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國家對教育事業的積極重視,教育事業也迎來了全面地改革,而新課改標準的實施使得教育事業實現了快速地發展。關于小學數學的教學工作,是應該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的,要提高小學生數學知識水平以及適應更高階段數學學習的能力,根據小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數學知識水平應用分層教學的方式,可以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小學生數學知識水平以及小學數學的教學品質。文章就小學數學教學的分層教學課堂實踐進行分析和探討,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學;分層教學;課堂實踐;教學研究
一、 引言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中,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是依據數學的教學綱要并結合小學數學課本的內容實施教學工作的,在這個過程中通常會有大量的數學知識重點,所以小學生在課堂專注力上稍有欠缺,而且再加上知識點的枯燥性,就很難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了數學的課堂氣氛。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對于小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以及數學知識水平的提升產生了一定的阻礙,進而影響了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在新課改標準的基礎上改革傳統教學模式,改變教學方式,還要根據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以及性格特點等開展分層教學的方式,以此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從而達到提升小學生數學知識水平以及改善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 關于分層教學及其特點
在義務教育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工作中,有效地應用分層教學方法是十分關鍵和有效的,可以提升班級內學生的整體學習質量,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的提升。分層教學法也就是分組教學法,這種教學理念和模式是被20世紀歐美國家教育人士所提出來的,這是根據當時歐美國家出現了很多外來人口的背景研究出來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能力的不同將班級內的學生進行分組,并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和策略,這樣將同一水平的學生分配到同一個學習小組內,并實施有目的、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使得學生在學習小組內能夠共同學習和進步,而且對于在學習中遇到問題的時候還可以進行積極有效地討論,這就使得小組內的學生能夠產生更好的學習效果,以達到共同的發展。
分層教學法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小學數學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該充分了解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學習成績、學習興趣等情況,根據小學生的不同情況實施學習上的分層教學模式;二是基于新課改的背景下,參照教學方案進行分層教學。分層教學的意義在于可以提高每個小學生的數學知識水平,引導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和主動性。
三、 具體的分層辦法
(一)按照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分層辦法
數學老師在仔細分析了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學習興趣等情況以后,為小學生實施科學合理的學習規劃。并分析綜合情況,將小學生劃分成優秀組(數學測驗在95分左右的學生)、穩定組(數學測驗在 80~90分之間的學生)、加油組(數學測驗在80分以下的學生)三個小組。在開展課堂教學時,要分別制定三種教學方案。在講解教學內容以后,要對三個小組設置不同的數學知識的作業內容,并根據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及時對每組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糾正與改進,并且定期舉行數學測驗。依據測驗的成績,對學生及時進行分組調整,這有助于更好地實現分層教學的目的。
(二)基于新課改背景下,按照教學方案進行分層教學
數學老師在將學生分成優秀組、穩定組以及加油組以后,再根據教學方案進行關于數學重點知識點的分層教學。比如優秀組的學生,由于數學基礎知識水平良好,自身的邏輯分析能力也很強,能夠更快更有效地掌握新的數學知識。所以針對優秀組的學生,教師應該以培養學生的自主研究意識和能力作為教學工作的主要任務目標;而穩定組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知識水平,但是在邏輯分析能力以及對于數學新知識的理解能力上稍有欠缺,針對這類學生,數學老師應該幫助指導學生掌握數學重要知識點,并培養穩定組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而對于加油組的學生,他們的數學基礎知識水平、邏輯分析能力和數學學習興趣都相對不足,數學老師就應該對加油組的學生以提升數學基礎知識水平為主,并且應用趣味教學模式,激發這類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以此來提高加油組學生的數學成績水平。
四、 分層教學后的課堂教學方案
(一)設定情景式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目前互聯網技術已經被廣泛地運用在學校課堂教學中,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教學大綱的要求,老師可以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通過借助互聯網技術制作影音動畫,并制定數學知識相關的教學方案,增加數學教學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進而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二)結合實際生活,將數學知識有效應用,提升小學生對數學知識重要性的認知
