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逐漸呈現多樣化態勢,投資環境日益復雜,投資對象數量越來越龐大,面臨的風險也日益增加。如何合理選擇投資方式,做到正確把握投資機會、收益最大化,是投資者們需要不斷探索的課題。價值投資是已被廣泛實踐,并已被證實了的一種可操作的投資方式,需要投資者回到初心,以辦實業的精神運用到投資上,在資本市場上獲得可觀的收益,并形成企業、投資者、政府和社會多方共贏的最終局面。本文經查閱大量資料,結合筆者多年的投資研究經驗,從價值投資概述著手,分析影響到投資收益的因素和中國資本市場的環境,并對價值投資的中國實踐作出探討,以期做到指導實際投資操作,推動價值投資在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
關鍵詞:價值投資;中國;實踐;思考
價值投資最早于上世紀90年代末期被引入到我國,在投資實踐中獲得了優異的業績,遂逐漸備受關注。在國外投資實踐中,沃倫·巴菲特、菲利普·費雪等投資大師們都為價值投資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雖然他們的投資風格、經歷不同,但遵循的投資理念卻是極為一致的。而且,從他們的投資歷程中可看出,該投資方式在獲取豐厚收益的同時,也能有效實現資源配置的優化,將金融服務于實體經濟。因此,要做好價值投資實踐,首先需構建清晰而堅定的投資理念。
1價值投資概述
1.1價值投資的發展歷史
上世紀30年代,哥倫比亞大學的本杰明·格雷厄姆在其著作《證券分析》中,創立了基本分析法,即價值投資法的前身,書中認為,需根據上市公司資產和業績來評估其發行股票的內在價值。之后,費舍在《怎樣選擇成長股》一書中提出了動態地看待上市公司發展的觀點,即上市公司的成長性,發展了基本分析法。而股神巴菲特對這一方法的實踐,讓更多的人看到了基本分析法的內在價值,并成為價值投資的經典方法。
1.2價值投資論的核心思想
1.2.1企業內在價值和市場報價
根據價值投資理念,股票不是博弈的籌碼,而是一種生意手段,應站在企業所有者的角度來看待投資,這也是該理念和其他所有股市獲利方法最本質的不同。《證券分析》一書中,就已經提到長期持有股票和企業經營之間的關系,認為股票價值應取決于其內在價值。《沃倫·巴菲特 的投資組合:集中投資策略》中,則研究了1200家企業在18年期間,其發行股票和經營業績間的相關性,結果發現,這種相關性和持股時間成正比,當持股18年時,相關程度已穩定在0.688以上,揭示了企業經營對投資收益的作用。但在投資過程中,短期內的市場報價并沒有邏輯可循,極容易以價格誘惑的方式使投資者陷入頻繁交易、追漲殺跌的境地,被市場情緒所左右。這種情況下,則更體現出價值投資體系的理智性,幫助投資者保持獨立、理性的價值判斷力,拋開短期價格波動的虛假外衣,轉而關注企業真實的內在價值,使市場報價為投資者服務,而非指導決策。
1.2.2安全邊際和能力圈原則
巴菲特認為,安全邊際是“價格針對價值大打折扣”,是為了彌補一些投資中必然有的不確定因素而存在,是投資中防范風險的重要武器。簡單的說,就是用5分錢買到1元錢的東西,前提是充分了解這樣東西的內在價值,那么,在其實際價值和買入價格之間的差額就是安全邊際。安全邊際越大,投資風險越小,回報也就越大,主要途徑為尋求被低估的具有持續競爭優勢的企業。能力圈則是指投資者對其投資決策作出的范圍限制,即自己可以掌握的企業,堅決不持有自己不明白、不能理解的企業。對于投資者來說,在其資金、時間、專業等方面并沒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應根據個人認知和能力特質,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到對自己持股企業、行業有深度的研究和理解,掌握企業持續的競爭優勢,才能在擁有無盡誘惑的資本市場中堅定投資信念,作出正確決策。
2影響到投資收益的因素
