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松
摘要:為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中國銀保監會起草了《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評價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掇k法》全面評價和改進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提出了對商業銀行支持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的實際效果的評估辦法。這一評估體系的建立,是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的一大基石。本文通過對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的現象進行分析,結合時代背景與現實困難,分析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兩個特有的現象,即短貸長用、貸款個人無限連帶責任。本文通過對現象背后的風險分擔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對銀保監會這一《辦法》中,加入對此類問題的評價方式的建議。正視融資難問題背后的風險邏輯,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必經之路。
關鍵詞:企業融資 銀保監會 金融監管 短貸長用 連帶責任
一、問題的提出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關于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的戰略決策,落實全國人大、國務院有關進一步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一系列工作部署、意見和要求,更加有效地發揮監管政策的引導激勵作用,全面評價和改進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中國銀保監會起草了《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評價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1]。
《辦法》針對商業銀行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的評價問題進行了規定?!掇k法》承認了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現象客觀存在,并且在此現象下,提出了對商業銀行扶持小微企業融資的評估手段,為小微企業融資在商業銀行考評上提出指導性的方向?!掇k法》的提出是從銀保監會角度積極解決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的重要一步。
因此分析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這一現象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基礎?!掇k法》正視了這一現象的存在,并提出對于這一現象的評價體系,是金融創新的重要基礎。
二、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的分析
一般來說,企業融資問題分成企業融資難與企業融資貴兩個方面[2]。企業融資難主要表現在銀行對企業貸款要求門檻高、銀行與企業之間存在貸款信息不對稱、貸款匱乏擔保、企業的銀行外融資渠道規模小四個方面;企業融資貴則表現在銀行貸款實際利率及費用高、銀行外其他融資渠道成本更高兩個方面[3]。
眾所周知,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是一個長期的多方參與的復雜問題。對此問題的分析需要結合時代背景與現實困難,而在列舉出這些困難之后,銀保監會是否敢于擔當,刮骨療毒,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更有甚者,一些問題,是社會規則層面的問題,超越了銀保監會的職權范圍,對待這些職權之外的問題,簡單的一個對商業銀行向小微企業放款職責的考評辦法是解決不了的。
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現象是否是商業銀行單純的以各種原因拒絕放款引起的呢?通過《辦法》,以行政手段促使商業銀行背離商業基本規則對小微企業放款是不可能的。并且更為惡劣的是,部分銀行不單單不支持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反而肆意抽貸、壓貸[4]。但是通過考評,將拒絕放貸行為本身的外部成本內部化,是可能的。從根本上解決銀行服務小微企業的內生動力問題。
因此,本文在此就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的兩個表面現象進行一些分析。自改革開放以來,銀行面對小微企業的融資形成了兩個特有的現象:短貸長用,個人無限連帶責任。
(一)短貸長用
民營企業客觀上難以獲得銀行長期貸款,匱乏較為穩定的長期資金來源[5]。短貸長用的現象背后是市場對于多種影響因素的反應。學界對這一問題進行總結,包括以下的原因:
