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白楊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觀念在小學教育中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老師及家長開始認識到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性。就我國當前的發展形勢,我們可以看出單一的只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這種教學模式,不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無論是對于老師還是對于學生而言,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都是極其重要的對學生此后的發展都是極其有利的。我國當前教學理念有所偏頗,因此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積極進行改進。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學生邏輯思維;深度思考;研究策略
引言:
數學課堂上存在著一種較為明顯的問題就是學生的做題思維及思考問題的方式過于固化,這些問題正在制約著我國數學的發展。眾所周知,一個好的邏輯思維就相當于一個好的羅盤,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來說可以起到一種很好的引導作用,因此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方法。小學老師應從小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要讓學生可以快速適應數學的邏輯思維,只有這樣他們才可以更加主動的參與到課堂的討論上去。
1、我國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分析
1.1、教學目標混亂
教學目標的設置是老師開展教學工作最基本的需求,教學目標的設置,可以讓老師更好的教授學生書本上的內容,還可以讓老師幫助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方向,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主進行探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就我國當前教育形勢,我們可以看出我國當前教育受傳統教學觀念影響過于深重,各種學習壓力和成績壓力,使得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忽視了學生學習能力上的培養,大多數老師都把自己的視線給予了學生成績上的比拼。很多學科的老師都有著同樣的思維,他們認為積累大量的知識、不斷練習習題是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一大利器,這使我國當前教育處于一種填鴨式的教學狀態。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本身就存在一定的誤區,如果長期使用這種教育方式進行教學,會使學生漸漸失去對于學科的興趣,嚴重情況下也會使學生慢慢偏離本來的學習目標。受傳統課堂的影響,大多數老師在后期的教學過程中,會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講卷子或練習習題上,這使得老師的教學目標難以確定,特別是在臨近考試期間,老師的教學任務或教學目標會更加隨意,他們大多數會把課堂的時間歸還給學生,讓他們主動去查漏補缺,這種教學方法也會導致大量的課堂時間被浪費。
1.2、課堂氣氛低沉
我國小學教學有一個較為顯著的教學特征,就是老師在講課的時候一直沿用學習復習練習這種教學模式,大多數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都會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知識點,讓學生在課下做大量的習題,這種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學習到大量的知識,但是不利于學生的長期發展。我們可以發現數學知識的學習不能要求學生死記硬背,這樣會難以讓學生理解其中一些數學知識技巧,而且數學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很多通俗易懂的學習方式,如果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是讓學生按照課本上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很有可能會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大量的知識沉淀,也可能會讓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積極性開始慢慢降低。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發現我國現階段數學課堂氣氛較為沉悶,小學階段已經開始慢慢體現出來,導致這種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老師在課堂上很少與學生主動進行溝通,大多數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認為課堂是老師的主體,學生只需要認真聽老師教授知識即可,忽視了學生在講臺下的真實反應,這種教學模式很有可能會讓整個課堂上形成一種壓抑的氣氛。
2、解決措施
2.1、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想要讓學生更深層次的學習數學知識的前提是應該讓學生加強對基礎知識的了解,眾所周知,培育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極其重要的,小學階段的學生理解能力較強,他們在初次接受教育是對每一個學科都充滿好奇心,因此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用一種簡單易懂的教學方法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特別是對于數學這種邏輯性較強的學科而言。我們可以發現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相較于現階段的教學模式而言有一定的欠缺,因此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積極進行改革,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知識的學習中來,讓學生可以主動進行知識的探討,這個過程就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過程,讓他們在實踐中發現解決問題的方式,久而久之他們才可以形成一種好的思維,當學生積極主動進行思考的過程,也是他們成長的過程,小學生要有能力脫離開老師的幫助,主動去尋找答案。
舉個例子來說,小學數學中有一個較為經典的課程就是實踐活動,這個活動需要老師與學生密切聯系數學知識與生活,老師可以根據班上的實際情況去進行分組,讓學生去討論與生活相關的一些數學習題,并將整個學期的教學內容融入進去,這個過程不僅可以讓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思考,也可以將整個學期學到的知識進行整合。
2.2、講課方式不要過于理性
教師在完成自己教學目標時,也要考慮到小學階段的小學生發展需求,老師在講解數學知識時,不能只對概念定義進行說明,也需要根據學生的理解情況適當的進行補充,由于年齡的限制,小學生對于抽象性的數學知識理解起來難度較大,因此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學會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過于死板、理性,要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幫助他們去理解問題、克服難題。舉個例子來說,在講解角的相關知識時,老師可以在課下制作相應的小工具在課堂上進行展示,比如說可以將木條粘合在一起進行旋轉,讓學生根據老師的展示認識平角、直角、銳角,這個過程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留下印象。小學數學老師應積極主動的引導學生,讓他們在感性的認識中加強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
2.3、改變課堂氣氛
對于很多人而言,數學課堂枯燥且無聊,數學知識與自己的生活也沒有太大的聯系,因此他們在學習數學這門學科時,往往沒有其他學科所付出的注意力多。數學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對自己的課堂及時作出改革,眾所周知,數學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邏輯思維對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來說是極其重要的,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運用直接講題的方法去講解習題,要考慮到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選取運用個性化的教學方法進行解題,要積極拓展學生的思維,讓自己的課堂變得更加多樣化,如果學生總是在一個枯燥乏味的課堂上進行學習,就會使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積極性慢慢被消磨。數學解題方法豐富多彩,因此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必執著于課本上的教學方法,應該在課本上的教學方法之外,適當的融入一些其他的解題思路,在布置作業時也要提前告知學生,不能只用一種解題方法進行解題,要適當的引導學生,讓他們鍛煉自己的邏輯能力。對于小學生而言,適當的鼓勵也是極其重要的,老師由于課堂時長的限制,他們很少會當面向學生表達贊揚,適當的贊揚可以激起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因此小學數學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做好對學生的引導作用,讓他們充分去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主動性去進行學習。
結束語:
小學數學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逐漸凸顯出小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要抓住一切可以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機會。在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時一定要深入培養,努力讓學生在面對任何問題時,都可以保持著一個好的邏輯思維。一個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可以讓學生在面對數學難題時有一個清晰的思路,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將新知識和舊知識貫穿起來進行教學,將復雜的問題具體化,幫助學生梳理思維邏輯。
參考文獻:
[1]田蓉.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深度思考的研究策略[J].數學大世界(中旬),2021(06):15-16.
[2]陶秋月.關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思考[J].學苑教育,2020(20):16.
[3]吳斌.關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思考[J].新課程(小學),2014(08):84.
1584500511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