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
摘 要: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的重要內容,傳統教學模式不能調動小學生的探究興趣,需要教師革新之前的授課思維,轉變陳舊的授課理念,重視結合學生的認知情況與探索能力并制定多樣化的探究平臺,提高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深度探索與實踐運用的能力。層遞式教學模式為一項創新性的教學模式,符合小學生呈現出的認知能力與實踐探索興趣,有助于提高寫作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語文教師;作文教學;小學生;層遞式;寫作能力
研究指出,傳統教學使用的灌輸式教學法不能保障課堂教學的效率,難以調動小學生寫作的興趣,導致課堂教學氛圍比較沉悶;層遞式教學模式符合小學生呈現出的認知規律與課堂學習興趣,利于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表達情感態度與價值追求,體現出較高的課堂實踐運用價值。所以語文教師需要將層遞式教學模式運用到寫作教學中,利于保障寫作教學的實際效率。
一、對層遞式教學模式的思考
素質教育要求教師轉變教學理念,重視運用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模式開展高水準的知識講解,通過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層遞式教學模式和傳統灌輸教學有很大差別,具備較強的邏輯性與靈活性,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運用以打造更高層次的探究平臺。該教學模式尊重小學生的認知規律,通過由淺入深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遵循由易到難的教學運用原則。這樣能降低課堂教學的難度,也能激發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靈活性運用的內在動力,符合素質教育提出的能力培養要求。同時也可以引導小學生從基礎知識開始學習,扎實每一步的學習,利于推進課堂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
語文教師開展寫作教學應該關注到層遞式模式體現出的運用價值,做好長期教學的規劃,通過引導學生積累字詞與表達方式、圍繞主題寫作并進行情感表達,這樣能逐漸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后續的寫作教學中,將層遞式教學運用到寫作教學中以優化教學模式,重視給小學生營造良好的寫作學習環境,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與寫作能力[1]。
二、開展層遞式寫作教學的策略分析
1.多種途徑提高小學生參與寫作教學的內在興趣
學習興趣是小學生進行內容寫作的初級階段,也是寫作教學的關鍵環節,所以語文教師應該從多種途徑提高小學生參與寫作教學的內在興趣。基于當前寫作教學的開展情況,引導學生參與到寫作學習中,推動課堂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層遞式教學能調動學生的探究興趣,也可以強化學生進行情感表達的綜合能力,符合寫作教學優化發展提出的需求。
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語文教師一方面應該改變陳舊的寫作教學模式,重視在素質教育指導下開展高水準的寫作教學,逐漸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要認識到灌輸式教學模式已經難以調動學生的探索興趣,不符合學生的學習認知規律,要在革新理念的基礎上打造更優質的寫作探究平臺。也需要將多種教學資源運用到寫作教學中,引導學生梳理相關的寫作結構與技巧。教師在開展層遞式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運用相關的教學資源,在調動學生探究興趣的基礎上推動各項課堂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鍛煉學生的觀察與情感表達能力[2]。這樣可以體現出層遞式教學體現出的運用特色與價值,提高學生進行內容寫作的興趣與情感表達能力,利于收獲更高層面的課堂教學效果。
2.通過課堂教學訓練小學生的遣詞造句能力
層遞式教學具備比較強的邏輯性與靈活性,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運用以引導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學習與實踐運用。教師應該重點關注學生的認知思維與學習能力,采用多種方式積累寫作詞匯與表達技巧。研究指出,小學生不具備成熟的思維認知能力,也沒有豐富的生活閱歷,在語言運用的過程中會出現概括能力不強的現象,這樣就不能保障寫作教學的實際效率。所以語文教師應該通過課堂教學訓練小學生的遣詞造句能力,重視鍛煉學生的思維反應和口頭表達能力。
例如,在開展人物形象寫作訓練時,教師首先應該引導小學生掌握具體的寫作方式與情感表達技巧,通過閱讀學習等方式積累相關的詞匯知識,也能感受到不同的遣詞造句特點與表達效果。重視通過科學訓練的方式讓小學生能清晰地表達自身情感,保障句子表達結構的完整性,立足口頭表達的方式,讓他人感受到寫作情感或者是價值追求[3]。在講解《落花生》課程內容的時候,教師應該在學生閱讀思考的基礎上分析文字運用特點,探究情感表達的技巧,然后鼓勵學生結合個人認知開展口頭表達,通過口頭表達的方式讓學生說出完整的句子內容,這樣利于提高學生的內容寫作能力。
