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
摘 要:數學學科作為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其對于學科綜合能力的鍛煉也是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也因此教師們要能夠不竄創新改革數學課堂教學方式,以便更好地促進學生們的全面發展。對此本文立足于初中數學日常教學的真情實況,從“項目式教學概念及其優勢”“項目式教學的開展策略”兩大方向出發,對如何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有效開展項目式教學作出了探究,進而有效培養學生們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項目式教學;探究環境;學習小組;內容評價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廣,初中數學課堂也逐漸呈現出了一批實效性極強的教學方法,而項目式教學法作為其中之一也就得到了教師們的廣泛應用。初中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而在新時期的教育潮流下,教師們不僅要能夠教給學生們基礎數學知識,更要能夠拓展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而項目教學法也便是將一個個知識點變為任務項目來由學生進行突破式學習,對此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等一系列“加工”后而有效把握知識的核心本質,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學習體驗。此外,知識的形成與發展是有一定的數學規律的,而項目式教學則可以促使學生由淺及深、由簡到繁逐步掌握知識學習的重難點,以便有效培養學生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進而有效促進學生們的全面發展。本文結合大量的實踐教學經歷,對項目式教學進行了較為詳細的闡述,希望可以充分促進當前課堂教學創新改革。
一、項目式教學概念及其優勢
(一)定義
項目式教學是指教師由課堂主導者的身份轉為指導者或者是參與者,并在此基礎上,由學生個體或者小組的方式完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學習項目,而學生也負責設計、完成和評價整個的項目過程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因此項目式教學的過程通常也是師生共同進步的過程,同時項目式教學也往往包含多門課程的知識,進而大大有利于促進學生們更加多元化的發展。
(二)優勢
項目式教學的過程中師生都始終圍繞“項目”這一主線,而在此過程中課堂主體也真正實現了翻轉,不再是“教師主動講、學生被動聽”,對此學生們的主動意識就更強,能力和思維培養也就更加充分,并且在構建起師生良好友誼的基礎有效實現共同探究的教學目標。
1、整體教學過程中更加靈活。教學設計和完成更加以學生為主,最終教學效果的呈現方式也更加多元化,與之評價方式也就多元化,進而大大有利于構建起全新的教學體系;與此同時,項目式教學也大大加強了學科間的聯系,讓學生們真正認知到知識間的共通性,這樣一來就有效改變了學生們死學硬背知識的通病,學生真正由“學會”走向了“會學”,從而通過加強知識的活學靈用而有效促進學生們對知識核心的把握。
2、項目式教學法大大提高了課堂時間的利用效率。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而知識點卻是零碎的,因此在沒有統一為一個項目的前提下,學生很難確保高效把握每一知識點,對此通過項目式教學就可以實現知識的有機整合,同時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們可以更加精力集中地進行探究,從而大大加強學生們的學習效率。
3、項目式教學加強了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以往的很多教師將數學真正變為了一門學術性的知識,但其實不然,數學更應該是學生在生活場景中最多應用的一種技能。對此項目式教學就促使著學生們不斷去觀察和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并從數學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這些問題,從而真正實現學以致用的教育目標。
二、項目式教學的開展策略
(一)創設探究環境,激發學生興趣
項目式教學的開展更多在于激發學生們的自主學習意識,對此初中數學教師們就要能夠在課堂上創設高效的探究環境,從而充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以便不斷加深學生們的探究深度和廣度。學習環境的影響是十分明顯的,數學知識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程度和復雜程度,也因此學生如果始終處于較為沉悶的學習環境,時間一久很容易產生消極學習情緒,這時就需要教師營造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從而促使學生始終保持積極探究的勁頭。
例如,任課教師在教學“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這一課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首先詢問學生:““橫看成嶺側成峰”這一句話中,誰知道是什么意思?又蘊含了怎樣的數學道理呢?”進而引發學生們積極的思考,而在此基礎上便可以順勢向學生們介紹什么是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然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是圖形“動”起來,便于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知識探究,這樣一來形象直觀的探究環境也將會充分激發學生們的求知欲。