首先,監管層一些監管措施不利于長期貸款的發放。企業的長期貸款需求集中在鋪底資金用于設備更新和投資,監管中關于每年必須進行分期還款的要求使得這一需求得不到滿足。流動資金貸款的發放要求對企業的運營資金需求進行測算,企業難以滿足這種監管。其次,銀行的流動性考核使得銀行傾向于發放短期貸款。最后,企業的長期貸款需求與銀行的放款門檻之間存在結構性不平衡。因此,客觀上應該認識到大量的長期貸款以短貸長用的方式存在,并且這種現象會長期地持續下去。所以針對小微企業續貸設計專門產品,是十分必要的。事實上,相當數量的商業銀行已經針對性地設計了專門產品。短貸長用中的長期用途貸款以短期貸款形式循環授信,針對性的對此類貸款設計低利息的專門產品??梢约骖欃J款實際用途并且平衡風險。
短貸長用的本質是一種時間風險的錯配,本質上,長期貸款在貸款使用方向受到嚴格控制的情況下并不必然與短期貸款的風險高。然而現有的銀行對貸款用途的控制并不能實現高度風險管控,因此從可期待的角度審視短貸長用,是一種風險分配受到權力責任義務分配的影響。
短貸長用的問題并不在于短貸長用這種現象的存在,從市場角度看,短貸長用是市場化不足的一種表現,客觀上將長期貸款轉變為重復的短期貸款,實際上是因為長期貸款的供需關系導致的資金成本問題。因此,倘若監管層面簡單的將短貸長用這種客觀現象加以否定,是不符合市場化發展的總體方向的。從治標治本的角度看,監管系統對于短貸長用的態度是否定短貸長用本質上是一種短期貸款形式的長期貸款,簡單的認定短期貸款表現形式下就是短期貸款。這樣的后果就很明顯,短貸長用在企業與銀行兩方面具有了不同的認知。
企業傾向于將長期使用的貸款包裝成短期貸款,銀行對此指鹿為馬視而不見。并且短貸長用也不足以惠及小微企業,實際上依舊在相對規模較大的企業才有資格獲得。
(二)個人無限連帶責任
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產生,在于客觀的融資交易風險未能實現有效配置[6]。企業挪用資金的風險單憑銀行難以做出及時反應。從風險防范的角度,事前的防范做不到的情況下,事后的追責就是最主要的路徑了。因此商業銀行主張企業實控人的個人無限連帶責任是一種必然。
個人無限擔保的問題本質在于企業與銀行之間的風險分配出現了不匹配的現象。因為融資貴的根本原因是貸款風險高,貸款風險高的原因在于小微企業匱乏抵押物,以及對貸款用途監管困難,以及小微企業存在大量關聯交易易于挪用貸款。
以2020年年初的新冠疫情對小微企業資金鏈的壓力造成的影響論,筆者采訪了一些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企業主。企業主對于使用貸款渡過難關減輕企業壓力是抱有期待態度的。然而筆者陪同其前往北京市首貸中心咨詢企業的首次貸款使用可能時。企業主對于自身企業的合規性則產生了很大的擔憂。事實上,小微企業的共性特點是合規性僅能保證企業不違法。這種合規性是極低層級的。而貸款申請要求的合規性是高于工商監管的。這種合規性要求也是銀行應對自身監管的一種必需品。
與此同時,貸款的使用是一種動態的過程,風險并非一成不變,諸多研究中期望通過信用評級乃至風險評估以及風險識別的方式確定一個貸款的發放是否可行。本質是一種刻舟求劍的行為。
民營企業本身的生命周期決定,越是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越高,企業主傾向于將貸款視為一種投資而非融資,銀行傾向于將貸款視為一種融資而非投資。讓銀行冒著風險投資的風險,卻只獲得貸款的息差作為收益。這顯然是不合適的。銀行向民營企業貸款,采取個人無限連帶責任是一個平衡后的選擇。
然而事與愿違,無限連帶責任并不能阻止企業積極的挪用資金,反而是逼迫企業挪用資金。伴隨著個人破產制度進入實踐,個人無限連帶也不具有之前的威懾力。銀行能否與時俱進提出更為有效的風險防控手段,值得期待。
三、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評價辦法的解決路徑
《辦法》的制定以“正向激勵為主,適當監管約束,明確差異化要求,合理體現區分度”為指導思想,堅持“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并行、總量與結構并重、激勵與適當約束并舉”的原則[7]。這一辦法的頒布,是對于一些隱蔽的因市場面造成的市場行為的一種承認。這一辦法是在暫時的不能改變供求關系的情況下,對于既有存量的小微企業服務的一種支持。相對來說,這一辦法是一種從監管評價角度出發,對現有銀行服務小微企業的服務態度的一種評價。這一辦法并沒有強行扭曲市場規則,并沒有簡單粗暴的一刀切,而是在正確評價現有的服務狀況的態度下,從正反兩個方向進行激勵,實現對銀行的鼓勵支持作用,與此同時通過其他銀行的評價狀況,確定一個相對合理的考評體系。將部分外部成本內部化。
《辦法》主要涵蓋以下內容:一是明確評價內容,設置標準化指標。對商業銀行小微企業信貸投放情況、體制機制建設情況、重點監管政策落實情況、產品及服務創新情況、監督檢查情況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明確具體指標、賦分規則及評價結果等級。二是確定評價機制,規范組織開展方式及流程。監管部門按照法人為主、上下聯動的原則建立監管評價組織機制,按年度開展評價。評價工作分為銀行自評、監管信息收集、監管初評、監管復審、評價結果通報、檔案歸集等環節,各環節有具體的職責分工和工作要求。三是加強評價結果運用,充分發揮激勵引導作用。明確評價結果的運用方式,突出與相關政策措施的協同,強化監管評價結果對商業銀行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水平的導向作用。
制定《辦法》是銀保監會推動商業銀行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重要舉措,通過整合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政策要求,形成“一張清單、差別權重”的多維度綜合化評價指標體系,全面科學評價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情況,引導和激勵商業銀行深入貫徹落實黨和國家關于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戰略部署,持續提升服務小微企業的質效。
