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水平的基地建設一直以來都是高職院校不斷發展的必要環節,學生的實踐和技能都依賴實訓基地完成。基于產教融合理念下,通過借助更深層次的產教融合,學校專業與企業相結合,實現產業與教育的雙重目標,高職院校和企業需要一起構建高水平實訓基地。本文以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廣科先進制造技術公共實訓中心建設實踐為例,主要探討在基于產教融合的理念下高職院校高水平實訓基地的建設路徑。
關鍵詞:產教融合;高職院校;實訓基地;研究與實踐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level training base is a necessary link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students' practice and skills need to complete relying on the training base.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need to build a high-level training base together through deeper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and the combination of school majors and enterprises to achieve the dual objectives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public training center of Guando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high-level training ba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raining base; Research and practice
在基于產教融合的理念下,研究現階段高職院校高水平基地的建設和實踐,推動職業院校高質量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從2016年開始,廣東省教育廳對廣東省各高職院校開展了公共實訓中心項目的組織申報工作,公共實訓中心項目的立項建設推動了一批產教融合高水平實訓基地的建設。
1基于產教融合高水平實訓基地建設的內涵
(1)基于產教融合下,高水平實訓基地的定位是服務地區確立更具現代化的經濟體系,以及更高質量、更全面的就業需求,在服務地區中必須展現出輻射引領的實質效用。所以,必須與當地支柱產業進行有機結合,對實訓基地建設予以科學設計。在建設高水平實訓基地時,不僅需要確保布局合理,特色突出,還需要確保規模適當,設備先進[1]。
(2)基于產教融合高水平實訓基地建設關鍵在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在對高水平實訓基地進行建設時,其主體具有多元化,能否與企業深度融合共建實訓基地是關鍵性指標,企業參與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高水平實訓基地的應用功能具有多樣化的特性,主要涉及實踐教學、社會培訓、企業生產及社會技術服務等多項內容,促使產教融合的目標得以實現。
(3)基于產教融合的背景下,高水平實訓基地的建設必須落實資源共享。高水平實訓基地建設要注重加強資源共享,兼顧人才、資金、設備及技術等各種資源,整合有限資源,一起打造高水平實訓基地,實行資源共享,減少重復投入,讓實訓基地資源的應用獲得更好的效益,以此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2廣科先進制造技術公共實訓中心的建設目標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借助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所具有的產業優勢,聯合珠海市職教集團等企業圍繞先進數控加工技術技能訓練需要,探索“校企共建,設備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的運行體制機制改革;相關企業必須積極做好專業人才培養工作,并對“現代學徒制”的先進實踐教學組織模式予以深入研究,進行“真實項目驅動、教學做融合”的實踐教學模式改革;根據崗位職業要求重構數控技術、機械設計與制造、機電一體化等專業的實踐課程體系,改造實踐課程內容;通過校企“互聘共培”建設“專兼結合”的優秀專業實踐教學團隊;組建“技術研發校企協同創新中心”和“技術技能培訓協同創新中心”,面向行業企業開展技術服務、技術培訓、職業技能鑒定和繼續教育; 確立成資源共享、校企共建、設備前沿、體系完整、功能完備的開放性先進制造技術公共實訓中心,成為區域性先進制造高級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基地。
3廣科先進制造技術公共實訓中心的建設實踐
為了深入推進產教融合,建設高水平實訓基地,培養創新性技術技能人才,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在2016年7月成功申報了廣東省教育廳組織的高職教育公共實訓中心建設項目-廣東先進制造技術公共實訓中心,2016年11月獲得立項。經過一年建設,建設完成量達100%,項目建設資金投入1001萬元,合作企業投入資金520萬元,使中心成為了高端制造領域內開放共享、校企共建、設備先進、實踐教學改革力度大的多功能公共實訓中心,并于2019年順利通過省級驗收。
3.1深度產教融合,構建協同共建模式
高水平實訓基地建設首先就要深度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只有充分展現出企業的設備與技術優勢結合高職院校場地與人力資源等多種優勢優勢,一起投入建設實訓基地,才能一起促進實踐教學模式的優化創新,共同組織實施實踐教學,共同開展社會培訓、技術研發。廣科先進制造技術公共實訓中心依托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優勢,對“校中廠”“廠中校”新模式予以深入研究,與珠海旺磐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共建了“廣科院旺磐數控機床裝調實訓基地”、與珠海東榮金屬制品有限公司共建了“廣科院東榮數控加工實訓基地”,探索了“校企共建,設備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的運行體制機制改革,校企共同制定了公共實訓中心運行制度,實現了校企合作育人、合作發展。
3.2持續更新實訓設備,保持實訓設備的先進性
