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琴
【摘 ?要】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我國教育事業迎來了更高的挑戰,作為小學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教學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為了更好地迎合新時期的教學要求,教師必須對課堂教學的理念和模式進行積極的革新和優化,以期提高整體教學實效,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其中,小組合作學習憑借自身優勢,獲得了廣泛的關注與認可。以下就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運用以及策略展開探究,希望能為相關人士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3.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36-0022-02
Thinking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l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Group
(Primary School Affiliated to Huaiyin Teachers College, China) ZHU Qin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quality education, my country's teaching career has ushered in higher challenge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ing system, mathematics teaching has also been affected to a certain extent. In order to better meet the teaching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era, teachers must actively innovate and optimize the concepts and models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verall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mong them,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has gained widespread attention and recognition by virtue of its own advantages. The following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and strategies of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teaching model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group,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relevant people.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Teaching mode
一、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運用意義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熱情
就小學生來說,他們尚處于成長發展的初始階段,年齡較小,身心尚未完全發育成熟,活潑好動,自我約束能力較差,極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難以長時間集中自身的注意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若教師想切實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首先就應當把握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成長規律,并予以充分的尊重。而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可以就個人的疑惑、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展開交流、對話,直至問題的解決。這就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其更加自主、積極地融入數學課堂。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小學生缺乏一定的經驗、閱歷,無法憑借個人的力量學習和掌握豐富的知識,所以他們往往十分依賴教師。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很少引導學生自主探索,通常是對學生進行“填鴨式”教學,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甚至導致學生產生一些消極情緒教師可以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就課堂教學的內容拋出引導性的疑問,讓各個小組圍繞問題進行討論,并充分發表想法、意見,從而對本節課的內容有一個更加深刻的印象,且在遇到類似問題時可以獨立思考、分析并解決。如此一來,學生的自學能力、獨立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等能力都得到了良好的提升。
二、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運用策略
(一)科學劃分小組,組內責任分工
要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首要任務就是將學生進行科學的劃分,這樣才能確保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具體來說,在分組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綜合情況,如認知水平、興趣特點以及數學基礎等,嚴格遵循“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原則,這樣才能夠確保各個小組實力均衡。當小組劃分完畢后,就應當明確組內分工,讓學生的優勢和長處得到全方位的發揮,形成一種互相幫助,互相促進的局面。如安排一名組員負責繪制表格、一名組員負責數據的填寫、一名組員負責做實驗、一名組員負責記錄,由組長進行觀察,一旦發現問題需要及時指出、改正。當上述流程結束后,教師引導組長將組員集合起來,共同交流、分析,最后再派出一名代表展示本組成果。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將更加深刻。可見,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前提是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讓學生有規劃地參與合作探究,從而確保合作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二)合理選擇主題,明確合作內容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模式時,教師應當有意識地選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主題,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避免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出現無從下手的現象。具體來說,如若有不確定答案、問題難度偏大等情況,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并明確合作主題和內容,為學生小組合作的深入做好充分準備。例如:在教學“圓柱和圓錐”中的“圓錐的體積”這部分知識內容的時候,教師將舞臺交給學生,組織學生開展了以“探究圓錐體積”為主題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由于本節課屬于新知內容,如果教師直接告知學生圓錐體積的計算法則和公式,不僅無法促使學生對知識產生深刻印象,還會導致學生的理解局限在表面,只是死記硬背而并未真正掌握這一知識,最終阻礙學生數學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因此,將新知探究作為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主題是十分合理的,當學生明確小組合作的方向和主要內容時,就可以圍繞上述主題展開交流、互動,進行責任分工,從而在交流、探究中完成新知的學習。
(三)強化教學引導,注重合作過程
除了劃分小組、確定主題之外,教師還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具體來說,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教師不能擔任一個“局外人”的角色,而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注重學生的合作過程,確保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及學習目標的達成。在這個過程中,當學生遇到困惑或問題時,教師應當及時予以指導與幫助,啟發學生思考,并加以鼓勵,讓學生敢于探索、挖掘,尋求數學知識的奧秘。例如:在教學“多邊形的面積”這部分知識內容的時候,教師為各個學習小組制定了以下任務,即自主選擇校園中的一處花壇(多邊形),試著測量、計算這個花壇的面積。需要說明的是,教師需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動向,并加以引導、啟發,通過示意圖的繪制、多邊形的測量、數據的記錄、圖形的裁剪和拼接等,學生對于本節課的內容有了一個更加深刻的感知,且對劃歸思想的把握也更加具體。在上述過程中,教師十分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和啟發,學生有了一個良好的合作平臺,不僅收獲了新知,還加強了對數學思想方法的把握。
(四)展示學習成果,體會合作成就
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除了小組內部的交流、互動以外,組與組之間的交流也是極其關鍵的。而就組與組之間的互動來說,往往是以成果展示的方式展開的。對此,在正式教學時,教師需要為學生創建一個成果展示的平臺,讓學生有良好的機會,更好地與其他小組展開交流、互動。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還能夠讓學生及時明確自身的不足,并積累一些寶貴的經驗,為其后續學習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中的運用,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其重要性無須贅述。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學工作者,應當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深刻認識到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和優勢,并且將其真正融入各個教學環節,以期實現高效數學課堂的構建。具體來說,可以從科學劃分小組,組內責任分工;合理選擇主題,明確合作內容;強化教學引導,注重合作過程;展示學習成果,體會合作成就四個方面入手,吸引更多學生主動投入數學課堂之中,并從中收獲豐富的知識和技能,為其后續學習和成長提供有力支撐。
參考文獻:
[1]胡四榮.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22).
[2]焦愛榮.淺談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運用[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5(13).
[3]廖元安.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7(20).
(責任編輯 ?袁 ?霜)
391750033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