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芬
摘? 要:小學生年齡尚小,思維系統尚不成熟,當他們剛剛結束幼兒教育的簡單算數,進入到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中時,前期階段為適應階段,認識數字圖形,學習加減法,隨著數學教學的不斷推進,難度有所提升,增加了學習的難度。一部分小學生由于知識難度而降低對其學習興趣,甚至放棄,這一情況并不利于小學生后續的發展。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做好小學生發展特點、興趣愛好等的分析工作,結合教學內容制定高效的教學計劃,體現數學的趣味性,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便于教學的高效開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興趣;教學模式
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具有足夠的興趣,才能在興趣的引導下,進入到學習狀態中。因此教師應當摒棄傳統教育中存在的弊端,積極地學習一些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注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制定教學計劃時,以學生為中心,選擇教材內容的呈現方式,為學生帶來全新的體驗,滿足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帶動學生進入到教學活動中,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教學效率。
一、小學數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
1.有利于激發小學生的思維,開展高效學習
小學數學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和抽象性,教師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實現教學內容的轉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小學生快速進入到學習狀態中,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了充分的發散,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高效吸收數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2.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實現教學創新
教師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教學的前提和任務,在課堂教學中注重觀察學生發展的差異性,根據這一差異性制定教學計劃,改變以往學生被動的地位,體現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學模式教學內容等圍繞學生的發展情況進行調整,創新傳統的數學課堂,為學生帶來全新的體驗。
二、小學數據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措施
1.做好課前引導,高效導入課堂
可以采用微課視頻等進行課前引導,為學生播放趣味性靈活性的微課視頻,視頻內容可以采用動畫的形式展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他們觀看完視頻內容,明確本節課所學的內容。教師在視頻最后可以設置一個問題,以此激發小學生的求知欲,便于教師高效地導入課堂。
例如在一年級上冊認識圖形(一)的教學中,這一節的教學目標是學生能夠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等立體圖形,使學生完成從實物圖到一般模型的抽象過程。教師在選擇微課視頻時,應當注重微課的趣味性,利用動畫的形式展示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形等等,然后動態展示多個圖形組成立體圖形的一個過程。最后設置問題:你們能動手操作制作一個立體圖形嗎?利用問題激發學生的動手興趣,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在教師的帶領下,學會區分長方體和正方體,認識到長方體等立體圖形的組成,提高本節課的教學效率。
2.創設生活化情景,拉近和課堂之間距離
生活化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拉近學生和課堂之間的距離,引導學生建立知識在身邊這一觀念,能夠在生活中做好觀察和積累工作。利用情景的形式引導學生聯想實際生活,知識不再是課本上的文字數字,而是生活中真實存在的,改變學生的固有認知。例如在學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時,教師首先可以假設一個逛超市的情景,需要學生計算出教師給出的具體問題。這一小情景能夠活躍課堂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例如:媽媽在超市買了一棵白菜、一袋食鹽和一斤橘子,分別花了4元、2元和6元,媽媽需要付多少錢。利用生活情景鍛煉學生20以內加減法的口算能力。也可以引導孩子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相關問題,鼓勵學生敢于發言,營造良好的氛圍,引導更多的孩子參與到交流分享的過程中。教師在生活化情境中滲透數學知識,引導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完成了知識的吸收,并樹立了生活化的學習理念,為今后的數學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小組合作學習,激發學生探索欲望
教師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通過相互影響合作學習激發孩子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在興趣的引導下,快速進入到學習狀態中。
例如在學習認識圖形(二)這一節的內容時,我首先需要明確本章節的教學目標。在所學的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基礎上,體會長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圓的一些特征,并掌握立體圖形平面圖形之間的一些關系。為每個小組提供學具,布置學習任務,要求小組之間相互配合,通過擺一擺、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等各種操作得到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教師可參與到學生合作過程中,詢問學生對這些圖形的認知,引導學生將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相聯系,開展探究活動,認識到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關聯性和區別,談一談圖形的特征活動過程中,學生之間的相互配合交流探討,能夠迸發出新的想法,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一些創新想法,做好分析工作,引導學生加深對圖形特征的認知。
4.設置游戲活動,活躍課堂氛圍
游戲本身就有一定的靈活性和趣味性,符合小學生的心理訴求,借助于游戲能夠充分激發小學生的興趣。例如在學習一年級下冊100以內的加減法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紅藍兩個小組,每個小組成員都要前胸和后背都貼上所代表的數字。教師在黑板上寫下一個數字,需要兩個小組在規定的時間內通過加減計算得出這個數值,完成最快最多的小組獲勝。教師可以借助哨聲來代表游戲的開始和結束,能夠有效地鍛煉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口算能力。
5.注重家長的紐帶作用
在小學生教育中的家長占重要地位,加強和家長的溝通與聯系,引導家長積極地配合教師,在家庭中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激發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可以從做好課前的引導工作入手,結合小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特點,創設生活化情景,結合內容設置游戲,開展合作學習模式,提高信息技術的應用效率,并加強和家長的交流合作,逐步幫助小學生建立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認識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挖掘數學中包含的趣味性,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謝芳.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0,(11):64.
[2]孫玉華.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考試周刊,2020,(8):93-94.
[3]李丹.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J].讀與寫,2019,16(25):149.
2064500520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