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素養是學生在語文學習進程中不斷積淀升華起來的一種內在的修養,語文素養的培養應是我們語文教師在平時的點滴教學中,幫助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形成的一種品質。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經典詩詞教學不僅有助于學生深度理解和感悟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更是將學生引入語文殿堂,感悟古文化迷人風采的敲門磚。筆者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教學策略的整合和優化,重構經典詩詞教學,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關鍵詞】經典詩詞;核心素養;策略和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04-0103-02
【本文著錄格式】馬慧.重構經典詩詞教學,培養語文核心素養[J].課外語文,2021,20(04):103-104.
語文素養是學生在語文方面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基本的、適應時代發展的學識、能力、技藝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要積極培育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讓學生逐步掌握必要的語文知識,一步步豐富語言積累,掌握熟練的語言技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積累深厚的文化素養。古詩詞作品不僅能讓學生提升語言能力,更能促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提升,發展審美能力,讓學生挖掘出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并自覺繼承發展。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會得到有效發展。
一、嘗試創作,發展語言能力
語文學科的重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在引導學生閱讀經典古詩詞作品的時候,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展開創作,促使學生積極運用語言。在展開讀寫活動的時候,可以鼓勵學生寫下對古詩詞的鑒賞評論,也可以鼓勵學生結合作品的主題展開古詩詞創作活動,還可以讓學生將古詩詞改寫成現代文。這些方法都能提高學生的口語、書面語表達能力。
《聲聲慢》是宋代著名詞人李清照的名作,特別是其中“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等疊詞的使用,讓讀者感情十分細膩。在指導學生閱讀這首作品的時候,鼓勵學生嘗試圍繞該作品進行自主創作活動,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首先可以鼓勵學生展開仿寫活動:“你是否也能巧妙地使用疊詞,讓自己的表達更生動呢?”“若要你嘗試表達自己的愁緒,你會怎樣運用詩詞進行傾訴呢?”除此之外,還可以鼓勵學生展開更有創意的創作活動:“你知道李清照在怎樣的處境下創作了這首作品嗎?嘗試了解作者的生平,將自己想象成作者,寫下一段文字,表現作者的內心獨白?!边@樣的文字創造活動不僅很有趣,而且還能讓學生提升并發展語言能力。
為了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可以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更具有趣味性的創作活動,讓學生在創作和欣賞中發展自己的理解能力,升華自己的欣賞能力。例如可以讓學生將自己想象成古人,寫下作者創作詩歌時的內心獨白,從而引領學生穿越時空,讓學生領略作者特有的時代背景。若活動形式更多樣化,學生的參與興趣也會得到提升。
二、鑒賞名句,拓展思維深度
文學欣賞的能力是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體現,也是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標志。文學欣賞是一種審美認知活動,遵循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一般認知規律。在指導學生閱讀古詩詞的時候也要鼓勵學生積極鑒賞作品中的名句,嘗試調動生活積累,形成共鳴,通過玩味、琢磨的方法以點破面,讓學生從整體上感悟并把握古詩詞,提升自己的思維深度,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
《琵琶行》中有不少經典的名句,鼓勵學生進行逐一分析,能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很大提升。首先鼓勵學生找出作品中展現琵琶彈奏的句子,學生分別找出了“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等詞句。鼓勵學生展開鑒賞,分析這些句子好在哪里。學生認為:“這些句子都十分形象生動,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這樣就將抽象的音樂聲變得更具體化,能讓讀者更好地感受。”此后再鼓勵學生進行對比分析:“在唐詩中,還有不少展現音樂的作品,你能找出它們,并且和《琵琶行》進行對比,看看它們有哪些異同點嗎?”學生找到了《李憑箜篌引》《聽穎師彈琴》等詩歌,在對比中發現:“《李憑箜篌引》和《聽穎師彈琴》更多展現的是對音樂的描寫,而《琵琶行》則展現了作者傾聽音樂的感受?!?/p>
