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期,為了全面提高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水平,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科學地制訂更加完善的教學方案,從而進一步加強學生閱讀能力,以更好地為學生日后發展奠定基礎。文章結合實際,分析了小學英語閱讀能力培養的重要性,提出了小學英語教學閱讀能力培養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能力;實踐
一、 引言
當前小學生難以獲得較為自然的英語學習環境,因此學生也無法像學習母語一樣獲得客觀的環境熏陶。小學生的英語學習主要途徑便是課堂活動,而課堂教學以閱讀訓練為主,因此教師需合理設置教學活動,為閱讀教學增添更多的趣味性。學生通過參與閱讀訓練,能夠對英語閱讀產生更大的探索熱情,主動深入了解閱讀文本的內容,從而不斷掌握更多的閱讀技巧。
二、 小學英語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一)培養語感
形成英語的語感是提升閱讀能力的基礎,但語感的概念相對抽象,其形成主要依賴于聽說讀等活動的反復訓練。中國語言學家也指出,經歷過大量閱讀的人群,對語言的體驗和把握能力能夠明顯高于閱讀量少的人群。但對于小學生來說,其能夠接觸英語閱讀的機會僅為學科課程,如果學生能夠大量接觸英語讀物,則可明顯彌補上述不足。通過實踐可知,學生的語感可隨著閱讀量的提升而增強,因此教師應側重為學生創造培養語感的渠道。
(二)提高習作能力
在開展英語學科的學習時,需將讀和寫統一進行。通常,讀寫水平能夠實現均衡發展。對某個單詞由原來的陌生到再認,最后能夠熟練應用,需要一個長期的接觸過程。如果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的閱讀機會,便可在文本的影響下,逐步掌握和儲備更多的優質詞匯。
(三)培養閱讀的思維活動
教師應注意在開展教學活動后,深化對其進行閱讀能力的延展性訓練,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素材,鼓勵其不斷堅持提升閱讀能力。閱讀能力的優化提升可同時帶動學生知識儲備量和學習成績的同步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科學習的積極性更為高漲,能夠從更多的學習實踐中逐漸形成自信和探索未知的動力。
三、 小學英語閱讀能力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工作者對小學階段的英語教育不夠重視
當前中國大多數教育機構均對英語學科教學給予一定的認知和重視,而英語教學在小學階段也已經實施,這便為學生從小接觸英語提供了良好的客觀環境。但部分學校仍然對英語教學重視不足,且實施方法不當,導致部分學生對接受英語學科教學活動產生一定的畏懼心理,獲得的教學效果也與預期相去甚遠。此外,教師仍沿用傳統的教學手段開展閱讀訓練,結合題目逐一講解文章的知識信息,難以激發學生的接受興趣,導致學生無法體驗到閱讀教學的趣味性,也難以從中獲得更高的技能訓練效果。
(二)小學生詞匯量較小,難以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
由于小學生的知識儲備和技能水平均未達到理想水平,因此難以總結出更為適合的閱讀方式,因此教師應基于學生的階段性心理特征,盡量為學生提供其樂于接受的學習方法。為了讓學生普遍接受教學活動,教師往往對學生放低學習要求,只要學生能夠聽懂難度較低的句子,用簡單的英語完成日常對話即可。而在閱讀能力的訓練方面并沒提出明確的要求,這樣便導致學生難以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當學生成長到高年級階段,教師對學生完成閱讀活動的要求也逐步提升,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一定難度的閱讀任務。由于學生沒有形成適合自己的閱讀習慣和方法,閱讀活動便顯得難度更大。教師如果將閱讀任務作為課后作業,學生在無法獨立完成任務的情況下,便會選擇抄襲同學或者網絡資源等途徑。如果教師對上述現象還沒有形成充分的意識,僅從作業的效果來判斷學生的閱讀能力,顯然不具有客觀性。
四、 小學英語教學閱讀能力培養的策略
(一)指導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1. 培養學生默讀的習慣
從研究結論可知,引導學生通過默讀的方法進行閱讀,是較為有效的方式。默讀對他人的影響作用最小,同時可使學生形成積極的閱讀意識,讓學生以獲取信息和樂趣為目標參與閱讀,同時發展學生有效在課余時間開展更為高效的閱讀。教師應在開展閱讀活動之初便鼓勵學生應用默讀方式進行閱讀訓練,這樣才能夠營造更為理想的閱讀氛圍。
2. 培養學生記單詞的習慣
學生對單詞的儲備量往往能夠直接影響其理解文本和實施閱讀的效率。因此提升單詞的儲備量也是優化閱讀能力的重要措施。對于每個學生而言,需對高頻詞匯熟練掌握和記憶,這樣才能保障閱讀活動順利開展。學生首先可從教材中實現詞匯量的儲備,在進行單詞記憶時,不能孤立地理解和記憶單詞,而要將其聯系具體的應用環境進行綜合理解和把握,這樣不但能夠降低單詞的記憶難度,同時還可讓學生同步掌握單詞的應用方法。此外,增加閱讀量也是提升單詞儲備的有效途徑。學生在開展泛讀訓練時,無須逐句掌握文本的意義,只要能夠掌握核心信息,對具體問題進行解答即可。教師可向學生推薦一些可用于泛讀的材料,并對其閱讀的效果進行檢驗。學生也可自主規劃閱讀活動,教師只需對其閱讀文本實施良好的控制即可。這樣學生便能夠通過各類閱讀活動來不斷增加詞匯量的儲備,從而對閱讀產生更大的興趣。
3. 培養學生給重點句做標記的習慣
學生在實施閱讀活動時,通常是將文章通讀一兩遍便回答問題,但運用這種方式的解題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教師可指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將重點句子,或者與問題相關的句子信息進行標注。在完成整篇文章的閱讀后,再具體結合問題進行細化分析,最終總結出答案,大幅提升問題解答的準確率。
(二)問題閱讀,感受閱讀樂趣
