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天杰
摘 要: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化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諸多教學方式單一、學生學習興趣低下及教學效率不高等問題,難以保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應當重視改進并優化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方式,積極打造高效課堂,運用有效的教學方式點燃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推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與效果的提升。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效課堂內涵,探討了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有效教學模式
在教育體制改革深入開展的背景下,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落后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重視構建高效的語文教學課堂,充分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全面保障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實現我國素質教育的目標。
一、高效課堂的含義及特點
高效課堂指的是教學效果與教學效率符合目標期望的課堂,高效課堂不同于普通課堂,強調用最少的時間,最少的投入來,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高效課堂要符合效率最大化以及效益最優化的特點,二者缺一不可。其中,高效課堂最主要的特點是高效生成、互動激發、自主構建以及愉快共享。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居于主導地位,學生僅能被動地接受知識,難以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而在高效教學課堂中,教師通過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情境教學方式等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實現對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以及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充分點燃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語文教學課堂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真正實現“寓教于樂”的目標。
二、小學語文高效課堂與有效教學模式構建策略
(一)積極轉變教師落后的教學理念與方式
教師作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施主體,對于課堂教學質量與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想要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最關鍵的是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落后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其一,教師要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改變傳統的以講述為主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其二,在信息時代背景下,教師要注重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技術。通過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以文字、聲音、圖片以及視頻等多種方式,直觀、形象地給學生呈現教學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的多感官功能,點燃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二)課堂教學開始前教師要做好充分的備課工作
語文課本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重要的基礎,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開始之前,教師的首要任務是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工作,深入研讀語文課本,全面了解語文教學內容,明確語文教學的要求與重難點,確保準確、完整地向學生傳授語文知識,為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教學準備環節中,教師除了要深入了解課本的內容,更要明確教學目標,并做好課堂設計工作。
首先,對于教學目標的制定,要求教師加強對學生實際情況的了解,全面了解學生在理解能力、知識基礎以及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異性,在此基礎上有差別地設定教學目標。同時,備課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高效的教學方式,保證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高效小學語文課堂的構建需要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學生要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通常采用課堂提問的方式與學生進行課堂互動,所以教師在備課環節,要分析與研究課堂提問,有針對性地設計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與探究熱情。與此同時,教師要設計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深化學生對課本內容的了解。需要注意的是,問題的設計要考慮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保證問題設計更具針對性與有效性。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把握課堂節奏。教師在備課環節要優化課堂設計的各個環節,確保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高效展開,從而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的提升。
(三)營造輕松愉快的語文教學課堂氛圍
良好的教學課堂氛圍對于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有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構建高效的語文教學課堂過程中,要注重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這就要求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與學生展開平等的對話與交流,圍繞教學內容開展合作活動,促進學生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通過分析小學語文教材可以知道,圖文并茂的美文所占比重較大,在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根據教學內容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深化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除此之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電影以及音樂等多種元素,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
比如,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引導學生圍繞著問題開展小組討論活動,積極探究問題解決方式。既能強化師生間的互動與交流,又可以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四)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注重教學情境的設置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社會各個領域都在發生變革,教育領域也不例外。因此,為了實現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目標,最為關鍵的是轉變傳統落后的課堂教學模式,根據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要,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并按照不同課堂的具體要求,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多樣化教學方法,如多媒體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點燃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從而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提供重要保障。
比如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在課堂教學正式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簡單地談一談自己對父親的看法,在同學們眼中自己的父親是嚴厲的、有趣的、博學的,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播放《父親》這首歌曲,給學生以視覺與聽覺的沖擊,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能更好地理解文章表達的中心思想。總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有利于實現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目標。因此,教師要從實際情況出發,靈活地開展情境教學,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
又如學習《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主要是向學生講解相關的語句與詞匯,教學內容枯燥乏味,難以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資料,給學生強烈的情感沖擊,激發學生的民族責任感與危機意識,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的目標。
(五)組織開展合作學習活動,引發學生自主探究
在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出來,從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開展合作學習活動,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進一步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強化對學生的創新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
比如,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中《匆匆》這篇課文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先圍繞課文內容向學生提出相關問題,而后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課文閱讀,引導學生探究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經過對課文內容的閱讀后,有的學生說這篇課文講述的是時間的流逝,有的學生說這篇文章旨在引導人們要珍惜寶貴的時間。為此,在完成對這篇文章的閱讀之后,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分組,引導不同態度的學生展開討論,通過對文章語句與段落互相提問的方式來論證自己的觀點,不僅可以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加深刻,還能有效地保障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通過對這篇文章的學習,使學生形成珍惜時間的觀念,提高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六)開展質疑導學活動,實施有效教學
大量的語文教學實踐表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質疑導學活動,引導學生按照教師的教學思路進行深入思考,可以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從而實現構建高效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的目標。
比如,在學習《霧凇》這篇課文之前,教師可以先圍繞課文內容向學生提出幾個相關的問題,如“霧凇是什么?”“霧凇是如何形成的?”而后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對課文內容進行快速地閱讀,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找出課文關于霧凇特點的描寫語句與詞匯。在課文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繼續提問:“居住在松花江畔的人們是如何贊美霧凇的呢?如果你看到了霧凇,會發出怎樣的贊嘆?”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除了要深入地鉆研教材,精心地設計教學方案,還可以通過質疑導學的方式,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學習,這樣既可以很好地活躍整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氛圍,又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在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的同時,全面保障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綜上所述,在教育體制改革日益深化的背景下,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落后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加強對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了解,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根據小學語文的學科特點,采用高效的教學方式,積極構建起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實施有效的語文教學模式,從而在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與效果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核心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道吉才讓.核心素養下農村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3).
[2]朱航.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14).
[3]姚雷.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8).
[4]吳春艷.素質教育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J].學周刊,20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