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旭康
摘 要:在高中學科教育體系中,生物學科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因為它研究的主要對象是生命,是與我們人類發展歷程密不可分的,為此,教師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要著重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本文針對當前高中生物學科現狀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并通過創設情境教學等方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生物;核心素養;生命觀念;策略
所謂的生命觀念是指在三維空間的基礎上去探索與研究生命的起源與發展,同時,這也是生物學核心素養的主要體現。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通過傳授學生生命觀念知識,幫助學生理解生命觀念內涵等生物學說的主要內容,以期能夠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另外,教師在平時生物教學中還要著重培育學生的生命觀念意識,因為生命觀念培育也是生物學科重要的組成部分。為此,本文針對當前高中生物學科現狀進行具體分析,通過從生物學科的核心概念、教學組織、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四個層面開展生物教學工作,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生物學說內容。
一、高中階段的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近幾年社會新聞中對于青少年自殺、打架、暴力等事件的報道率逐年增加,青少年們因為對生命的不尊重而不能嚴肅對待生命的事件也屢出不止,甚至因為青少年對于生命的不尊重很多的惡性事件也讓我們這些成年人看上去覺得殘忍。青少年在這一階段正處于充滿了用不完的精力,對事件本身不能理性地進行思考而導致他們很容易想不開做出惡性事件,經常會對社會對生活充滿希望而又覺得絕望。老話說得好少年強則國強,在青少年這個容易對生命產生漠視的年齡如果身邊的人、學校,甚至是國家如果沒有正確地來引導青少年不走錯路、走正確的路的話我們國家會因此失去一批能夠為祖國建設貢獻力量的人才,而我們的社會也將面臨著很大的危機。如果未成年們不能夠對法律和制度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從而做出一些違法違紀的行為而受到一些懲罰和制裁,對于整個家庭和社會以及青少年來說這都是我們最不想看見的狀況。而對于那些受到傷害的家庭來說家人再也看不到自己的孩子,而孩子也再不能體會到家人的辛苦、傷心。每個青少年都應該有些多姿多彩的未來,而不是因為這些本該可以制止的事情而放棄了自己的未來。那些犯罪的孩子們本該有些美好的生活和美好的未來而余生卻只能在牢里度過,那些吸毒的孩子們本該有些快樂的美好的青春年少時光卻因為毒品而受盡折磨。對于這些孩子的家庭和父母來說他們隨之也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錢和精力。
因此,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學校開展正確的生命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不可缺少的。只有正確地引導學生讓學生們了解生命的可貴了解生命中的酸甜苦辣明白生命的嚴肅性。只有尊重生命、正確認識生命的可貴、知道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是多么的不容易多么的艱難,只有當他們完全了解到生命的可貴對生命有了正確的認知,或許他們才能夠明白每一個生命來到這世間都應當被嚴肅面對。要讓青少年們認識到我們不僅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他人的生命、知道生命的可貴,只有青少年們了解這些知識,明白這些道理之后我們的國家、社會、學校環境、家庭才會變得更加的融洽、和諧,大家也會更加的懂得尊重、謙讓、愛護。青少年在這種環境下生長只會變得越來越好,也將會學到更多的尊重生命的道理。
二、利用概念圖,統領核心概念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生物課程不同于其他學科學習,因為它涉及的種類比較繁多,而且內容也比較錯綜復雜,所以,教師在平時生物教學中要根據生物學科的特殊性,通過概念圖的形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識,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因為概念圖策略是圍繞生物核心概念內容展開的,能夠幫助學生搭建一套完整的知識框架體系,同時,它也是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重要輔助工具。首先,教師在繪制概念圖時要先理清生物知識的上層概念與下層概念包含的知識點,同時還要理清這些概念之間的邏輯關系以及這些概念分別對應的生物學知識,進而才能將這些知識點以概念圖的形式繪制出來。如此一來,教師在授課時就可以利用概念圖的形式講解生物知識點,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生物知識。同時,學生在學完一節新課之后也可以根據自身的記憶內容自行繪制概念圖,通過這樣反復的練習,教師就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生物知識。其次,學生也可以利用概念圖進行復習所學的生物知識,進而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生物內容。因為,學生在最初接觸生物知識時是比較零散的,同時也是難以理解的,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通過繪制概念網絡圖的方法掌握所學的生物知識,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三、創設真實情境,構建核心概念
教師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創設情景的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同時還極大地提升了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尤其是在培育學生生命觀念時,教師就可以利用情境教學的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比如,教師在講課之前可以通過創設情景的教學方法提供一些問題以供學生討論,當然問題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在授課之前創設一些啟發性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地去尋求答案,進而幫助學生構建核心概念以及記憶更多的生物知識。例如:在學習光合作用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的教學方法設置與此有關的問題:光合作用是在什么情況下發生的?