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安
摘 要:小學數學相比于其他基礎學科來講較為復雜,其最大的原因是數學學習較為抽象,沒有較為具體形象直觀的表達,使得學生在小學數學學習與理解的過程之中,存在有一定的困難。研究者指出,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之中,通過數形結合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將數學語言中較為枯燥抽象的概念與具體形象的圖像相結合,更有利于學生進行理解與掌握,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數形結合這種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之中的重要作用與意義,同時提出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之中的滲透策略,幫助數形結合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有效應用,幫助學生能夠更有效地掌握數學概念,為其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持的基礎。
關鍵詞:數形結合思想;小學數學教學;應用策略;滲透策略
引言
研究者指出,數形結合這種思想與方法,是解決數學問題對數學概念進行傳授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之一,數形結合思想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之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較為直觀的圖形向學生解釋較為復雜枯燥抽象的數學語言,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改變傳統較為枯燥的數學課堂模式,有效的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同時可以促進學生對數學語言的理解能力,最大程度上實現數學與圖像的有效結合與統一,培養學生正確的數學學習態度與正確的數學學習方法。
1.小學教學過程中數形結合的重要意義與作用
1.1有助于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積極性
圖像編碼是小學生進行外界信息編碼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通過數形結合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刺激學生的視覺等多種感覺器官,教師通過將結合圖形等數學概念與實際的數學圖形相結合,可以使學生對于抽象的概念進行較為形象生動的理解,同時,數形結合可以使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索,充分發揮其自主性以及主動性,更有助于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以及積極性。例如數學教師在講授平均這一數學概念時,可以通過畫圖的方式,將一個圓切成八個均等的扇形,再通過將八個均等的扇形取下一個扇形,向學生展示分數1/8與7/8的數學概念,使學生能夠把較為復雜抽象的數學概念簡單化,更為直接的理解平均與分數的概念,同時可以了解其相互的關系,有助于抽象的數學知識生活化,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2有助于幫助學生解決數學中的難題
數形結合是解決數學問題最為重要的一種方式,通過將數學問題以圖形的方式生動的展現出來,可以使學生以一種直觀的方式對問題進行有效的分析,使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更為清晰與透徹,同時以一種較為貼近實際的方法,對數學問題進行分析,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解決數學問題中的難題,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問題解決策略。例如學生在進行正負數相關問題解決時,可以通過畫數軸的方式來進行求解,教師通過在在黑板上用不同顏色的粉筆展示數軸的左側與右側,同時將兩個數放在數軸的左右側進行對比,右側為正數,左側為負數數軸,右側的數字總是大于數軸左側的數字,這種方法在數學教學過程之中非常普遍,可以將枯燥抽象的概念簡單的向學生展現出來,有助于學生進行理解。
1.3有助于提升數學運算能力
數學運算能力對提升學生的數學整體能力來講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然而只通過心算的方式來進行數學運算,準確性和效率都達不到一定的提升,研究者指出,通過數形結合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通過將數學運算步驟在圖紙上,以圖形的方式展現出來,可以幫助學生規范運算步驟,同時,對于運算的檢驗有著一定的輔助作用,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數學運算的準確性,為學生進行數學解題提供堅實的基礎。例如學生在進行異分母分數相加減的過程之中,由于此類型運算較為復雜,通過心算很難將各個步驟準確快速的進行下去,因此通過計算公式與圖相結合可以提高運算的效果與效率。
2.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之中數形結合思想滲透的有效策略
2.1在活動中教學,幫助學生體驗數形結合的樂趣
