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飛
摘? 要:在新冠肺炎肆虐的2020年,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都受到了巨大的影響,為了迎戰疫情,中國人民停工、停課,充分顯示了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面對此種情況,教育部從全局和戰略出發,發出了“停課不停學”的要求,利用互聯網進行微課、網絡課程等線上教學的方式,對學生實施教學活動。
關鍵詞:小學科學;線上教學;困境;啟示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全球,也給學校教學帶來嚴峻的問題,教育部及時下達了“停課不停學”指示精神,全國的學校立刻響應號召,從小學到大學都開展了不同形式的線上教學,小學的科學也在線上教學中獲得了諸多寶貴的經驗,同時也發現了不少的問題,由于小學的科學教學跟自然現象的探究密切相關,所以線上教學使小學的科學教學面臨著一定的困境,同時教師在困境中也探索出了科學教學的出路,并從中得到了一定的啟示。
一、科學教學內容選擇的困境
1.教學內容選擇上的困境
由于小學的科學都是以自然科學中的各種現象為教學的內容的,是需要學生去對探究自然現象,而線上教學,將學生隔離在家中,無法讓學生去真實的體驗所學的知識,只能通過枯燥的講解,很難讓學生真正去理解科學知識,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2.小學科學教學方式的困境
由于小學教學的內容決定了教學方式的采用,小學科學的內容多是以去認識自然現象和發現自然規律,并對這些現象和規律進行探究,但是隔離在家的小學生不能外出去探究大自然的奧秘,這就使得科學的線上教學模式變得單一而枯燥,嚴重影響了教師的教學效果。
二、小學科學線上教學的策略
1.突破教材內容的局限性,合理調整內容
由于小學科學內容的局限,影響小學科學教學的效果,因此小學科學教師針對當前的實際情況,對教學的內容做了適當的調整,對那些操作性不強的內容進行線上教學。比如說,在電章節的學習時,先讓小學生了解家里的電器設備都是通過電來驅動的,然后讓小學生通過摩擦起電去了解靜電,學生通過動手實驗對,對電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師又進一步用微課形式制作了點亮小燈泡的實驗,讓小學生對電有知識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并通過實驗讓自己的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但是由于微課模式要求每個模塊的內容在5~10分鐘,微課的內容也有明確的規定,有知識的講解,有實踐探索以及作業的講評等,盡量讓學生利用家庭中的材料進行實踐探究,最終實現掌握課本知識的目的,為科學線上教學開辟了一條新路。
三、合理的選擇教學方式
1.微信群教學
科學教師通過微信群,將科學知識內容、課堂錄像用微課的形式制作成圖文并茂、動靜結合,重點突出的課件,讓學生通過對視頻的觀看來實現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在課件的最后還有作業測評。學生在做完作業后直接提交,就可以通過測評軟件對作業的情況進行評價。
2.釘釘直播
釘釘直播方式,可以通過視頻去觀察到學生的聽課狀態,這種方式有類似課堂教學的效果。但是也存在著網絡擁堵,視頻不順暢的情況。
3.電視點播
在電視臺展播的課程都屬于優質的課程,但是有一個問題是教師無法了解學生的觀看情況,雖然學生的作業也照樣上傳到網上,但是很難確定學生的學習效果。
4.平臺學習
針對線上教學的情況,有的學校在教師的呼吁下建立了網上學習平臺,讓學生可以反復學習,學生的問題也可以在平臺上提出,教師和學生可以實現網上互動,及時解決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但是也存在著小學生沒有移動終端,無法在平臺登錄,平臺登錄人員太多,網絡卡慢等情況。
四、線上教學的啟示
1.時間要適宜
由于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有限,所以微課必須在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段內將教學內容完成,因此微課的錄制時間一般在15分鐘之內比較適宜。例如,在學習我們的身體這一章節的時候,用大約8分鐘對我們身體的結構、骨骼和肌肉進行了講解并利用圖片視頻做了進一步的展示。在單元復習的內容較多的情況下,制作成10分鐘的微課,對單元內容進行系統的復習和梳理。這個時間都在小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段內,有效地提升了科學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2.方式要適宜
線上教學,沒有老師的監督,就要求學生的自覺性比較強,教學的內容必須有趣味、直觀、生動,才能激發小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在當前的諸多方式之中,微課的方式是比較合乎小學生的教學方式之一。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微課的制作上下功夫,將微課的內容制作得有聲有色,動靜適宜,少用枯燥乏味的靜態的文字去制作微課。
比如說有的教師在制作生物和環境的教學課件的時候,把微課制作成闖關游戲的方式,使學生的學習內容一環套一環,要想玩兒后面的游戲就必須掌握前面的教學內容,這樣增加了科學教學的探究性和實踐性。這樣也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時候,更加的認真,同時,闖關的游戲模式,激發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挑戰意識,在學生通關的時候,增加了學生的成就感,使學生更具有了趣味性。
3.拓寬知識面
線上教學是采用微課的方式,在制作微課的時間,不僅要以教材的知識為基礎,同時利用網絡優勢,對所學的知識內容進行拓展,以拓展學生的視野,加深小學生對教材的理解。
例如在學習食物這章節的內容的時候,教師首先讓學生說說今天吃的實物都有什嗎?有米飯,有蔬菜,像白菜、土豆等等,針對很多小學生都不太了解農作物,有的小朋友甚至不知道我們吃的東西都長得什么樣,像米飯,有很多小朋友不知道米飯是由稻子去掉稻殼然后磨成的。因此,教師就用多將稻子的相關知識,制作成視頻,讓學生通過視頻觀看知道了稻子原來是生長在水里的。同時教師通過這個視頻也讓家長指導學生去做米飯,讓學生親自去體驗食物是要通過勞動獲得,吃起來更香甜,從而培養了小學生勞動素質,有效地提升了小學生的核心素養。
結語
總之,線上科學教學讓教師在困境中找到了突破方法,小學科學教師通過對教學內容的調整以及教學方法的改革,制作出適合小學生科學教學的課件,使小學生增加了科學學習的興趣,讓“停課不停學”這個特殊時期的小學科學教學實現了高質量的教學。
參考文獻:
[1] 余菊仙.對小學科學線上教學的思考[J].實驗教學與儀器,2020,37(4):60-61.
[2] 張健.高校思政課全面線上教學問題探討[J].決策探索,2020,(22):69-70.
[3] 何蓁,楊志明.小學科學課程教學的困境與突圍[J].當代教育論壇,2009,(18):73-74.
198850170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