(二)劃分學習小組,強化分工合作
初中數學知識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難度,此時學生如果仍然想要靠單打獨斗去完成知識探究,很容易達成事倍功半的學習效果,對此教師就要善于將學生們劃分為學習小組,從而有效強化分工合作的探究效果。與此同時,每位學生負責項目中各自的探究方向,并且在整個的過程中保持密切的溝通交流,以保證整個小組的任務完成更加順利,最終既可以增進彼此的友誼,也可以增進項目式學習的效果。
例如,任課教師在教學“統計調查”這一課的過程中,本單元的重點就是讓學生了解統計調查、收集數據和整理數據的意義。此時教師就可以首先將學生科學合理的分為不同的合作小組,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共同對“全班學生上學所用的交通工具”這一問題進行統計調查,學生可以在各自的小組內互相分工合作,比如有的學生負責收集數據、有的學生負責整理數據,然后再共同對總體數據進行分析和總結,進而在此過程中便可以有效的加強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能力,使得項目式教學的效率更高。
(三)注重內容評價,完善學習過程
初中數學教師要善于對學生們的項目式學習內容和結果進行科學合理地評價,從而幫助學生們不斷完善學習的具體過程。對此,一方面有利于教師整體把握所有學生們的探究進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們在項目式探究過程中普遍面臨的問題,從而及時加以指導糾正,以幫助學生們更好地克服難題。除此之外,一些鼓勵性的積極評價也會大大增加學生們的探究信心,從而大大激發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
例如,任課教師在教學“全等三角形”這一課的過程中,本節知識對于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來說有不同的學習難度,因此教師可以對一些學習能力不太好的學生進行適當的鼓勵,比如教師可以對學生說“你能知道這些已經很棒啦!下次繼續努力。”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對于其他的學生教師便可以首先讓學生之間進行自評和互評,使學生發現自己身上的問題,然后教師再指導學生去改善,進而幫助學生獲得進步,逐漸完善項目式學習的過程。
(四)強調因材施教,促進個性發展
初中生們由于之前學習環境的不同,因此其學習能力也就各不相同,對此教師們在引導學生們開展項目式教學的過程中就要有意識地因材施教,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們的個性發展。項目式教學總體來說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學習工程”,這時教師如果一味地采取“一刀切”式的教學模式,則很有可能給一部分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添加學習負擔,從而導致他們產生消極的學習情緒,嚴重者還會大大影響整個班級的學習風氣。所以教師引導學生設計項目的過程中就要讓他們參照自己的真實學習水平,既要保證能夠具有“拔尖”的效果,還不至于給學生們造成太大的學習壓力,最終有效促進學生們數學素養的提升。
例如,任課教師在教學“一次函數”這一課的過程中,這部分知識點本身就比較抽象,大部分學生理解起來都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在設計項目教學的過程中就也需要進行一個分層。比如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教師便可以讓其利用一次函數去做一些數學中與此知識點相關的應用題型,進而促使學生在項目式學習中對課本中的知識點進行一定的擴展學習;對于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根據相應的圖象共同探究一次函數的性質,同時進行歸納和總結,促使學生可以有效掌握一次函數的性質;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則可以讓學生去在小組中首先搞清楚什么是一次函數,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進而使得每個學習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教師引導的項目式學習下找到屬于自己的定位,共同探究數學知識,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
總而言之,初中數學教師們要不斷了解當代初中生的學習喜好、認知能力等因素,從而在設計項目式教學的過程中更加符合學生們的具體學習情況,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將能夠得到更加充分地調動。除此之外,教師們在開展項目式教學的過程中也要始終遵循學生為課堂主體的原則,要讓學生們在課堂上積極互動交流,敢于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見解,勇于去對知識進行創新探究,從而不斷深入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
參考文獻:
[1]李金華. 項目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中學教學參考, 2019, 000(018):35-36.
[2]殷文靜, 孫朋. “項目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美術), 2020, 000(001):54-55.
[3]孫曉麗. 利用項目式學習推進初中數學教學的實踐與反思[J]. 考試周刊, 2019, 000(089):90-91.
3560500338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