你們周圍有哪些現象是發生光合作用的?等一系列問題,因為生物源于生活,而生活中都有生物的“影子”。所以,教師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就可以通過創設生活情境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聯想到周圍的生活場景,既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思考生物學中的問題,又能夠使其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社會實踐中。如此一來,既使學生更好地掌握了所學的生物知識,同時又幫助學生搭建了一幅知識的“藍圖”,進而增強了學生的社會使命感。例如:在學習《細胞學說》一節課時,教師在引導學生通過顯微鏡觀看細胞形成過程之后就可以提問學生問題:細胞是如何完成裂變的?等相關問題,或者是引導學生聯想到生活周圍的具體事物,從而引導學生能夠對細胞的整體結構有一個更為全面的認識。總之,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通過創設生活情境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搭建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體系,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生物知識。
四、嘗試模型構建,培育學生生命觀念
由于生物學科的知識點相對來說比較抽象,很多事物是無法直觀地展示給學生,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通過構建模型的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識。在生物課本中,最常構建的就是生物體的物理模型。例如:《細胞的裂變與組成》一章中,學生在學習生物內容時就可以嘗試構建真核細胞的三維結構模型,從而將零散的知識點制備成一個比較完整的模型,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細胞各部分的結構以及它們所發揮的功能。總之,這種搭建模型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更好地培育學生的生命觀念,進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五、科學史教學,分析概念內涵與外延
從古到今,許多大科學家一直致力于生命學說的探究與研究,他們通過反復論證形成生命以及生物學說的著名理論知識,包括生命的起源與發展歷程,生物的繁殖與進化等內容,而且它們的發展歷程都是不斷變化的。為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科學史的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生物概念性的內容,從而促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生物知識學習中。例如:《基因對性狀的控制》一節中,教師在圍繞中心法則的發展以及基因、蛋白質與性狀三者之間的關系進行授課時,就可以引導學生學會研究其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原理,從而鍛煉學生如何根據實驗證據得到結論的能力,進而在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學說的同時,開闊學生的視野。
六、以多種教學手段啟發學生生命意識
1.以生動事例為依托,激發學生的創造興趣。在生物學中所有的概念、道理都是科學家通過不斷的實驗而產生的成果。在教學課堂中教師要通過多多講述科學實驗中的事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教師在講有關植物的成長時,教師首先要以科學家有過的實驗為出發點開始對植物的成長進行講解,讓學生了解到植物生長的科學的方法和過程,同時引導學生產生對生命的敬畏感。
2.以最新科技為依托,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課程講解內容應該以最新的信息和發展趨勢出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學習欲望。比如在講解基因這一知識點時,就可以從我國近幾年來在基因方面有獲得的成就來談論比如試管嬰兒、人類基因組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以人們在生活中都聽過的熱門話題為論點開始對此節課的教學。生物科學的成就直接地影響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我們現代人的工作、生活、生產都與生物科學有著密切的關聯。因此,在日常的教學生活中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到生物學在當今社會發展中屬于必不可少的一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于生物學的學習欲望。
3.以發散思維訓練為依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在教學生活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能夠轉變思維多方面地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例如,在學習蒸騰的作用和意義時,教師可以就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出現的一些現象對學生開展提問。比如,在糖醋蒜的腌制過程中,醋屬于細胞不主動選擇吸收的物質也不能夠主動進去細胞但是為什么能夠在腌制一段時間后就能變成糖醋蒜呢?等類似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有關生物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能夠克服一些僵硬化、單一化的教學模式,多多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并結合多媒體改善生物教學條件。多多找一些有關生物課程的視頻和講解播放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多方面地進行問題思考。還可以通過小組活動讓學生分組在生活中觀察和生物有關的一些現象并能夠進行解答,有疑問也可以留到課程中對教師進行提問,以此來增加學生的知識能力和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程勇.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下),2019(4).
[2]許冬生.生命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滲透路徑[J].文理導航(中旬),2018(11).
[3]金志忠.關于生命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滲透探討[J].考試周刊,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