3.重視培養小學生的生活觀察與情感感悟能力
立足通過課堂教學訓練小學生的遣詞造句能力之后,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詞匯量進行針對性訓練,逐漸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基于寫作與生活實際之間的關系,重視培養學生的生活觀察與情感感悟能力,重視引導學生在生活觀察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的內容寫作,避免出現寫作內容空洞的問題。這樣可以根據學生的綜合情況實施針對性的課堂教學,在鍛煉學生觀察生活基礎上得到寫作能力的有效培養,推動寫作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
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對生活事物進行認真觀察,重視在寫作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進行觀察與情感思考,通過生活瑣事或者是趣事觀察的方式讓小學生體驗到生活中的細微變化,利于后續情感態度的抒發。基于學生體現出的學習能力與思維邏輯,可以通過周記的方式引導學生重視圍繞生活現象的變化或者是一些趣味事情進行內容寫作,持續一段時間之后再讓學生進行記敘文的寫作訓練,通過記敘文寫作的方式強化學生的敘事能力[4]。這樣可以在提高小學生寫作學習興趣的基礎上鍛煉其生活觀察、敘事能力與情感表達等能力,通過多種教學活動的開展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
4.結合小學生認知情況培養其想象思維和表達能力
開展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將層遞式教學模式運用到寫作教學中,逐漸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與思維邏輯表達能力。這是因為灌輸式教學模式不能調動學生參與課程學習的內在興趣,層遞式教學模式可以保障小學生的探究興趣,也能逐漸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與情感表達能力。在開展以上幾方面的寫作教學探索之后,結合學生認知情況培養其想象思維和表達能力,讓小學生在發揮自身想象思維的基礎上進行更高水準的內容寫作以及情感追求的表達。這樣可以讓小學生在內容寫作過程中發揮出自身的想象思維,也能在內容寫作中表達出自身的思想觀念,推動寫作教學的有序開展。
一是圍繞文章閱讀鍛煉小學生的想象思維和寫作能力。例如,在開展《金色的魚鉤》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讓學生進行文章閱讀,在閱讀的基礎上梳理故事結構與寫作特色,讓學生掌握具體的寫作表達能力。鼓勵學生在內容閱讀的基礎上進行故事續寫,通過續寫的方式引導小學生發揮自身的想象思維,重點分析小紅軍在走出草地之后的生活或者是遇到的難題,重視通過想象思維發揮進行內容寫作。二是指導小學生圍繞故事書閱讀或者是童話故事的方式進行想象作文的寫作,圍繞某一人物或者是事件進行故事情節的想象。這樣可以激發出小學生的想象思維與情感表達能力,也能提高學生通過寫作教學收獲的情感體驗,利于保障寫作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5]。通過開展這樣的寫作教育與能力培養,語文教師能通過層遞式教學模式的運用調動小學生的興趣,在多樣化的寫作課堂中收獲良好的知識體驗,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層遞式教學模式尊重小學生體現出的認知規律,通過由淺入深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能激發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靈活性運用的內在動力,符合素質教育提出的能力培養要求。基于寫作教學的特點與小學生的思維認知規律,本文認為語文教師應該多種途徑提高小學生參與寫作教學的內在興趣,應該通過課堂教學訓練小學生的遣詞造句能力,重視鍛煉學生的思維反應和口頭表達能力。同時,語文教師應該重視培養小學生的生活觀察與情感感悟能力,重視引導學生在生活觀察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的內容寫作。此外,語文教師也應該結合小學生認知情況培養其想象思維和表達能力,讓小學生在發揮自身想象思維的基礎上進行更高水準的內容寫作以及情感追求的表達。
參考文獻:
[1]包京京.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模式的應用[J].文學教育(上),2020(7):102-103.
[2]丁一丹.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的實踐思考[J].傳播力研究,2020,4(10):152-153.
[3]楊秀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法應用分析[J].科技風,2020(4):51.
[4]王曙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模式探討[J]. 文學教育(下),2019(7):102-103.
[5]宋小卉.層遞式教學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才智,2017(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