小學生有著注意力不穩定的問題,然而,小學生一節課的時間為40分鐘,因此,要讓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之上,教師需要采用各種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幫助學生培養學習的興趣,以及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主意識。教師可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之中創設各種教學情境,通過各種豐富的活動將數形結合的思想滲透在這樣的活動之中,有效地提高學生對數形結合思想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樂趣。例如小學教師在講授人教版數學教材二年級認識時間這一數學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講述課之前創設一定的有效情境,如“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朋友,他是本節課的主要學習內容,她每天的主要任務是叫大家起床,提醒大家吃飯,大家可以猜一猜他是誰?”通過這樣的情景創設使學生對鐘表產生學習的興趣,同時,教師可以采用各種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生動形象的鐘表圖像,同時可以采用實物的方式,讓學生親自撥動鐘表來表示準確的時間,通過這類實踐且生動的數形結合實踐活動,幫助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2.2系統的鉆研教材的內容,把握數形結合的思想
小學數學教材編排有著一定的順序,根據我國當今的數學教材現狀來看,大多數的編排是呈螺旋式上升,因此,教師要達到數形結合在數學教學過程之中的滲透,教師應當對教材內容進行更加深刻的理解,把握數學教學的課程目標,同時要系統的了解每個年級的數學教材的內容,以及如何通過內容來達到教學目標有一定的了解,同時分析哪些內容可以利用數形結合進行簡化教學,并通過教研等方式對數形結合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進行深刻的理解。例如小學教師在進行數學人教版教材一年級比多少這一課進行教學過程之中,教師可以進行具體的實物向學生進行演示,或者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以生動形象的圖形向學生進行講解,在多媒體課件上呈現五個蘋果,讓學生進行實物的數數,然后以同樣的方法展示三個梨子,同樣的讓學生進行實物的數數,最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蘋果以及梨子的比較,哪種水果多,多多少,通過這種食物的引導,可以幫助學生對于數的深刻理解,同時,對于數的比大小理解更為深刻。
2.3加強數形結合思想在練習課中的滲透
數學教師在數學新課講授過程之中,大多采用數形結合的思想進行教學,然而,在學生進行自主的練習過程中,是很難將數形結合思想運用到實際的數學問題解決過程之中,因此,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使其在自主的練習過程之中,能夠熟練的進行運用,提升其數學解決策略。例如在教師進行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五年級新課講授之中,通過教師數形結合思想的教學引導之下,學生要能夠達到借助線段圖解來解決實際應用題中的問題,然而,教師在學生自主練習的過程之中,發現學生并不能利用畫線段圖的方式來理解,也不能通過利用圖形的方式來解決實際的問題,教師在發現學生的問題之后,應當及時對其進行干預,專門設置數形結合思想的練習課,在課上引導學生利用數形結合思想進行解題,同時小學生在課后利用數形結合思想進行獨立作業,通過此類型的訓練練習和有效的鞏固,達到學生對屬性結合思想的理解與應用,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提升數學的解題能力。
2.4教師參加各種教研活動,深化教師數形結合理念的思想
為了提高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師可以通過參加各種教研活動,不斷汲取較為新穎的教學思想,同時可以有效的改善自己的教學活動,更有效地達成教學目的,另一方面,教師通過參加教研活動,可以與各一線教師進行交流,了解自身教學過程中的優勢與不足,并進行改善,因此,參加教研活動是教師提升教學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時也是汲取先進教育理念的有效方式之一。例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之中,學??梢越M織教師進行本校教研或者外校交流的活動,讓數學教師對數形結合思想有著更深刻的理解,同時可以邀請各個學校中數學結合應用較為嫻熟的專業教師對本校教師進行相關理念的講解與相關策略的傳授,有效的提高本校小學數學教師數學結合教育思想理念的不斷發展。此外,教師可以通過閱讀相關屬性結合的文獻,不斷學習學術前沿動態,為自己的數學數形結合教學提供理論依據,除此之外,教師可以組織相關數形結合思想的交流會,真正意義上達到數形結合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對于豐富小學數學教師數形結合教育理念的發展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意義,對促進我國數學教育事業的發展也有著重要意義。
3.總結
總之,小學數學教師數形結合教育思想的運用,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之中不斷的鉆研與反思。通過參加各種教研活動與閱讀大量的相關文獻,提升數形結合的理解,同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之中,對數形結合進行有效的運用,通過創設情境以及在練習課中對學生數形結合的運用進行相關的引導等,幫助學生掌握數形結合的解題策略,為學生養成正確的數學學習態度與方法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能夠促進我國數學教育事業的不斷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1]尚文斌.淺談數形結合思想在高中數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2015,(12):119-120.
[2]侯麗玲.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華夏教師,2018,(26): 26.
[3]曾華倩.論小學數學中的數形結合法[J].學周刊,2017,(07):125-126.
[4]陳興平.“數形結合”在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的應用[J]. 數學教學通訊,2018,(28):15.
[5]侯麗玲.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華夏教師,2018,(26): 26.
187650052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