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霞
摘要:教學知識產生于生活實踐,與實際生活聯系十分密切。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應從數學教學的需求出發,引導幼兒從生活經驗、生活實際中去挖掘數學知識的生活內涵、捕捉生活中的數學現象,體現“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使幼兒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領悟到數學的魅力、感受到數學的樂趣。本文從“創設生活中的教學情境”、“重視滲透性的數學活動”、“數學材料的選擇生活化”三個方面,以理論結合實踐進行了比較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數學活動;生活化;教學情境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要讓幼兒“理解生活中的簡單數學關系,能用簡單的分類、比較、推理等探索事物”。教學知識產生于生活實踐,與實際生活聯系十分密切。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應從數學教學的需求出發,引導幼兒從生活經驗、生活實際中去挖掘數學知識的生活內涵、捕捉生活中的數學現象,體現“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使幼兒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領悟到數學的魅力、感受到數學的樂趣,從而為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打下基礎。
一、重視滲透性的數學活動
滲透性的數學活動是指滲透于其他教育活動中的數學教育活動,它的內容和組織形式都十分豐富、靈活,完全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有利于數學活動目標的達成。
1.在日常生活中學習數學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要“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日常生活中包含了許多學習數學的機會,教師要善于利用這些教育資源,抓住時機,引導幼兒了解數學與生活的關系,豐富幼兒的數學知識,培養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例如,孩子們發現方向盤是圓的,很多房子的屋頂是斜的,幼兒園的玩具形狀、顏色、大小不同;上下樓梯時數階梯,進餐時將碗筷一一對應,整理玩具時可按形狀、顏色分類;散步時可說說花草的數目、形狀、顏色;戶外活動時可說說自己所處的位置等等。幼兒在輕松自然的生活情景中獲得了數學知識和經驗,增強了求知欲和學習興趣。
2.在游戲中滲透數學知識
新《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生動活潑的游戲緊密結合起來,能使幼兒自發地應用數學知識,獲得豐富的數學的經驗。如在角色游戲中?讓幼兒給物品標價、按“數”“購”物,積累有關數物對應的經驗。也可通過上“餐館”點菜——一條魚、二碗面、三只蝦、四個包子……學習量數、數數和序數等數知識。這樣的活動可謂是“教育無痕”,對幼兒來說也是“實用”、“有趣”,活動效果事半功倍。
二、創設生活中的教學情境
創設生活中的教學情境就是模擬生活,使課堂教學更接近現實生活,使幼兒身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加強感知,突出重點,激發思維。
1.運用實例創設情境。如:在大班教學“元角分”時,認識了元角分是人民幣單位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后,根據教材要求,老師創設了一個游戲:模擬了一個商店,請一名小朋友當售貨員,其他小朋友當顧客,用復印的人民幣來買東西。在輕松活潑的教學氛圍里,幼兒熟悉了“元角分”三者之間的數量關系,進一步鞏固了所學知識,并在情景中提高了應用數學的能力。
三、數學材料的選擇生活化
材料是幼兒進行數學活動的有效載體,它的特性及由這些特性所規定的活動方式,往往決定著幼兒獲得知識的多少、激發興趣的大小及開發智力的深度。教師應慎重考慮數學活動中的材料選擇,并激發幼兒與物質材料發生相互作用,促進材料選擇,并激發幼兒與物質材料發生相互作用,促進幼兒積極去發現、去探索數學奧妙的愿望。
1.利用生活中的數學情境,引導幼兒尋找學習數學的材料
越是兒童不熟悉、不需要的內容,兒童學習的依賴性、被動性就會越大。只有當兒童覺察到學習內容與他自己有關時,才會全身心投入,意義學習才會發生。如,大班幼兒學排序,我利用幼兒洗手時出現推拉、擁擠等混亂現象的問題,請幼兒為老師想辦法,怎樣解決洗手不擁擠的問題,幼兒很快進入角色,踴躍發表意見,有說一組一組去的,有說讓女孩先洗的,有說要互相謙讓的,有幾名幼兒說出了排好隊、一個接一個去洗手的辦法。我肯定了幼兒的想法,特別表揚了說出排隊方法的幼兒。緊接著我又提出了生活中什么場合要排隊,家里的東西哪些可以排隊等與數有關的問題。同時請幼兒回家找可以排隊的物品,看誰找得多,還可以把部分物品帶到幼兒園,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排隊游戲,不能帶的物品可以畫下來講給小朋友們聽。這樣從幫助解決問題引出情境,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激發了幼兒積極探索和學習的愿望。幼兒尋找材料的過程就是幼兒思維發展的過程。
2.交流自帶材料,多角度理解數學關系
幼兒從家里帶來的材料種類繁多,包含的數學關系自然也多。幼兒對同伴的材料往往產生好奇,總想看一看,摸一摸,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利用這種好奇心,引導幼兒在同伴的材料中學習數學知識。這樣相互地交換操作,可用材料極其豐富,不但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更重要的是在不同材料蘊藏的數學關系中,幼兒拓寬了視野,也得到了無限的樂趣,增強了與同伴的交往能力。同時教師也從制作材料的繁重任務中解脫出來,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對幼兒的觀察指導中。
總之,要讓幼兒不斷的感受和認識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在真實的生活情景片段中獲取數學知識,再把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這樣不斷學會了知識、提高了能力,而且享受了學習。
(內蒙古興安盟烏蘭浩特市第一幼兒園?內蒙古?興安盟?137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