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
摘 要:在初中化學學習中,需要做到實踐和理論相融合。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簡單的實驗操作去驗證化學原理,從而深化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在以往的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并沒有認識到實驗教學的重要性。自新課程改革以來,教師對實驗教學的積極意義更加明確,并嘗試對其教學現狀進行扭轉。圍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現狀展開研究,找出其存在問題,并提出相關創新路徑。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創新路徑
一直以來,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存在感十分薄弱。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制約。但是,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提高對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視。時代不斷進步,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鑒于此,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為學生講解課本知識,還要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初中化學學習中,有許多化學實驗,教師應在確保學生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
一、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現狀分析
1.實驗目標缺乏明確性
在開展化學實驗教學時,大部分教師都沒有制定明確的實驗教學目標。一般情況下,都是實驗進行到哪里就是哪里。學生若無法在一節課之內把實驗做完,就無法對實驗規律進行整理總結,從而影響化學知識體系的構建。還有部分教師在實驗教學中會運用分組實驗的教學策略,對一些表現好的小組予以優待,從而導致教師關注的重心大部分都在優秀小組。長此以往,那些表現一般的小組便會感到無趣,對實驗操作的積極性下降,影響今后的化學實驗學習。所以,在開展化學實驗時,教師應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讓每個學生都必須完成既定的實驗任務,避免學生產生懈怠。
2.化學實驗教學實效性不高
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有部分教師仍選擇采用口頭講解的形式。除此之外,還有部分教師選擇應用多媒體,直接把實驗全過程展現給學生,上述的兩種實驗教學方式都略去了學生動手操作環節,嚴重打擊了學生的實驗興趣。這導致學生對實驗操作的具體步驟掌握不夠全面,其在知識理解上只停留在表面。再加上化學實驗課堂時間較短,若是想把一個實驗完整做下來,需要耗費連續幾節課的時間。對此,大部分教師選擇讓學生直接背熟實驗步驟,省出更多時間去進行知識講解,從而導致化學實驗教學實效性不高。
3.實驗教學方式單一
雖然初中化學學科教師大都經驗豐富,但是其在教學方式的應用上卻過于單一,沒有把實驗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整合起來,造成學生學習與課堂教學脫軌。而化學教師也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去進行講解,沒有顧及學生的學習需求。另外,許多教師為避免化學實驗儀器損壞,在實驗教學中明令禁止學生亂動,從而導致學生接觸實驗儀器的機會少之又少。
二、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創新路徑研究
1.設置明確的教學目標
只有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活動的開展才能走向正軌。為了讓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能夠順利進行,教師應該明確教學目標。并且,教師自身要做到認知清晰,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及時對教學目標進行調整,提高教學實效性,進一步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養成。化學教師應在授課前就制定好教學目標,定好預期教學效果。若是教學沒有達到預期的話,教師應及時進行自我反思,不斷對化學實驗教學進行優化。
2.創新實驗儀器使用方式
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最核心的就是動手操作環節。在以往的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實踐的機會少之又少,從而導致學生對實驗儀器的正確使用方式不是很了解。在初中化學中,穿插的一些實驗都比較簡便,使用頻率最高的就是一些基礎儀器。鑒于此,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運用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展開實驗活動。
例如,在教學《氧氣制取》這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準備兩個大小不同的玻璃器皿,把熱水裝滿到較大的器皿中,把過氧化氫溶液裝滿到較小的器皿中,并把兩個器皿都用保鮮膜密封。這樣一來,一方面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有好處;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切身感知到化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3.創新實驗教學方式
在初中教學中,化學課程的安排不多,化學實驗教學的時間也就更少一些。在具體實驗教學中,教師應勇于創新,開發課程資源,構建高效化學實驗課堂。
例如,教師可以事先給學生打印出要做實驗的具體內容和詳細步驟,讓學生先對實驗有一個大致了解。或者帶領學生進行課外實驗,培養學生化學學習興趣。
利用創新實驗教學手段,可以把實驗教學效率全面提升,學生也會在具體實驗操作中,更好地掌握化學原理,為高中化學課程學習打下扎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吳杰.淺談如何開辟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創新之路[J].考試周刊,2019(84):147-148.
[2]李志強.核心素養導向下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現狀與反思[J].當代教研論叢,2019(8):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