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紅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教學中越來越強調素質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在這樣的大時代背景下,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就尤為重要,本文從初中生心理委員的選拔、管理、評價、培訓、監督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在初中心理委員機制中進行文化優化,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意見,使初中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更好地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心理委員;培養和優化;策略探究
前言
初中階段作為學生人生發展的重要階段,這一時期的教育教學對學生的影響尤為重要,因此,為了緊跟素質教育的時代步伐,初中對于學生心理發展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心理委員的培養在初中生心理健康發展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文筆者將對初中心理委員培養機制進行相關探究。
一、初中心理委員培養現狀
1.不合理的選拔方式
心理委員的職業素養與能力對學生的求助意愿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在選擇心理委員時,必須要有嚴格的標準。目前,我國心理委員的選任主要采取自薦、民主選舉等形式,這和學生干部的選拔方式大同小異。此外,學生參加選舉的動機也主要是因為他們對心理學、擔任班長等方面的需求,而對工作的具體內容和責任缺乏了解。另外,有些初中還直接指定班長兼設心理委員,以簡化選拔程序。
2.缺乏強有力的管理和評估辦法
很多初中僅注重對其人員的訓練,而忽略了其工作目標的明確、工作標準的制訂。造成了心理委員工作不清楚、紀律渙散、工作熱情下降等問題。此外,對心理委員的評估也是相對有限和主觀的。沒有一個統一的準則,很容易受到像人際關系等其他因素的影響,影響了評估的可信性。
3.培養方式單一
在目前階段,傳統的教育方式是培養心理委員的主流方式,盡管它能迅速地使心理委員迅速地掌握專業知識,但是卻很難真正的開展實踐工作。培養內容以理論為主,缺少系統的實踐性指導。培訓時間相對較短,不能適應初中生的發展規律和特征,缺少階段性、持續性。有些初中甚至期望通過單一的訓練來確保心理教育的健康發展。初中在心理教育上要付出更多的時間、更多的人力資源,但短期效益并不明顯??傊?,單一的教學方式無法適應心理委員的全面訓練需要,同時也不能及時應對實踐工作。
二、初中心理委員的培養與優化
1.規范遴選機制
心理委員的選拔可以是由學生本人自薦、同學及老師推薦,或由學校心理中心進行專業評定。由于心理委員的特殊性,其選拔不能僅限于普通的學生干部的素質要求,也不能只依靠學生的個人敘述??梢酝ㄟ^問卷、心理訪談、模擬練習等方法,綜合分析學生的個性特點、人格成熟度、人際關系、心理韌性、責任感、實際參與動機等。
2.健全管理與評估制度
各個初中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其工作內容、職責、組織管理、評價標準等進行研究。明確心理委員工作的主要內容,包括宣傳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心理劇的制作、集體心理游戲、關注同學心理、進行心理預警、危機處理等。留意學校為學生提供的有關心理輔導的詳情及途徑,如電話號碼,郵箱,服務時間,教師信息,地點等。不過,心理委員的工作任務并不限于這一點,可以根據情況進行調整。例如,對因精神危機而返校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狀況的監控,并對其進行及時的匯報;幫助那些有過直接或間接遭遇過心理危機的同學慢慢走出心理困境。在確定了心理委員工作的主體責任后,可以制訂出一套具體、量化、可操作的程序,其中包括對學生心理發展狀況的定期評估表、方案和程序。
在組織管理上,一旦設立了心理委員,其工作時長應盡量延續到畢業,否則將影響心理委員工作的連續性,甚至會影響到整個心理工作。尤其是在心理培訓過程中出現的持續性中斷,會使學生之間的信任受到損害。所以,初中在組織和選拔心理委員的時候,應該提前做好準備。初中要充分認識到各種狀況,采取相應措施,將消極影響降到最低,保證工作的連續性。另外,在選拔心理委員時,可以考慮性別因素分別設立一個男生和女生作為心理委員,以防止學生因為性別原因而產生的心理障礙。對心理委員的工作進行評估,應從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進行綜合考量。主觀評價主要有自我評價和其它評價,主要有:自我評價、同學和老師評價、學校心理咨詢中心的教師評價。客觀評價依據建立的標準評定表,對各指標的成績進行客觀評定。每一個要素都有一個不同的權重,將評選出杰出的心理委員。優秀的心理委員可以在此基礎上和其他同學進行經驗交流,為不同的心理委員指明工作的方向。
3.創新培養方式
傳統的培養方法雖然有一定效果,但往往難以取得良好的成果。所以,培養的方式也不能過于單一化。以模擬案例教學為例,由培訓人員提出個案,設定情境,讓心理委員透過“嘗試、討論、評價”等方式,深入了解個案的情感狀況及輔導工作。并在特定情形下,確定職責的界限,強調倫理準則等。與大班相比,以小班的形式開展心理委員的培養將更為有利。心理委員的訓練不能僅限于人際交往、情緒管理等一般性的訓練,而是要適應網絡問題、情感需求、性心理、生老病死等動態的需求。訓練內容既包括專業的理論知識,也包括計劃,組織,溝通等實踐活動。同時,初中還可以結合各個年級的特點,建立專門的心理委員機制,以便更好地滿足初中生對于心理健康的需求。初中還應充分運用網絡技術,搭建網絡心理服務平臺,合理安排心理委員的參與,為學生提供電話咨詢、在線輔導等。綜合培訓可以讓心理委員獲得一定的理論知識,同時也可以獲得傾聽、鼓勵、觀察、分析、認同、移情等能力,這將有助于心理委員開展相關工作,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4.對心理委員進行常規的輔導和監督,跟蹤其發展趨勢,并為其提供心理支助
初中制訂了符合本校心理委員工作規范和工作流程,以確保各個心理委員更好的開展心理工作。要注意均衡心理委員的比例,避免過度勞累。心理委員由學校的心理咨詢顧問及專業人士進行管理。在管理、培訓和監督工作中,要密切關注其工作狀態,做好心理評價,為有需求者提供一對一的專業輔導,尤其是在突發事件中,留意一下心理委員的情緒變化。為了確保工作的專業性和有效性,心理委員的工作必須由專業人士定期進行跟蹤和指導。對于個別學生不認可心理委員,專業人員要向學生說明其重要性及難點,以便取得學生的信任,為心理委員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氛圍。同時,心理委員自身也應該經常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反省,并適時地加以改善。
結語
總之,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學校和教師要通過各種有效途徑,促進初中生心理委員培養機制的更好發展,最終實現初中生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詹啟生.心理委員角色行為規范化探析[J].天津中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4(1):93-96.
[2]鐘志兵,易雪梅.中學學生心理委員制度建設中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江西中醫藥中學學報,2016,28(5):100-102.
[3]周莉,雷靂.美國朋輩心理咨詢模式及其對我國的啟示:以美國斯坦福中學為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36(15):51-53.
[4]仇璽萍.以勝任力模型規范心理委員的選拔與培訓[J].管理學家,2011(12):548-549.
[5]王巍欣,陳真珍.“自助—求助—互助”理念下的班級心理委員示范性和基本勝任力[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0(9):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