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是初中階段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主要學科。在初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之中,教師不光要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和翻譯的能力,還要培養學生讀寫融合綜合素質的提升。讀與寫是英語教學的兩個主要模塊,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是落實課程標準的關鍵環節。“讀寫融合”理念目前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而基于閱讀與寫作的關系,為學生構建更加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案也成為教師課題研究的重點。文章就從當前初中英語教學現狀出發,結合實際對讀寫融合的應用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初中英語;讀寫融合;教學實踐;應用策略
一、 引言
在初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的運用能力。讀寫融合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在教學實踐中被廣大的教師們所應用。初中階段英語教學的目標就是讓學生能夠初步地運用英語這門語言。通過閱讀,學生能夠完成基本的語言建構,增強心智,感知并理解英語文化;寫作是語言的運用與輸出,是學生自我表達的途徑和手段。在英語課程教學中,通過讀寫融合,打通不同教學模塊之間的聯系,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促進學生的自我表達,提高英語綜合素養。初中英語的教學目標不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教師還要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為了使學生的聽、說、讀、寫語言能力得到提升,筆者應用了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讀寫融合的教學方法。這種讀寫融合的英語教學方法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起到了顯著的效果。但是,從目前初中英語教學情況來看,讀寫融合的應用依然面臨著一定的問題。
二、 初中英語“讀寫融合”現狀
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初中英語教師在閱讀與寫作教學中進行了相應的調整,以促使學生夯實語言基礎,提升自我表達能力。但是從閱讀與寫作融合的過程與效果來看,其中存在的問題依然比較突出。教師在應用讀寫結合式的教學方法時,一定要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在實際的教學應用過程當中,教師在設計讀寫結合的課堂時,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要讓學生閱讀的英語文章與要寫的英語文章結構相似,文體也要相似。許多學生在讀寫結合的課堂上,無法將閱讀到的英語知識應用到寫作之中。其次就是教師在開展讀寫結合的課堂之中,沒有完全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這就使得讀寫課堂中的內容與學生的知識體系與認知水平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例如在課堂上,閱讀目標設計比較片面,更多的是針對知識建構與文本解讀展開,缺乏與寫作的必要聯系,即便是課堂上存在寫作訓練環節,也常常因為時間分配不合理,導致學生的英語寫作達不到實際效果。再如閱讀與寫作在質量上存在失衡,英語閱讀指導中,知識的輸出過于密集,且內容松散,難以集中支持學生的寫作過程,這使得學生在寫作無法內化知識,導致表達內容僵化、膚淺。針對這些問題,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合理把握閱讀與寫作的關系,合理設計讀寫融合的指導策略。教師在進行初中英語教學讀寫融合的時候,要發揮好引導者的作用。在上課開始前,教師就要對每個知識點進行講解與歸納,在課前就把一些重點和難點給學生標注出來,讓學生在閱讀之后的寫作中能夠更好地發揮出英語水平。
三、 初中英語教學中“讀寫融合”的應用策略
(一)明確讀寫融合目標,把握學生英語學習方向
在初中英語讀寫融合開始前,教師應確定基本的學習目標,引導學生了解接下來在閱讀與寫作中需要達到的效果,并主動參與到讀寫融合的實踐中。
例如在“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一課的閱讀指導中,教師在“Prereading”環節設計讀寫目標:(1)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usage of simple past tense, and use the simple past tense to describe things happened in the past. (2)Students can make a mind map of vacation used both as a word review and a leadin to the text. (3)Students can talk about the titl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What will you write about your vacation?”
