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剛
摘? ?要:步入高中階段以后,數學科目的知識點增多,課程也變得更加深奧,這就給高中數學教師的教學和高中生的學習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同時,新課程改革也給高中數學教學帶來了新的要求,在這一背景下,廣大高中數學教師要充分轉變教學思路,利用好信息技術,將數學課堂進行更新升級,通過智慧課堂的形式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對智慧課堂的內涵和特點進行了分析,同時提出了一些基于信息化的高中課堂智慧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信息化;高中數學;智慧課堂
隨著多媒體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許多領域都在通過與信息技術結合挖掘新的行業增長點。在教育領域,信息技術以其智能性、便捷性以及資源性得到了廣大教育從業者的青睞。基于信息化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能夠有效地將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的優勢結合起來,將深奧、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以此來更加有效地提升高中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幫助高中生全面提升自身的數學水平和核心素養。
一、智慧課堂的特征
(一)共性特征
相比于傳統課堂,智慧課堂能夠將教師和學生聯系得更加緊密,從而讓師生在溝通中產生相互統一的共性,拓展學生的個性化思維。智慧課堂是素質教育的產物,因此,在智慧課堂上,廣大高中數學教師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思維差異,在教學時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為導向。通過這種教學方式,高中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能夠得到極大地激發,教師的課堂教學也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智能化特征
智能化是智慧課堂最為顯著的特征,作為信息技術重要特性之一,智能化能夠有效地將高中數學變得更加數字化、信息化,將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資源進行深入開發和有機整合,通過新型共享協作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的高效學習。此外,信息技術基于其大數據系統,能夠精確的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能力,從而為其量身設置一套學習方案,從而對教師的教學內容進行優化。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能夠得到極大地激發,教師的教學也能夠更加高效。
二、高中數學智慧課堂教學研究
(一)激發學生興趣,趣味性和知識性相互結合
為了提升高中數學智慧課堂的教學效果,廣大高中教師首先要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來激發高中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將趣味性和知識性有機結合起來,通過趣味化的教學情境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提高課堂教學的成效。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幾何體的空間結構時,就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將一些立體幾何體展現給學生,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的可操作性,將空間幾何體在三維立體二維平面之間進行相互轉化,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立體幾何的知識,提高其空間感。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適當穿插教材知識的講解,讓學生能夠在智能化的學習中對理論知識有一個更加深刻的印象,從而最終提升自己的數學學科素養[1]。
(二)問題導學,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
在進行高中數學教學時,廣大高中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將問題導學與智能化教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思考,同時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便捷性來進行問題探究,從而更加快速準確的解決相關問題。具體來說,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針對當前教學內容,設計相關教學問題,讓班級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之后,教師就可以將學生討論的結果匯總起來,然后在多媒體設備上進行分類展示,建立起一個完整的思維導圖,讓學生能夠在其中自主發掘討論結果的完整性和正確性,從而訓練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
(三) 多樣化教學設計,理論結合實際
智慧課堂與傳統課堂的區別在于教學形式更加豐富多樣,學生的參與度得到大大提升。因此廣大高中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需要探索更加多樣化的教學內容,將課堂教學和動手實踐結合起來,讓學生能夠利用好數學理論知識來自行解決實際問題,有效地培養起學生的“數學智慧”,從而幫助高中生以課堂學習為載體,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實踐時,可以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為學生創建許多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從身邊熟悉的視角入手,提升自身的知識綜合運用能力,發展自己的個性化思維[2]。
(四)情境導入,重視動態生成
數學教學的最終目標是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讓學生能夠以數學學科素養為指導,更好的解決生活中遇到的諸多問題。為此,廣大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時要以培育學生的思維能力為重點,采用動態教學的方式,在課堂上引入相關教學情境,讓學生多思考、會思考,以一個更加開放包容的課堂氛圍來保障學生對于教材知識的動態輸入與輸出。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指數函數”這一章節時,就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來為學生展示一些相關的教學情境,利用好信息技術讓高中生從視覺、聽覺等多個角度來更好地融入到教學情境當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一個“國王與麥子”的故事,同時要求學生根據本節課所學的內容來解決故事當中出現的數學問題。此時,學生可能會發現通過等比數列求和也能夠解決相關問題,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將指數函數與等比數列進行對照,要求學生尋找兩者之間的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從而訓練學生的函數思維和創新思維,幫助學生將數學思想運用到最終的實際生活當中。
(五)小組合作學習,提升交流互動
在傳統的高中數學課堂上,一些數學教師也會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教學,但是由于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往往欠佳[3]。在基于信息化的高中數學智慧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多媒體設備等教學工具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將互聯網上的學習資源進行實時共享,提高互動交流的頻率和效率。比如,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學生對于化歸思想、數形結合思想等數學思想的概念和運用場景相對較為模糊,但是在思想碰撞當中,學生就能夠有效地明確其運用場景,從而提高自身的數學水平。
三、結論
綜上所述,基于信息化的高中數學智慧課堂是對傳統高中數學教學的一次有效改革,它能夠有效地激發高中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并且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數學知識運用能力。廣大高中數學教師要深入挖掘智慧課堂的可行性策略,不斷提高高中數學智慧課堂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郭麗萍, 李致宇, 張筱蘋. 高中數學智慧課堂理論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 000(012):32-32.
[2]趙家瑋. 基于ARCS動機模型的中學數學教學策略研究——以天水伏羲中學智慧課堂為例[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 2019, 000(006):P.53-53.
[3]張媚. 高中數學智慧課堂的教學實踐研究[J]. 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 2019, 000(004):6-7.
1508501705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