在產教融合的背景下,高水平實訓基地建設的核心目的就是實現教育和行業發展的完美融合,防止發生人才培養和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不一致的現象[2]。為了主動適應區域和行業的技術特點及發展趨勢,廣科先進制造技術公共實訓中心按照實訓設備先進性要求,積極升級實訓設備,不斷提高設備的技術水平,確保實訓設備和技術水平能夠一直和同期企業生產設備含量相同,并且有一定的超前性[3]。廣科先進制造技術公共實訓中心新改建了7間實訓室,其中包括新建加工中心實訓室、數控銑削實訓室、精密檢測實訓室、圖形工作站和改建3D打印實訓室、數控車削實訓室、數控機床故障診斷與裝調實訓室,建設了2個虛擬仿真實訓平臺,購置了高檔設備包括歐馬DU810五軸加工中心、海克斯康三坐標測量機、3D金屬打印機等。
3.3建立開放共享機制
在產教融合背景下,高水平實訓基地建設的應用功能重點在于資源共享,發揮高水平實訓基地的示范輻射作用。在為本校相關專業學生、教師服務的基礎上,面向區域內職業院校、行業企業開放共享實訓設備、課程教材和師資、職業技能鑒定與培訓等,把實訓基地打造成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教育培訓基地、社會企業培訓的途徑、校企合作的介質、產學研結合的給予,加強實訓基地的資源利用水平,并獲得更好的服務效益。廣科先進制造技術公共實訓中心充分依托“珠海市重點實驗室”和“珠海市中心企業服務平臺”,建立開放共享機制,成為科技成果轉化、技術宣傳、技術服務以及技術咨詢重要場所。在建設期內完成了縱橫向課題9項,獲得發明專利6項,發表論文11篇,實用新型4項。承擔廣東省高等高職院校骨干教師省級培訓項目,培訓教師30人次,面向在校學生和社會人員完成相關領域的中級工及高級工鑒定工作,經培訓獲得職業資格證書的人數達到386人次,培訓企業員工580人次。與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南雄職業技術學校、陽江第一職業技術學校進行對口支援5次,并與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簽署了合作交流協議,擴大了實訓基地在地區的影響力,面向珠三角地區的高職院校與行業企業共享實訓設備,促使高校實訓設備得以有效應用。
3.4加強與行業聯系,開展職業技能競賽和社會培訓
基于產教融合的高水平實訓基地建設還離不開行業的參與。廣科先進制造公共實訓中心積極參與、承擔行業活動,為省內、市內行業企業提供公共服務。參加了廣東省3D打印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理事單位、廣東省鑄造行業協會理事單位、廣東省機械工程學會鑄造與壓鑄分會理事單位、珠海市裝備制造業協會副理事長單位等相關行業組織,承擔了珠海市職工數控銑工技能競賽,參賽單位20余家企業參與,擴大了社會影響力。2019年至2020年,學生參與技能競賽和創新競賽4項;訂單培養學生145人,在實訓基地參與頂崗實習學生近100人,學生獲得省“優秀學生干部”和“珠海市優秀共青團員”稱號;橫向項目3項,到賬經費20萬;發表論文5篇,獲得專利3項。
4基于產教融合的高職院校高水平實訓基地建設的建設路徑
4.1依托區域產業布局,融入專業真實環境特色,校企深度融合
學校依托珠三角先進制造產業的發展,深層次挖掘校企合作模式。廣科先進制造技術公共實訓中心依托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優勢,研究“校中廠”“廠中校”新模式[4]。
4.2根據專業群和人才需求,科學規劃實訓基地
要成功建設高水平實訓基地,首先要進行科學規劃。在制定規劃時,必須要有科學、民主的決策程序,要有權威專家和企業人員的參與論證,以充分保證規劃時合理科學、考慮周到的[5]。
4.3尋求合適的合作伙伴,實施多樣化的實訓基地管理模式
高水平實訓基地既是高職院校聯系社會企業的紐帶,又是開展校企合作的平臺,在建設過程中,應堅持開放性原則,積極吸納社會資源,校企共同參與,合作建設,產教融合[6]。本著校企雙方互惠互利雙贏的原則,實施多樣化的實訓基地管理模式。
4.4提升實訓基地項目負責人的綜合素質,打造一支雙師型的教師團隊
實訓基地是實現理論與實踐對接的重要平臺,因此,一支既具備豐富專業知識,又具備良好工作能力的雙師型教師團隊尤為重要。尤其是項目負責人的綜合素質,決定了實訓基地建設的整體質量與其所展現出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因此,實訓基地的確立必須由綜合素質高、專業性較強且具有一定教學能力的項目負責人擔任,并與其他專業教師一起完成,同時積極借助實訓基地建設或是生產運行等一系列方式,引導教師不斷強化自身教科研能力以及綜合實踐能力。
4.5推進雙證書制度。
大力推進雙證書制度,盡可能地可以讓畢業生在得到畢業證的與此同時獲得職業資格證書,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讓高水平實訓基地建設成為各種職業技能鑒定站,為相關專業學生獲取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提供條件[7]。
5結語
總之,高水平實訓基地建設是促使我國職業教育現代化建設發展的主要途徑,高水平實訓基地建設的關鍵在于產教融合。在產教深度融合的視域下,積極研究適宜實訓基地建設機制和方法,發揮職業院校、企業、行業、地方政府等多個部門單位的優勢,有助于把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成集教育教學、技能訓練、科技研發、職業素質養成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高水平實訓基地。
參考文獻
[1]徐溢艷.基于產教融合的實訓基地建設與管理研究[J].內蒙古教育,2018(14):32-33.
[2]林亞松.基于職業院校產教深度融合實訓基地建設路徑與機制的探索[J].現代職業教育2019(23):238-239.
[3]黃斌.高職教育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選擇[J].江蘇社會科學,2018(S1):144-146.
[4]賈文勝.關于建設高水平實訓基地的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7):103-107.
[5]黃德橋,杜文靜.基于產教融合的高職院校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2):88-92.
[6]楊輝軍.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探析——基于現代學徒制下校企融合建設[J].豫章師范學院學報,2021,36(5):114-118.
[7]張林國,尤美婷.構建“雙高”建設與產教融合機制的路徑思考[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1,18(11):113-115.
作者簡介:李娟(1986—),女,碩士,實驗師,研究方向為實訓基地建設與管理、創新創業教育、高等教育管理
3707501908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