這一目標顯然將學生的閱讀與寫作過程相融合,即要求學生通過閱讀突破語法難點,并通過繪制思維導圖理清對話內容,然后,要求學生說一說自己對于話題的看法。這樣循序漸進的目標導向不僅促使學生完成了基礎知識的學習,也提出了寫作思考,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開始勾畫自己的寫作設計。因此,在英語讀寫融合設計中,教師的目標設計非常重要,學生可以在目標中建立閱讀與寫作的關系,并開始從寫作的角度回顧閱讀,讓閱讀更具目的性和針對性。
(二)加強閱讀指導,夯實學生的英語寫作基礎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重點把握閱讀的基礎性作用,并以寫作為終點,引導學生積累詞匯,掌握閱讀技巧,完成對課文的回顧與表述,從而在閱讀與寫作目標的高度統一中實現二者的完美融合。英語的基礎知識是一切英語學習的根基。教師要加強學生的英語閱讀指導,那么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是必不可少的。
在讀寫融合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實現對閱讀的指導與建構:第一,夯實學生的詞匯學習,為學生寫作提供“血液”。英語閱讀中詞匯是重點也是難點。在閱讀指導中,教師不僅要結合課程內容,幫助學生完成新詞匯的學習,還應結合重點、高頻詞匯,引導學生反復訓練,為學生在寫作中的運用做好鋪墊。例如在“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的閱讀指導中,教師首先應結合單詞表幫助學生突破wrong/deal/communication/instead等詞匯,并圍繞“allow sb. to do sth.”“get on with”“communicate with”“argue with”等重點詞匯進行訓練,確保學生能夠準確寫出句子,從而提高學生在寫作中運用高級詞匯的可能性和準確性,進而充實作文內容。第二,指導學生解讀中心句,理順文章結構。中心思想是寫作的核心,文章中的論點需要圍繞中心句循序展開。一些學生在英文寫作中經常會出現內容結構混亂、邏輯不清等問題。針對此,教師在閱讀中應啟發學生尋找中心句,并思考課文如何圍繞中心句設計整體結構,以潛移默化地訓練寫作表達技巧。例如在“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一課中,教師圍繞課文中“How I learned to learn English?”的閱讀指導中,教師設計“scanning”環節,要求學生快速閱讀,找出中心句子,或者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中心思想。這樣學生就會對文本的結構形成更加清晰的認知,把握句子、段落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而學習語言表達技巧,提高設計英語作文結構的能力。第三,引導學生復述課文,通過口頭表達支持書面表達。口頭復述課文不僅能夠鍛煉學生英語,更能夠錘煉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在回顧所學知識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表達方式,簡要、完整地呈現課文內容,從而為書面表達奠定基礎。例如在“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的閱讀指導中,教師結合題目引導學生對“愚公移山”的故事進行高度概括,并要求學生用英語將故事內容呈現出來,這一過程不僅要保留文本中的關鍵信息,更要體現愚公移山的精神價值,以體現語言表達的深度,保證書面表達的質量。
(三)引導寫作過程,促進讀寫融合的實現
讀寫融合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完成閱讀后,自然要通過寫作表達對閱讀的體驗和感悟。基于此,教師在教學設計中也應循序漸進,輔導學生完成從閱讀到寫作的過渡。
在教學指導中,教師應通過以下步驟促使學生實現讀寫融合:第一,組織合作討論,進行寫前準備。在寫作之前,教師應組織學生進行互動討論,圍繞寫作主題表達自己的觀點,達到集思廣益的效果。例如在“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圍繞課文中給出的討論,為學生設計“Pairwork”環節,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并通過“Make a free talk about the title.”在討論中,教師引導學生逐漸理清“agree” and “disagree”列出清單,并結合實際生活表達自己的觀點,并通過相互補充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內容,激發學生自我表達的動機。第二,結合所學知識,展開英語寫作。在學生寫作之中,教師可以啟發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將文章架構、材料組織、單詞語法等進行梳理,并圍繞中心句表達觀點,完成知識的運用。第三,通過互動評價,展示寫作成果。寫作是閱讀的重要成果,而評價則是檢驗這一成果質量的主要方法。在英語讀寫融合中,教師為設計多元化的寫作評價方式,引導學生自我評價、相互評價,讓學生閱讀自己或者他人寫作的文章,進行反思,并給出建議。這樣才能明確閱讀目標,提高寫作質量。
四、 結語
總之,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應重視閱讀與寫作關系,并有意識地滲透讀寫融合思想,設計教學指導策略,促使學生明確閱讀目標,提高閱讀效果,同時夯實寫作基礎,在自我表達中真正達到構建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發展心智,提升人文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希艷.勤閱讀,巧寫作:探索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結合[J].傳播力研究,2019,3(31):263.
[2]尚文龍.分析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讀寫融合”的應用[J].現代交際,2019(9):221-222.
[3]張美玲.初中英語“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的構建及實現[J].英語廣場,2017(8):142-144.
作者簡介:
袁玫青,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峰迭新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