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以后,老師要能夠根據數學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思考實際在生活中和數學知識相關的事物,并且結合實踐活動制定有效的策略,以此來加深小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鞏固記憶,并且在實踐的過程中,小學生要能夠意識到數學知識對于實際生活的重要作用和意義,這樣學生就能夠在主動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感受到樂趣。
(三)增加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了解每位學生的數學學習心理,及時處理特殊問題
在進行分層教學以后,老師要定期開展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會議,可以單獨選擇每周固定的課堂時間或者在課下分組交流。針對優秀組的學生,教師應該對其積極地表揚,并且鼓勵學生在下一步的數學學習中能夠自我審視;對于穩定組的學生,數學老師應該鼓勵學生進行自身邏輯分析能力的掌握;而對于加油組的學生,數學老師要以鼓勵為主、批評教育為輔的方法進行教導。通常加油組的學生因為成績欠佳,害怕數學老師的點評,所以如果再由于成績不理想受到了數學教師的嚴厲批評,就可能會導致學生畏懼與數學老師主動交流,更不會向老師請教數學問題。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惡性循環,最終會導致加油組的學生失去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所以老師要對加油組的學生保持耐心,要給予積極的鼓勵,幫助學生尋找數學成績較差的原因,并針對具體問題制定適合加油組學生的學習方案,以此來提高加油組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水平,激發加油組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加油組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
(四)設計分層教學相關的習題
學生如果想要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和數學能力,就應該多加練習,要能夠將所學到的知識有效地應用在實踐和習題上。因此數學的練習對于學生的學習而言是很關鍵和重要的,并且起到了有效的作用。學生在練習的時候,作為數學老師,不但要充分了解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情況,還要能夠根據學生完成練習題的情況設計下一步的教學方案,而且要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改變控制教學進度,這樣才能達到數學教學工作對于學生的基本要求。這個時候,應用分層教學法是可以輔助學生了解數學習題中的相關知識點內容,這樣還可以有效地避免學生不能解決大問題,因為如果學生在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時候,就會影響自身對于數學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但是設計的習題難度也不能低于學生的掌握情況,因為題目要是過于簡單,對學生的數學知識的掌握和數學應用能力提高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老師要控制好教學節奏,要嚴格審查數學習題的難易程度,這樣就可以根據學生對于學習的不同要求,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方案。
例如,在小學數學《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一些練習題目。由于每位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是不同的,因此需要老師根據對于每位學生掌握情況的了解進行分層教學。老師可以將對于這個知識點掌握較好的學生分配到同一個學習小組內,而對于掌握情況一般的學生分配到另外一個小組中,而對于掌握情況比較差的學生,安排到其他的學習小組中。這樣根據學生不同的掌握情況老師可以將難度進行分級,例如可以將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難度分為不同的檔次,老師在設計練習題目的時候就可以根據學生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有針對性地分配練習題目,學生就能夠通過自身掌握的數學知識開展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練習,學生通過練習加法和減法就能更加熟練地掌握計算法則,進而提升計算的正確率和熟練程度。
對于掌握情況比較好的學生,老師可以讓學生直接練習“千和千”之間的加法和減法,而對于掌握情況一般的學生就可以讓學生練習“百和百”之間的加法和減法,而對于掌握情況比較差的學生就讓學生聯系“十和十”之間的加法和減法。這樣通過不同難度的習題練習,學生就可以更好地掌握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式和技巧。而數學老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答題的實際情況制定下一步的教學方案和策略,學生在習題練習以后也能夠加深對于數學知識點的認識和掌握。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應用分層教學法,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是很有效果的,但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這就需要數學老師積極地重視這個問題,并能夠有效地應用分層教學法,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還有助于教師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方案和制定教學策略,并且還能夠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大膽地提出對于數學學習的意見和建議,以此推進教師教學工作的開展和實施。同時這也是義務教育中小學教學工作對于學生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師、學生、家長都應該深刻認識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許芝麗.關于分層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
[2]胡玉霞.分層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
[3]李莉.因材施教:試論分層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新課程,2017(3).
[4]趙娟娟.讓學習從每一個的參與開始:分層教學在培智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性[J].神州,2016(12).
作者簡介:
巨艷,甘肅省平涼市,甘肅省平涼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