在鑒賞古詩詞的時候也要鼓勵學生適當運用分析、對比、歸納、概括等方法。如可以讓學生對比同主題的古詩詞句子,分析它們的異同點;又如在閱讀某一作者的作品后進行歸納整理,分析該作者的創作風格。這些方法不僅能促進學生理解作品,更能讓學生懂得使用科學的思維方式展開閱讀。
三、創設情境,強化審美體驗
不少古詩詞作品都給人意境優美、文字細膩生動的感覺,所以在指導學生閱讀古詩詞作品的時候也要基于古詩詞的情境,鼓勵學生展開審美賞析。若要讓學生的審美體驗更為豐富,就要將學生帶入到相應的情境中,如給學生展示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類似的體驗等。這些方法都能讓學生進入情境,提升審美體驗。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一首蕩氣回腸的詞作,在作品中作者展現了月夜的江上風景,體現了對于歷史人物的憑吊,展現了自己懷才不遇的心情。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讀懂這首作品,給學生播放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能感受作品的意境。在課件中,學生看到了波濤洶涌的場景,聽到了蕩氣回腸的《滾滾長江東逝水》,看到了周瑜等英姿颯爽的古代人物形象。這樣學生就能更好地進入到作品的情境中。鼓勵學生嘗試表達自己閱讀作品后的感受,有學生指出:“作者所寫的景物給人驚心動魄的感覺,正好能讓人聯想到三國時期的歷史風云人物?!贝撕蠊膭顚W生結合作者的生活處境進行分析,思考處于逆境中的作者為何會寫出這樣氣勢磅礴的作品。在這樣的深入賞析中,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進入了詩詞境界后,學生能獲得更真切的美感體驗,也才會真正感受到古詩詞的內在美,享受在古詩詞創設的情境之中。教學中,教師要優化教學手段,通過音樂、圖片、視頻等方法不斷強化詩詞意境的創設,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除此之外,若有條件的話,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和古詩詞有關的旅游、參觀活動,讓學生獲得更多的審美體驗,進而產生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
四、探究典故,傳承傳統文化
在古詩詞作品中常常有很多典故,這使得古詩詞凝聚了大量歷史文化知識。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積極展開典故探究的活動,引導學生深入古詩詞的情境之中去理解典故,感受古人的人文特質,當然,這不僅要理解這些典故的意思,還要了解典故的源頭,并嘗試分析詩人常常運用這些典故表達什么想法,促使學生繼承并發展傳統文化。
《錦瑟》一詩中收錄了不少經典的典故,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積極展開自主閱讀,嘗試探究這些典故的源頭,并思考作者為何使用這些典故?!扒f生夢蝶、杜鵑啼血……在這首詩歌中有不少典故,這首詩歌中為何會收錄這么多的典故呢?很多人認為這首詩歌的寓意很模糊,主旨表達不夠明確,你能否通過分析典故的方式了解作者想要表達什么意思呢?”這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學生主動展開思考,如有學生發現:“莊周夢蝶的典故來自《莊子》,莊子不知道是自己化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化成了自己。這是不是預示著作者對自己的人生也感到十分困惑,認為人生難以捉摸呢?”此外,學生還分析了滄海、藍田等典故,并且結合詩歌的內容進行分析。學生發現典故的運用能讓古詩詞變得更有韻味,表達也更豐富。
在探究古詩詞典故后,學生體會到了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深刻理解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感悟了傳統文化的獨有魅力,進而提升了自己的文化自信,生發出對中華文化的濃厚興趣。若學生對此興趣熱烈,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嘗試在自主創作時運用典故,讓自己的作文變得更生動形象。
語文核心素養的實質就是育人價值,要通過人類文化來啟迪學生的內心,讓學生更好地認識社會,提升自己的思想,陶冶性情,獲得精神的滿足。古詩詞教學是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載體,高中語文教學要擔負起培養學生人文底蘊的使命,合理運用古詩詞展開教學,促使學生全面提升自己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呂靈梅.通過古典詩詞教學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J].課外語文,2018(22).
[2]沈曉麗.以古詩文教學為例談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J].語文天地,2018(35).
[3]楊帆.古詩文教學應以培養語文核心素養為重——以曹植《白馬篇》教學為例[J].語文建設,2019(7).
[4]董雪嬌.古詩文教學對語文核心素養培養意義非凡[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6(21).
[5]蔣育君.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高中古詩詞閱讀教學策略[J].課外語文,2019(12).
作者簡介:馬慧,女,1993年生,江蘇泰興人,本科,中小學二級教師,主要從事語文高效課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