(一)針對短貸長用的考評措施
監管評價辦法中,對于短貸長用予以了承認,對于小微企業貸款匱乏抵押物和貸款挪用的現象,依據授信盡職免責制度進行應對。但是本質上,該辦法的實質是利用銀保監會對商業銀行的監管職責,通過評價指標對商業銀行對小微企業的扶助進行獎懲。并沒有從根本解決短貸長用和匱乏抵押物和貸款挪用現象導致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因為融資貴的根本原因是貸款風險高,貸款風險高的原因在于小微企業匱乏抵押物,以及對貸款用途監管困難,以及小微企業存在大量關聯交易易于挪用貸款。
而事實上,大量的長期貸款以短貸長用的方式存在,所以針對小微企業續貸設計專門產品,是十分必要的。而短貸長用中的長期用途貸款以短期貸款形式循環授信,針對性的對此類貸款設計低利息的專門產品??梢约骖欃J款實際用途并且平衡風險。
短貸長用反應的是銀行的惜貸現象,惜貸現象的解決要依托對資金額度和內部考核的差異化來解決[8]。本質上借貸是由于小微企業的貸款難以體現在原有的績效體系內[9]。
資金額度的差異化,通過引導商業銀行內部資金轉移定價中對小微企業貸款給予優惠,解決銀行基層做小微不劃算的問題。
內部考核差異化,要求商業銀行將普惠金融的指標在其分支行績效考核的權重提升到10%以上,解決小微條線沒有績效的問題。有的股份制銀行這項權重已經提高到了20%。
(二)針對個人無限連帶責任的考評措施
《辦法》的考評中,針對商業銀行是否能積極地介入到銀行貸款使用的監管中,開展了對應的考核,而這種考核是對個人無限連帶責任的貸款現象的一種間接的考評?!掇k法》不應當直接的考評企業貸款中有多少比例的貸款額度是沒有抵押物而是依托他人擔保或者企業實控人無限連帶的?!掇k法》應該切入這一問題的根本即形成不良貸款的后果。
個人無限連帶責任因為不良率高、怕問責形成的一種懼貸現象。懼貸現象需要從不良率和問責問題出發解決[10]。針對不良率高這個問題,《辦法》實行風險管理的差異化。監管政策上已經明確提出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的不良率可以高于各項貸款不良率三個百分點以內的容忍度。不良貸款的容忍度是直接地解決不良率的手段。針對問責問題,實行盡職免責的差異化。銀保監會對小微企業授信盡職免責工作制定了監管指導性的文件,要求商業銀行細化授信盡職免責的內部制度,建立明確的工作機制和申訴異議渠道,為基層員工解除做小微貸款的后顧之憂。
從不良率和問責問題的角度出發,是目前企業貸款以監管的角度對于銀行提出的更高要求。有無抵押物以及是否個人無限連帶并不必然等同于不良貸款的可能性增加。個人無限連帶責任并非結果,而是一種現象。要求個人無限連帶責任的本質是避免貸款不良率過高,監管應該抓住不良率這個根本。只要評估好貸款的不良率,也就是說,會還的貸款,抵押物和個人連帶是沒有意義的。
四、 總結
解決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的基礎是要對這一問題進行正確的考評?!掇k法》解決了如何評價,誰來評價以及評價如何使用的三個核心問題。這體系可以幫助銀保監會解決短貸長用和無限連帶表象,銀保監會首先需要評估這兩種表象的小微企業貸款發放狀況。銀保監會推動商業銀行在小微貸款問題走向普惠的方向上邁出了重要一步。誠然該辦法不足以徹底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但是對于銀保監會的監管動機應該予以肯定,切勿求全責備,期望一下子解決小微貸款發放問題。現有的商業銀行服務小微企業面臨的懼貸的資金、績效、不良率和問責問題,《辦法》都給出了對應的回答。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實踐中,這將推動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向解決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潘修平. 《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評價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完善建議[N]. 民主與法制時報,2020-04-16(006).
[2]戴春英. 增進理解,有效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N]. 江西政協報,2020-09-04(003).
[3]王姣,周春來.沈陽市企業融資難和融資貴的現狀調查及對策建議[J].遼寧經濟,2020(08):60-62.
[4]王澤平.銀行抽貸、壓貸問題的思與解[J].中國農村金融,2016(03):73-75.
[5]胡楊.制約民營企業獲取中長期貸款的三方面障礙[J].銀行家,2019(09):63-65+6.
[6]韓鳳芹,趙偉.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基于風險治理的解釋與應對[J].宏觀經濟研究,2020(08):15-23+50.
[7]陳群芳,趙嬌.商業銀行開展普惠金融之探討[J].經濟管理文摘,2020(16):25-26.
[8]萬葉.淺談創新創業背景下商業銀行在中小企業融資方面的金融創新[J].現代商業,2017(29):81-82.
[9]朱莉妍. 信貸資源配置、政府干預與銀行績效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7.
[10]趙偉莉,杭春燕,黃偉 ,黃紅芳. 銀行“懼貸心理”該如何打消[N]. 新華日報,2011-11-28(A05).
作者單位:北京郵電大學人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