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玉琴 劉芯君 米婷婷 張纖 陳雨萍 李嵐
摘要:目的:探討以問題為導向的循證護理在主動脈夾層動脈瘤(ADA)術后的應用效果。方法:以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70例ADA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以問題為導向的循證護理)與對照組(常規護理),各35例。比較兩組干預效果。結果:觀察組干預后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以問題為導向的循證護理可緩解ADA患者的不良情緒,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改善其生活質量。
關鍵詞:主動脈夾層動脈瘤;問題導向;循證護理
主動脈夾層動脈瘤(ADA)是心血管系統危重疾病,是因主動脈腔內血液由主動脈內膜破口進入主動脈中膜,引起中膜分離并沿動脈長軸方向擴展,形成主動脈瘤樣擴張[1]。ADA主要表現為血壓升高、心動過速、疼痛等,可繼發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主動脈破裂等,危及患者生命[2]。手術為治療ADA的主要手段,可有效挽救ADA患者生命,但并發癥較多,其中神經系統并發癥較為嚴重。故圍術期給予ADA患者科學護理對保障術后康復有重要意義。循證護理以證據為核心的干預,通過科學依據提出問題,尋找實證,針對性制定干預方案,為患者提供服務[3]。問題導向是以問題為基礎的模式,以問題為導向的護理為循證醫學的核心及基礎內容,通過尋找患者亟待解決的問題,制定護理對策[4]。本研究將以問題為導向的循證護理用于ADA患者,觀察其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ADA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5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1)符合ADA診斷標準,并經CT、超聲心動圖檢查確診;(2)可正常交流;(3)術后生命體征穩定;(4)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1.2.2 排除標準
(1)患有其他心腦血管疾病;(2)凝血功能紊亂;(3)存在重要器官功能障礙;(4)認知功能障礙。
1.3 護理方法
兩組均接受ADA手術治療。對照組術后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病情、健康宣教、監測生命體征、指導患者飲食和體位擺放等。觀察組術后接受以問題為導向的循證護理,具體方法:(1)組建循證護理小組,由護士長擔任組長,組長組織成員進行循證護理培訓,明確各成員的具體分工。(2)提出問題,評估患者情況,結合患者需求、自身經驗、文獻報道確定圍術期相關護理問題,針對可能出現的問題查閱文獻、收集資料,最終制定護理方案。(3)護理干預,針對出現腎損傷者,密切監測尿量、顏色,而術中出血較多者,遵醫囑給予口服或靜脈補液,維持患者尿量>1 ml/(kg·h);定期清潔尿道口,防止感染及腎損傷。當患者出現發熱癥狀時,責任護士應記錄發熱時間,評估發熱原因,給予患者安慰、解釋,避免患者出現不良情緒,可根據患者病情給予物理降溫及抗生素治療。針對出血較多、補液后血壓改善不明顯者,應警惕進行性出血。針對腰背酸痛者,責任護士可幫助患者按摩,指導患者正確的擺放肢體,并進行適當運動,減輕疼痛癥狀。
1.4 觀察指標
(1)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患者心理狀態,SAS、SDS量表由20個條目組成,按照Likert4級評分法,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焦慮、抑郁狀態越重。(2)統計暫時性神經功能障礙、聲音嘶啞、永久性神經功能障礙、截癱等并發癥發生情況。(3)從生理功能、獨立性、社會關系、精神信仰多個方面評價患者生活質量,分值與生活質量呈正比。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服從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心理狀態評分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2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3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生理功能、獨立性、社會關系、精神信仰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3討論
ADA是一種嚴重的心血管疾病,主動脈張力升高性疾病,如高血壓、主動脈損傷、主動脈結構異常等與該病的發生關系密切。ADA多見于中老年人群,發病迅疾、病情進展快、預后差。隨著醫療技術進展,ADA的早期檢出率及生存率均有所提高,但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不容忽視[5]。神經系統并發癥為ADA術后常見的癥狀,依據持續的時間分為暫時性及永久性神經功能障礙,多數暫時性神經功能障礙可自行恢復,而永久性神經功能障礙無法恢復,還會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6]。故給予患者合理的干預措施對預防ADA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意義重大。
循證護理由循證問題、支持、觀察、應用4個環節組成[7]。循證護理在制定干預措施時將科研結論與臨床經驗、患者實際情況綜合分析,并充分尊重患者,以獲得最佳的研究依據,為患者提供有針對性的臨床護理措施。臨床護理期間,若未能預見性發現問題,可能忽視患者病情導致病情加重,故重視患者臨床護理期間出現的問題,并以問題為切入點,進行以問題為導向的循證護理,在干預前提出問題,制定護理方案,保證護理工作順利進行[8]。本研究中觀察組干預后,SAS、SDS評分降低明顯,生理質量各項評分升高明顯,提示以問題為導向的循證護理可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改善生活質量。以問題為導向的循證護理在制定護理方案前,全面了解患者的情況,結合文獻和護理經驗,分析患者可能出現的情況,給予提前預防性干預,并且提前給予患者健康教育及心理安慰,防止出現焦慮、抑郁等情緒。針對患者已出現的癥狀給予對癥處理,提高患者的舒適度,改善生活質量。本研究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對照組低,原因可能為責任護士通過專業的培訓,密切監測患者術后生命體征、病情恢復等情況,提前察覺并發癥發生的征兆,進行有目的的預防,減少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
綜上所述,以問題為導向的循證護理可緩解ADA患者負性情緒,減少并發癥發生,改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葉翠玲,梁毅.循證護理在升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手術治療的圍手術期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5,36(12):2684-2685.
[2]付文,鄭宵,白小娜.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患者120例的護理體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77):314,317.
[3]陽秀春,莫偉,邱海玲.循證護理在Stanford B型主動脈夾層動脈瘤腔內隔絕術圍手術期的應用效果分析[J].醫學臨床研究,2015,32(10):2071-2073.
[4]范芹.循證護理對Stanford B型主動脈夾層覆膜支架植入術患者術后并發癥與生活狀況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18):56-58.
[5]祝鳳麗.循證護理對主動脈夾層術患者術后心功能和滿意度的改善觀察[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18(11):172,175.
[6]李慧蓮.循證護理模式在主動脈夾層覆膜支架植入術后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36):187,191.
[7]肖麗.循證護理在升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手術治療中的應用研究[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9,35(11):79-80.
[8]姜淑娟,付曉可,郭俊曉.循證護理對主動脈夾層術患者術后心功能及治療效果的影響觀察[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9,30(10):1300-1301.C628EB65-528A-4E9A-8360-ED0CD88CE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