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瑜
摘 要:在新課程標準所提出的硬性要求之下,將傳統文化融入到語文教學活動中已經成為教師必須完成的重要任務。從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來看,部分教學材料確實表現出了較為明顯的思想情感與人文意識,對于學生道德意識的萌芽有著較為明顯的啟發作用。本文結合小學語文課文《第一次抱母親》開展教學活動,思考如何將傳統文化融入到課堂當中。
關鍵詞:小學語文 傳統文化 滲透 策略
《第一次抱母親》是充滿人文情感的文章,材料的篇幅較短,但情感的整體表達極為真摯。在閱讀材料的過程中,敘述紀實的描寫方式更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在閱讀環節,感恩、母愛、包容等概念同時進入學生的腦海之中。依靠材料的帶動,學生并不缺乏表達情感的機會。但如何將傳統文化融入到教學活動當中,這是教師不得不思考的新問題。
1 應用文化故事滲透傳統文化
帶有較強故事性的材料往往能夠更為直白的引發學生的情感,使其在語文教學活動中發現不一樣的文化知識。在圍繞材料《第一次抱母親》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材料中的真情實感能夠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促使其生成主動表達情感的良好意識。文章從“母親住院”一事展開敘述,教師也可選擇傳統文化故事作為教學材料,以此來實現傳統文化的融入目的。
在閱讀文本之后,學生對母愛、奉獻等概念已經形成了一個清楚地認識,文本中母親獨自照料子女、吃苦耐勞的堅強品質也會隨之表現出來[1]。在閱讀文本之后,學生的閱讀欲望并沒有得到滿足,此時,教師可結合古典文化故事對學生進行教育。以《三字經》為例,作為優秀的早教讀物,其從道德、情感等角度約束著學生的行為,教師可結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一句講解文化故事:孟子的母親為了給孟子提供一個好的成長環境,多次搬家更換自己的鄰居,當孟子貪玩時,孟子的母親拿起刀子割斷了好不容易織成的布匹,以此來告誡孟子“一曝十寒”的后果。在閱讀故事的過程中,孟母的形象與作品中母親的形象相互呼應:兩人都是吃苦耐勞,都是教子有方。依靠傳統文學讀物,情感能夠從全新的角度表現出來,學生也能夠結合文本材料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
2 結合詩詞作品滲透傳統文化
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化大家族中的重要組成成員之一,其對仗工整、表達簡潔,具有十分獨特的文學鑒賞價值。大部分古詩詞中都包含著極為強烈的人文情感,加之小學生已經對部分古詩詞形成了一定的了解,如果能夠將古詩詞帶入到教學活動當中,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傳統文化的滲透任務[2]。
在《第一次抱母親》這一板塊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結合古詩詞導入文本材料,以孟郊的《游子吟》為例,針對古詩的不同內容,教師可結合有關詩詞對材料進行解讀:在“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一句,體現的是母親的辛勞與慈愛,這正與文章中的“母親總是手拉著我,背上背著妹妹,肩上再挑一百多斤的擔子”相呼應,是古詩詞對于材料的深層解讀,學生會將文本與古詩聯系起來,體驗“母親”的偉大與包容。“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一句對應文中的“哪個母親不是這樣過來的?”這是母親的包容,她們并不會夸耀自己所作出的偉大奉獻,對于子女,一切都是理所當然且值得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一句對應文章的核心思想:母親為子女做了那么多,這渺小如葦草一般的感恩之心,怎能報答母親的偉大奉獻呢?利用古詩詞解讀文本,將材料與傳統文化結合起來,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空間。
3 憑借孝道觀念滲透傳統文化
在《第一次抱母親》的教學活動中,部分教師認為需要利用有形的載體才能導入傳統文化,其忽略了我國文化體系的抽象性表達特點,作為來源于生活、思想的文化形式,抽象理論也能夠作為傳統文化進入到教學活動當中[3],進而為學生創造解讀相關教學知識的全新環境。圍繞這一特點,教師可結合“孝道觀念”發起教學工作,利用傳統孝道觀念發起教學活動。
在教學環節,教師可結合文本材料提出對應的思考問題,引導學生主動發現《第一次抱母親》中所包含的孝道觀念。在教學環節,教師根據學生的閱讀進度提出如下思考問題:
1.《第一次抱母親》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文本材料表現了“我”怎樣的情感?
結合閱讀經驗,學生對母愛、奉獻等概念進行解讀,教師提出新的思考問題:既然母愛如此偉大,我們又該如何回報我們的母親?學生結合自己的觀點給出答案,教師導入新的概念:孝道,并對孝道觀念進行解讀。作為知禮守信的民族,中華民族一直奉行“百善孝為先”的人生戒律,感恩父母、理解父母,這便是孝道的表現,并向學生宣講有關于孝道的古訓,如“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等,逐步提升傳統文化的輸出力度,幫助學生更為詳細的解讀教學材料。
4 結語
《第一次抱母親》集中表現了對母愛的贊頌,在融入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教師可結合教學材料與現實生活導入相應的資源,在母愛、孝道兩大角度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其在回憶母愛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感恩意識,在解讀文本材料的同時不斷錘煉自身的道德素質。
參考文獻:
[1] 徐祥香. 淺談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第一次抱母親》教學案例分析[J]. 教育觀察(下半月), 2016, 5(012):72-73.
[2] 梅志軍. 教什么需"眼力",怎么教要"瘦身"——《第一次抱母親》教學實錄及感悟[J]. 語文知識, 2016(24).
[3] 王曉輝. 且行且思——《第一次抱母親》教學反思[J]. 小學語文, 2015, 000(001):P.97-99.
安徽省定遠縣新區實驗小學 (安徽省滁州市 233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