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慧
摘要: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升。在音樂界出現了很多西洋樂器與民族樂器,它們都有著獨具一格的特色,將兩者結合演奏出來的曲目更是韻味十足。學習音樂能夠提升自身的自我素養、陶冶情操,在課堂上利用樂器輔助音樂教學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興趣,而且還能提高學生們的聽覺能力和大腦的記憶能力,陶冶學生的性情,使其具備基本的音樂素養。將器樂帶入課堂與課本上的內容相結合,激發同學們的興趣,這樣能夠提高學生們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授課效率的目的。
關鍵詞:器樂輔助;音樂教學;課堂
引言:
音樂有很多種,如:古典音樂、宗教音樂、流行音樂、搖滾樂等等。在普通高等教育當中,也會涉及很多,為了讓學生們深入的了解這些樂器,將樂器帶入課堂是有必要的,采用器樂教學的方式學生從被動式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主動探索其中的奧秘,激發學生們的學習潛能,使其注意力更加集中,將教師的授課與學生密切結合,對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和了解做了一定的保障。所以說,樂器輔助教學,能夠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們學習音樂的積極性,這是一項很好的選擇。
一、唱跳結合,營造課堂氛圍
聽音樂本身就是一件能夠讓人心情愉悅的事情,那么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首先就要抓住他們的眼球,而節奏感是至關重要的。首先在解決了識譜的問題后,請同學們大聲歌唱,跟著旋律,有節奏的邊唱邊跳,全身心的投入音樂當中,盡情的發揮,將學生們的潛能激發出來,得到身心放松,那么這節課就很成功了。所以說,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1]。
例如:在學習歌曲《敢圩歸來阿哩哩》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同學們展示這首歌曲的短視頻和彝族的風土人情,集中同學們的注意力,待欣賞完歌曲的音像視頻、感知歌曲后,教師再彈奏鋼琴來演示歌曲。這首歌是很活潑,歡快的,在彈奏時讓同學們自由唱跳融入音樂當中。這時同學們差不多完全了解了這首歌曲,教師再根據教師提供的節奏類型,分成小組采用打擊樂器為歌曲進行伴奏。這樣學生們通過學習歌曲,不僅了解了彝族的風土人情,而且還增進了對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理解和尊重,熱愛民歌,提高了民歌的傳播意識。
二、親身感受,多種樂器結合
在音樂課上,教師可以用一些小型的樂器進行伴奏,,通過音色的傳播,讓同學們來猜測是什么樂器發出的聲音。在辨認的同時,同學們能夠集中精神仔細聆聽,聽聲辨別;還可以讓同學們來彈奏這些樂器,找找感覺,通過這種師生的互動,不僅把課堂的氣氛變得很活躍,而且使同學們掌握這些樂器特點和演奏方法。這樣,同學們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樂器并且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去練習,在課堂上也會勇敢的去展示自己的作品,師生之間的互動能夠將課堂的氛圍帶動起來,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這對課堂教學是很有幫助的[2]。
例如:在學習《迎賓曲》這首歌時,教師先播放這首曲子,請同學們在熱情歡快的音樂聲中走進教室,然后觀看影片《客從何來》片段,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再請同學們聆聽《步步高》,仔細聆聽兩者的區別與相似之處并在樂譜中做出記號。在此過程中,讓同學們來使用這些樂器嘗試著打出這些伴奏,或者拍手、做動作,待慢慢的熟悉這個過程后,同學們不僅能夠將這首曲子學會,而且還知道如何使用樂器,給同學們一個屬于自己的舞臺,促進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提高了音樂教學的效率。
或者在學習《鋼琴音樂的奇葩》時,教師彈奏《C小調革命練習曲》讓同學們閉上眼睛,感受曲子的音樂情緒,樂曲是悲憤、激昂,令人熱血沸騰。在聽過后請同學們談一談自己內心的感受,也可以讓同學們上臺試著彈奏樂曲。
三、激發學生競爭意識
在知識與信息化并行的當下社會,學習的方式有很多種,通過多樣性與實踐性的方式學習,能夠更好地理解并掌握。通過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勾起學生們的戰勝欲,將課堂由教師轉向學生,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教師再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靈活的將教學方法引入器樂教學,不斷地優化音樂課堂。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將學生分成兩隊進行歌唱比賽,這樣既能提高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還能讓器樂融入到我們的音樂課堂當中,進而提高音樂的教學效率。
例如:學習《鼓樂鏗鏘》時,教師把要主動權交給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唱主角。因為本節課是以“鼓樂”為主線,所以從聽鼓、賞鼓、玩鼓三個方面授課。由于每節課的時間只有45分鐘,時間比較短,不能每個同學感受到玩鼓的樂趣,所以采用競爭的方式可以激發同學們的興趣,使其授課能夠效率提高。
在學習《苗嶺的早晨》時,教師提前準備幾把笛子和小提琴,通過音樂、多媒體播放短視頻來了解苗族人和這首歌曲,請同學們聽著歌曲想象苗族人民一起勞動,一起歡歌載舞的畫面并且描繪出來,欣賞音樂的美。在此過后,教師將學生分成兩組,一組使用小提琴,一組使用笛子奏樂,兩組同時演奏,最后選出伴奏流暢,音色優美的一組,并會給予小禮物。學生們不僅了解了苗族的文化,而且還激發了學生的戰斗欲和學習興趣。
四、結束語
隨著我國教育方式的改變,在音樂教育方面慢慢的得到了大家的重視。音樂不僅能陶冶人們的情操,還能讓人們透過音樂感知生活的美好,能夠給人們物質富足的生活增添一些精神價值。讓學生學習音樂可以培養學生們的氣質,幫助學生保持學習的最佳狀態,緩解生活和學習上所帶來的精神壓力。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能夠為學生提供較全面的、切實可行的教學幫助,使學生在愉悅、輕松的氛圍下學習,建立一個“高效率”、“高質量”的課堂,提高學生與教師互動率。這樣,才能促進音樂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使他們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通過這種教學理念的改變,將器樂融入課堂,能夠盡可能的縮短我國的教育短板,彌補其中的不足之處,極大地推動了我國的教育改革制度,使學生們接受更加完美的教育。
參考文獻
[1]陳恬靜.初中音樂教育中器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新課程(中),2019,000(001):192.
[2]劉珍.運用器樂輔助音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最漫畫·學校體音美,2018,000(013):1-1.
(廉江市第五中學?廣東?廉江?52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