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志玲
摘 要: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在小學各科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推廣,現階段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越來越離不開信息技術的運用。通過信息技術優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環境,豐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自主閱讀學習意識,促使學生在網絡環境中積極地探究和掌握更多的閱讀知識,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有效性。針對網絡環境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措施展開分析。
關鍵詞:網絡環境;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和限制,傳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存在較多問題。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習慣采用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學生在這一教學模式下處于被動接受閱讀知識的狀態,學生在閱讀中的思維較為固定,習慣跟隨教師的腳步,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與把握,久而久之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網絡環境不斷發展的形勢下,大多數教師未能充分發揮網絡信息技術的教學優勢開展多元化、創新性和高效的教學模式,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有效性受到嚴重的影響。因此,在網絡環境下積極創新多元化的語文閱讀教學措施顯得尤為重要。
一、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開展創新的微課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意識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轉變以往枯燥、單一的教學模式,重視發揮網絡信息技術的教學優勢,通過制作微課創新學生的閱讀學習方式。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結合實際的閱讀內容、閱讀教學目標及學生的學習需求設計為時5分鐘以內的微視頻,將微視頻上傳至學生的學習平臺后要求學生在課前進行自主預習和閱讀,并在學生自主閱讀過程中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過程中一邊思考一邊閱讀,并將自己在自主閱讀學習中存在的疑問以問題的形式在學習平臺上提出,由教師在第二天的課堂上將問題重新提出,給予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的時間,促使學生自主解答,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意識,強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1]。如在進行《小壁虎借尾巴》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動畫視頻的形式引導學生以聽故事的形式學習這一故事,并思考和解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小壁虎為什么要借別人的尾巴?最后小壁虎的尾巴怎么樣了?”教師應給予學生自主閱讀思考學習的時間和機會,促使學生自主意識的增強,活躍閱讀課堂的教學氛圍。
二、網絡環境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引導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揮網絡環境的教學優勢,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大多數小學生在網絡環境下的閱讀中容易轉移注意力,由于失去語文閱讀興趣,降低了學生自主閱讀的積極性。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應讓語文閱讀內容發揮作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自主閱讀的積極性和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2]。學生在網絡環境下學習,教師要起到積極的引導和帶領作用,需要扮演引導閱讀的角色,教師可以在布置語文課后閱讀任務的過程中作出相應的引導,如在布置《雷鋒叔叔,你在哪里》的閱讀教學任務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做以下引導:“小朋友們有沒有在生活中做過好人好事呢?有一個人叫雷鋒,他樂于助人、尊老愛幼,你們想知道他都做了一些什么樣的好人好事嗎?大家回家以后可以在路上、社區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并與自己的父母一起閱讀《雷鋒叔叔,你在哪里》這一文章……”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帶領讓學生有目標地展開自主閱讀,促進學生在網絡環境下積極自主地閱讀學習,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三、利用網絡環境拓展小學語文閱讀學習的資源,補充閱讀知識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在課堂上開展相應的課內閱讀教學及指導外,還可以通過發揮網絡信息技術的優勢拓展學生的學習資源和學習視野。在學生完成自主閱讀學習后,教師可以結合問題指導模式提出相應的具體問題,總結學生搜索和整理的網絡信息內容,明確網絡信息的選擇要點,給出必要的網絡資源,或直接結合學生的閱讀學習需求、興趣愛好和年齡特點等向學生推薦相應的閱讀書籍和文章。也可以通過直接給出相關網絡鏈接的形式引導學生在網絡上自主閱讀學習,引導學生更好地掌握網絡信息選擇方式,通過整理網絡信息提高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補充學生的語文課外知識。通過網絡環境的教學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和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綜合語文素養的培養[3]。
四、結語
在網絡環境下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目標,通過實施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開展創新的微課閱讀教學、拓展小學語文閱讀學習的資源等多元化的教學措施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有效性,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閱讀素養。
參考文獻:
[1]馬月月.網絡環境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析[J].新智慧, 2018(17):117.
[2]李春芳.探討網絡環境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考試周刊,2017(60):59.
[3]周柳青.網絡環境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探討[J].中外交流,2019(5):382-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