閱讀文本并不是簡單地通讀和瀏覽,而是需在閱讀的過程中加入思考和分析,甚至可以對文本內容提出質疑,這樣才能形成高效的閱讀效果。當前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均可聽到學生積極的閱讀、背誦單詞或者是語法的聲音,表現出較高的學習熱情。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有些學生只是對閱讀內容大致掌握,或者雖然熟讀了句子,但仍難以深入而準確地了解句子的含義,因此即使閱讀狀態再積極,其效果也難以達到預期標準。在英語的詞匯中存在較多數量的固定組合形式,如果學生難以準確掌握固定的搭配和短語句式,便很難大幅提升閱讀的技能。對此,教師在規劃閱讀活動前,可先設置相應的問題,讓學生結合問題內容開展文本閱讀,這樣的閱讀更有效率和針對性,能夠促進學生在閱讀中不斷提升興趣,獲得更高的閱讀效果。
如在進行“Maybe well go to the zoo”部分教學時,教師便可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傾向,設置具有引導作用的問題:“Where can we see many animals?”學生便會輕松回答“In the zoo。”此后向學生展示圖片信息,引導學生開展教學主題的閱讀活動。由于閱讀的內容與學生的經歷更為接近,因此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激發學生自主調動潛能參與閱讀訓練。
上述過程能夠讓學生準確掌握句式,并了解到應用的具體途徑,大幅提升其表達能力。教師也需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適當的肯定,讓學生在閱讀活動中不斷形成自信,同時對學生的錯誤進行糾正,讓學生意識到英語閱讀訓練的趣味性,打消畏難情緒,從而以更為積極的心態參與閱讀。
(三)技巧閱讀,提升閱讀效果
英語本身的交際特征較為明顯,如果學生沒有接收到相應的語言環境,便難以對英語交際產生更多的興趣。即便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也大多通過機械記憶掌握知識信息,難以體驗到學科知識的魅力和價值。也就是說,英語對于學生來說并沒有生命力,僅作為一項考試科目,學生學習英語的唯一目的便是應試。因此教師應在具體規劃教學活動時,側重科學應用教學手段,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的豐富性,將其與國語學習產生同等的興趣,能夠通過對語氣等方面的調整來傳達不同的情感和思想。在指導學生開展朗讀訓練時,教師可就朗讀技巧方面進行專業化的指導,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英語的表達規律和習慣方式,從而熟練應用英語思維完成文本的閱讀。需注意的問題為,開展英語學科的閱讀訓練,主要目標是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技巧,讓學生盡快掌握文章的主旨內涵。這個要求對于初步接觸英語閱讀的學生來說難度較高,因此教師在實施教學活動時,便需指導學生準確把握文章中的關鍵詞,從而準確獲得文章的主旨含義。關鍵詞可為文章的題目、段落中的中心句或者文章的結尾句等,學生只要準確把握核心句子,便能夠快速鎖定問題的答案。此外,教師還可組織學生用口語對文章內容進行復述,通過自行對核心內容的擷取和復述,來提升學生把握文章內容,準確回答問題的能力,同時學生也能夠高效完成信息的查找和整合。如進行“He works hard”部分內容的教學時,教師便可設置活動的形式帶領學生進行英語交流。這種互動的方式較為靈活,可在同桌之間進行交流。如教師可給出例句:“Is Lucy naughty in class?”“No, he isnt naughty in class.”這樣學生可依據該句式進行對話,同時應用到新的詞匯。這種復述和模仿技巧能夠有效輔助學生提升閱讀的興趣,從而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成果。
(四)舉辦閱讀交流活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閱讀材料的內容符合學生的興趣傾向,加強科學的閱讀方法和習慣,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為后續更為復雜的學科教學奠定基礎。如教師可靈活應用游戲、合唱等形式組織閱讀練習,促進學生參與閱讀活動的興趣,通過游戲形式讓學生體驗到英語交流場景的趣味性,使學生更為全面地了解英語文化。閱讀訓練是大量的信息輸入過程,學生可通過高效閱讀來獲取更多的信息。教師組織學生參與閱讀訓練,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與教師和同學充分分享閱讀的趣味。教師可在正式授課前,為學生預留出一定的free talk時間,學生可在此時間段自由講述故事、兒歌等,還可定期開展才藝之星的評選活動,這樣能夠進一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閱讀交流活動。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還可適當將自己感興趣的語句記錄下來,并結合記錄的內容進行分析和賞評,從而大幅提升學生的詞匯積累量,為寫作訓練提供基礎。此外,教師還可側重培養學生訓練速讀,在全面掌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可運用競賽的方式給出規定的閱讀時間,從而培養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準確獲取文章信息的能力。
五、 結語
總之,教師規劃小學英語教學活動時,需側重使用科學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充分迎合學生的心理和興趣,以此提升閱讀教學的質量。教師需將閱讀教學中增添趣味性的元素,讓學生在閱讀中獲得新的啟發,滿足學習需求。此外學生還可在閱讀訓練中掌握一定的技巧,高效解決問題,實現學科綜合能力的優化。
參考文獻:
[1]馮穎.試析閱讀素養背景下的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J].英語廣場,2019(8):122-124.
[2]秦靈玲.基于英語繪本閱讀的小學低年級英語教學實踐研究[J].海外英語,2019(4):175-176.
[3]聶紅霞.淺談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教育,2018(10):54-56.
作者簡介:
鄭潔瓊,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