在價值投資方法中,股票的內在價值是影響到收益的主要因素,可以通過正確的評估,利用市場報價,尋求符合心理價位的安全邊際,并以“低買高賣”的方式獲利。首先,內在價值是可估量的。對股票的內在價值,需要從多個不同角度來看待和分析,如企業資產的真實性和可變現性、企業的成長性、企業的長期競爭優勢等。雖然在短期內,股票的價格可能會偏離內在價值,但若持有時間足夠長,價格必然會趨向內在價值。因此,對內在價值的正確估量是投資的前提。在評估時,需看到各個方面對內在價值的影響,最終作出綜合評估,只要價格低于內在價值,且企業內在價值具有擴張性,即是投資的好時機。其次,內在價值是價值投資理念中不可分割的重要內容。價值投資本身就是利用內在價值和市場報價來獲利的手段。根據能力圈原則,投資者對于自己能看懂的企業進行內在價值的估算,尋找適合心理價位的安全邊際,在根據市場報價來獲取有潛在收益的股票并等待投資時機。投資者站在經營者的角度來看待投資行為,也是建立在估算和掌握企業內在價值的基礎上的,通過對實踐的不斷總結,最終獲得理想的收益。
3中國的投資環境和既往實踐分析
中國股票市場自1990年成立以來,在發揮直接融資功能、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優化居民財富配置等方面,均作出了較大貢獻。整體來說,A股市場在指數和個股上都有著較好的復合增長率。以往數據調查來看,中國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低,主要由散戶主導市場交易,由于不了解企業情況,A股呈現高波動、高換手的特點。同時,在投資的各個環節也存在了不少問題。
上市公司雖然超過3500家,但其價值創造力普遍不高,ROE連續5年在10%以上的不足10%,也就決定了股市長期回報率不高。沒有優勝劣汰的退市機制,不能形成上市融資和企業經營發展間的良性循環。
在分配環節中,由于上市圈錢和回報率低下的不良循環,切斷了分紅和企業融資規模、行為間的必然聯系,影響到企業對股東的回報。根據現有的上市公司分紅制度規定,分紅比例大多不到企業總市值的2%,遠遠低于發達國家,甚至低于同期銀行回報率,不利于對價值投資的引導,也起不到避免市場劇烈波動的作用。
4價值投資的中國實踐策略探討
4.1在分析客戶特點的基礎上引導長期投資
不少投資機構的客戶存在投資理念不成熟、沒有長遠的目光和長期投資的概念,被市場報價牽動、指導投資決策,缺乏對股票內在價值的認識,各種特點基本等同于散戶。他們往往可能在牛市最高價時集中申購,到熊市最低價時又集體贖回,對收益的獲取適得其反,管理難度較大。對于這種現象,應認真分析這些客戶特點,針對性的做好倉位和流動性管理,并宣傳價值投資理念,讓客戶樹立正確的投資觀,理性看待價格漲跌;或者延長產品封閉期,建立和客戶之間更牢固、長期的合作關系,讓客戶通過看到長期收益優勢及享有長期投資收益的前提下,不斷改善投資方式,使之趨于合理化。
4.2把握安全邊際
引導投資者學會正確評估股票內在價值的方式,避開價值陷阱,學會在尚未成熟的市場環境下辨別可能影響、阻礙價格回歸價值的因素,發現企業競爭優勢的持續性。引導投資者學會識別真正優質的企業,留下足夠的安全邊際,以確保即使在損害股東價值的行為下也能保護好自己的利益。同時,需學會利用市場報價,尋求符合自己心理價位的價值和價格間差額,把握投資時機,使投資決策變得更明智。
4.3提升客戶體驗
我國被散戶主導的A股市場,有著濃厚的投機色彩,再加上宏觀經濟周期、行業是否景氣等因素,可能會引起長期價值估量上的偏差,甚至久于投資機構者考核期限。這就需要投資機構在深度研究企業長期投資價值的基礎上,綜合分析各種可能的價值影響因素,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結合,減少凈值的中起波動和回撤,讓產品更符合客戶特點和需求,提升客戶體驗。
參考文獻:
[1]曾貴.價值投資的風險觀及其投資啟示[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5):20-23.
[2]虞雀. 中國A股價值投資的資金結構變化研究--基于2014年以來的數據分新[J]. 中國市場,2018, (8): 39-40.
[3]賈鋒,曾李,王佳玉,等. 中國A股市場周期性價值投資探討[J]. 環球市場, 2018, (35): 26.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徐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