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剛
【摘要】眾所周知,語文寫作能力和語文閱讀能力都是初中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至關重要的兩項學習內容。閱讀和寫作貫穿了學生整個語文學習時期,兩者相輔相成并共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才能穩步提高并達到一定水平。本文就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寫作的有效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語文教學;寫作;學習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04-0139-02
很多初中語文老師要面對的是關于寫作教學的難題——很多初中生寫作能力無法提高使因為學生無法準確地把握住寫作的主題,同時由于對寫作素材的缺乏,導致沒有辦法充分地利用豐富的寫作素材進行寫作。但初中學生若想要具備嫻熟良好的寫作能力,就離不開有效閱讀中提煉的豐富的素材、在閱讀中培養的嚴謹思維和理解能力、在寫作練習中不斷練習的良好語言表達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重視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兩者間的密切關聯,從而為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發展方向
(一)增加學生對寫作的興趣
著名文學家郭沫若先生曾說過,“愛好出勤奮,勤奮出天才。興趣能使我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從而使得人們能完美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由此可見,在語文教學中初中語文教師也應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讓學生對寫作這件事產生興趣,這樣才能使學生產生寫作熱情,從而愛上閱讀,愛上搜集寫作素材,同時對身邊事物保持好奇感,由被動寫作變主動地探究作文寫法,自覺地在寫作中表達想說的話和對不同事物的感受。初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了解初中生不同的生活初中生,例如日常生活交流口頭禪,娛樂生活等方式,通過引入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正能量事物加以討論的方式,提高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減少學生對寫作的畏懼感和對主題不明確帶來的迷茫感。以此增加學生語文學習中寫作興趣。
(二)增加學生對命題的延伸
傳統語文寫作教學中,初中語文教師一味地講解寫作的技巧,教授枯燥的寫作素材,使學生常常在課堂中產生排斥感,只是一味地接受知識的輸送,而沒有理解消化。因此,教師在教授寫作教學的知識時,不僅要注重課堂的生動、趣味性,還要在學生寫作過程中,為學生開拓寫作的空間;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給學生發展的空間,使學生自身的潛能得到激發,思考路徑得到擴展;還要讓學生在思考主題延伸的同時,通過查找并運用寫作素材的過程,對其寫作的主題充分的理解和認識,從而達到寫作的更高一層要求——提升作文主題的內涵。
(三)增加學生對生活的感悟
初中生由于生活閱歷不多,因此對“主題大”“范圍廣”的作文命題無從下手,因而作文內容容易顯得空洞。但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也并沒有通過日常生活體驗方面對學生進行教授,這樣就使教學的過程變得非常枯燥且難以消化理解。教學內容過于文學化會使學生認為學習內容和生活沒有明顯的聯系,也就無法使學生感受寫作過程的樂趣。因此這就要求教師要把日常生活與寫作過程聯系起來,讓學生將生活的體會變為寫作的源泉和動力,把自己最真實的感悟和情感體現在作文中,寫出自己想說的話。
二、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寫作的有效策略
(一)通過閱讀做寫作練習
寫作能力沒有辦法并不能在朝夕之間就能具備,要通過不斷的積累和練習,因此對于寫作能力的提高就要進行大量的有效閱讀,從閱讀中提升語感。初中語文教師在日常的閱讀教學中,可以設置寫作方面的練習,例如寫作句子的仿寫,寫作素材的把握等等對學生日常寫作練習提高,從而豐富課堂的學習內容,使教師對寫作技巧的傳授更加的流暢自如。例如在學習老舍的《濟南的冬天》時,文中句子“對于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風,使覺得是奇跡,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全句用了對比的寫法,把濟南的冬天和北平的冬天做比較,突出了濟南的冬天沒有風聲且溫情的特點,表達了作者的喜愛與贊美之情。在教師教授到這段生動且直白的句子時,可以讓學生用仿寫和理解的方式,從不同的角度描寫自己所看到的世界、所感受的四季。從而使學生今后的寫作中可以更加自如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同時在練習中能夠熟練地應用各種描寫方法和排比句,在循序漸進的寫作中提高學生語文的寫作能力。
(二)通過閱讀總結寫作方法
初中語文課本常常是以單元進行歸類和劃分的,這也使初中語文教師在日常的教課過程中,幫助學生進行知識內容的歸類和總結。在歸類的一點一滴中,使學生了解各類描寫手法及寫作技巧。例如學習魯迅先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時,可以幫助學生分析文章的寫作特點及寫作順序:文章通過采取由遠及近、由高到低、由夏到冬的順序,對百草園的景物作了有層次的描述。了解寫景的這些方法,不僅對學生學習描寫景物的方法有很大的幫助,還同時對學生閱讀寫景方面的文字的理解有很大的好處,從而解決學生在描寫景物時常常描寫不細致的問題。
(三)了解不同學生的情況并因材施教
大部分學生的作文都存在著通病,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了解絕大部分學生的通有問題時,要對進行解決。例如:很多學生的作文常常出現不同程度的跑題的現象,初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幫助學生分析命題的方法進行解決。還有就是很多學生的作文常常出現素材生搬硬套的問題,初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增加學生日常寫作素材的積累使學生對寫作素材有一定的把握。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對文章結構的把握的講解,防止學生作文出現結構不清晰,情節不明朗的現象。
(四)聯系理論和實際
初中語文教師在教課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教授內容和日常生活中的聯系。同時還要注重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的參與,增加學生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互動。教師可以通過在課堂外引領學生感受不同景物所帶來的不同感受并讓其進行交流討論。例如在學習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時,便可以在冬天時帶領同學走出課室,交流探討對于冬天的感受。生活實際和寫作進行聯系,能夠幫助學生在日常寫作過程中寫作能力的提高。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該積極地帶學生感受課堂外的世界,在實踐中積累寫作素材。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如今的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學習新教育思想,不斷改善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學習寫作的有關策略。只有將傳統寫作教學方法適當地改良與優化,并不斷創新,才能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教師也可以通過參加相關寫作方面的培訓,提高自身寫作素養,從而更能將寫作帶入初中學生日常生活中,使其感受寫作帶來的魅力。
(責任編輯 王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