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占福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初中;生物教學
初中階段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時期,因為他們身體和心理正在不斷地發展、成熟,是形成正確三觀和良好道德修養的重要階段,在此種階段中教育工作就具有了尤為關鍵的導向作用。所以,在初中生物課堂上融入一定的新課程理念,能讓學生快速知曉生命的意義,進而增強他們自身的綜合能力和素質素養?;诖?,筆者將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就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學進行分析,希望可以為廣大初中生物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幫助。
一、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生對生物學抽象概念缺少興趣
初中生在剛剛進入中學時,因為好奇心十分強,對于各種未知事物都會表現出想要自主探究的欲望,因此對神秘的生物課程也會產生較強的興趣。但是隨著學習難度的提升,生物課程中產生了越來越多籠統的生物概念以后,學生對生物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就會慢慢減弱,因為在平時生活中所接觸的事物中大部分都是能看得清、摸得到的實物,然而生物課堂上不斷涌現的籠統知識,如克隆、染色體以及細胞等,都無法讓學生輕松地理解與記憶。
(二)講課方式尤為單一
在初中階段開展課堂授課的環節中,教師通常會借助以往的“填充式”或者“灌輸式”的授課方式開展教學,只是一味地為學生講解理論性的知識,卻忽視了對他們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而學生在此種環節中就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此種授課方式就致使學生的學習態度十分被動,學生不能主動激發自己的學習潛力,更不能自主地進行思考,這因此導致了對學習失去興趣,更嚴重的還會對生物課程產生厭惡和反感,進而對最終的授課效果和授課質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因此,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一定要轉換自己老舊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真正調動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讓其有著充足的動力探究生物知識,進而為他們后續的發展和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學策略
(一)轉換教學觀念,把新課程理念引入教學內容中
在融入新課程理念的環節中,教師要轉換以往的授課觀念,在傳統的生物教學前提下加強對生命的認知,從而對生物教育工作進行二次定義,在授課環節中完整地呈現出生命的重要性。其次,教師還要形成新課程理念的成才觀,真正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活躍課堂氣氛,徹底改變以往課堂授課環節中將教師當作主體的授課方式,使學生利用生物學習越加直接地意識到生命的意義,以此讓學生對生命產生敬畏。除此之外,教師在滲透新課程理念的環節中,要讓學生更直觀明確生命的誕生過程以及生命的價值,并在這一前提下讓學生樹立起全新的學習觀念,在對新課程理念有一個深刻理解的前提下更好地進行學習和生活。把新課程理念滲透在生物課堂上,必定會有效地優化以往的授課方式,更快速地培養學生形成生命觀。
(二)巧用疑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學生十分渴望知曉生物的多種生命現象,并利用活動來明確生命運動的實際規律。因此,教師要按照授課內容聯系學生所具有的知識基礎,有目的地提出部分充滿趣味性、富含一定質疑性的生物問題,在課堂上巧妙地設置懸念,這樣就能有效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講解“無機鹽——鈣”這一節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先講述日本的牛奶戰略,讓以往的“東洋矮子”成了“高個頭”。對于部分想長高的學生來說,他們就會主動探究這當中存在的奧秘,還有一些學生尤為好奇:多多食用牛奶是否可以快速長高、變強壯,教師就應當為其闡明營養要均衡合理,有利于更好地吸收。而在講解“人體的呼吸”這一節知識時,教師則要到對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人在跑步的環節中要不斷地呼吸,又為什么會張嘴呼吸呢?而在日常生活中為什么要用鼻子呼吸而不會使用到嘴巴呢?”等,這些必定會激起學生的探究心理,進而吸引越來越多學生的視線和目光,使學生多開動腦筋不斷地進行思考,如此一來就能有效營造出活躍的課堂氣氛,讓他們完全掌握這一堂課的知識。
(三)利用直觀教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生本身的直觀形象思維占據著主導地位,教師在講解新知識時,要借助直觀教具來讓學生對新知識進行思考。比如,在講解“食物中的營養物質”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就要拿出自己預先準備好的一份營養充足的早餐:牛奶、黃瓜與饅頭,然后對學生進行提問:“這部分早餐當中都有哪些營養物質呢?這部分物質又要怎樣被人們所利用?又為何要這樣進行搭配?”借助直觀教具,教師就可以十分輕松地將營養物質當中所存在難點進行解決,同時讓學生在將來食用早餐時能學會營養均衡、科學搭配,形成不偏食以及不厭食的良好習慣。而在對“環節動物”進行學習,教師就要為學生安排作業,讓他們在家長的輔助下抓獲幾條蚯蚓,讓學生了解蚯蚓的實際生活環境和抓獲以后要怎樣確保蚯蚓的生命安全。在課堂上則要讓學生認真觀察,完成實驗以后,讓他們將蚯蚓重新放回到自己抓獲的地點,如此一來,不僅提高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認真觀察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愛心,進而使學生對本堂課的知識有一個全面的了解與掌握。而在研究“花生種子大小變異”的相關內容時,教師也要預先準備好大小各不相同的幾種花生,將全班學生劃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這部分花生進行測量。此種方式有效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學生開始認真地對種子的結構和大小進行觀察及測量,一段時間以后,就能對其異同有一個清楚的了解,切實增強了授課效果和授課質量。
總而言之,初中生物課程是一門實用性非常強的科目,其和人們的現實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關聯。在新課程理念為初中階段的生物教學提出了更多要求的情況下,教師在授課環節中更應注重相關策略的有效運用,科學制定授課目標,完善課堂教學,不斷激發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此來增強授課效果和授課質量,更好地達成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