透文化背景知識,增強英語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產生較強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欲望,提升其人文素養與語言運用能力。
二、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加強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策略
(一)認真分析教學內容,明確單元教學目標
教師要制定單元整體教學方案,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析教學內容,明確教學目標,必須清楚這一單元的教學要教授哪些知識,培養學生什么能力。教師要以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為基礎,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口語表達能力與英語理解能力,將教學重點放在這些能力的培養上,然后再根據教學目標與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單元教學方案。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放在語境中,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幫助其加深理解和記憶。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報道、故事、視頻等,激發學生興趣,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比如,講解“Where”時,這一單元的單詞主要是bedroom、dining-room、kitchen、bathroom等家庭中各個房間的名稱與bed、chair、desk等物品,新的句型“Where is …?”或“Where is my/your…?”用于詢問某個人或某個物體在哪里,“She/He is in the ….”或“It is in/on ….”用于回答要找的人或物體的位置。掌握這些內容是這一單元的知識與技能目標,而在教學過程中鍛煉學生在真實語境中模擬對話、自由交流,培養口語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則是過程與方法目標。教師要根據學生現有的詞匯量與學習能力為其安排課堂教學任務,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享受英語學習,了解英語文化,達成情感目標。
(二)科學設計教學方案,合理安排課時內容
課時內容的安排是設計單元整體教學方案的一個重要步驟,教師要從整體上把握單元內容,科學地將不同版塊劃分到各個課時中,并合理安排每個課時中導入、新課講解、練習鞏固等環節的時間。在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中,教師大多是教材上有什么就講什么,再結合自身教學經驗重點強調核心單詞、語法等考試會遇到的內容。但是每個班的學生情況不一樣,每個單元的內容也有較大差別,教師要清楚每個版塊的教學功能,合理規劃與重組,使其功能得到充分發揮,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三)組織課堂實踐活動,鍛煉學生應用能力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就要注重其各項能力與綜合素質的提升,最好的方法就是組織課堂實踐活動,為學生創設符合教學內容的語言環境,讓他們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實現聽、說、讀、寫四項能力的提升。小學生在生活中幾乎沒有接觸英語的機會,缺乏語言環境大大增加了學生學習英語的難度。教師在單元整體教學中要根據教學主題多組織一些情境對話、話劇表演等活動,與單純模仿課本上的對話相比,讓學生圍繞主題自編對話、自由交流,自然能起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比如,講解“Dinner time”時,教師結合圖片講解了bread、rice、milk等單詞后,可以為學生播放一個動畫短片,內容是爸爸媽媽與三個孩子就晚餐的食物安排進行討論,二年級的學生對這種動畫形式很感興趣,看得津津有味。播放完畢后,教師安排學生按照座位分組,各個小組模仿短片中的形式,用課本上的句式和單詞自己編演一個節目,時長兩三分鐘即可,先練習對話,表演時再配上相應的動作,如端盤子、盛飯等。交流時間過后,鼓勵各組上臺表演,最后根據學生的對話流利程度、發音是否準確、動作逼真程度等選出最佳表演小組。另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上下學時用英語和同學打招呼,彼此詢問晚餐吃什么等,鞏固學習效果。
(四)滲透語言文化背景,提升學生文化素養
素養的提升并非靠教師講解就能實現,需要長時間的熏陶和培養,不可一蹴而就。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就要先讓學生了解西方文化,在此基礎上持續滲透語言背景知識,為學生營造語言環境和氛圍,使其接受文化熏陶,逐漸了解英語國家的風俗和傳統。如今在素質教育大力推廣的背景下,應試教育的影響逐漸淡化,教師要意識到英語教學的目的不是讓學生考高分,而是讓學生學會如何說英語,運用英語解決生活問題。所以在設計單元整體教學方案時,教師要將文化的滲透貫穿全程,開闊學生眼界,提升其文化素養。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開展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時,教師要先意識到各教學版塊之間的聯系與其整體性,在制定教學方案時將重點放在“怎么教”上,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身心特點、學習規律等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還應認真分析教學內容,明確單元教學目標;科學設計教學方案,合理安排課時內容;組織課堂實踐活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鍛煉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滲透語言文化背景,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與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俞春花.淺談角色扮演法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內蒙古教育,2016(11).
[2]錢彥麗.角色扮演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5(03).
[3]逯芙香.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J].中文信息,2019(08).
(責任編輯?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