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杰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進一步促進水利工程建設質量,加強農業生產活動可以促進我國走向長久發展道路,在發展農業的過程中農田的水利工程便成了促進農業生產的關鍵性環節,加強節水灌溉不僅可以提升農作物產量,同時能夠保證給農作物種植質量,真正的實現水資源的科學分配和利用。
關鍵詞: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技術;策略研究
引言
把節水灌溉技術引進到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不僅能有效提升水利專業智能化和社會化管理水平,還能為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有效的基礎保障。
1、農田水利工程中應用節水灌溉技術的作用
1.1提升水資源的利用率
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當中,水資源屬于其中不可或缺內容,眾所周知所有植被生長均需要水滋潤,因此,擁有足夠水資源才能夠確保農業的高產量。但在開展農業生產工作期間,一些農田水利工程中出現了水資源浪費情況進而降低了人均水資源的使用量。另有部分農田的水利工程通常運用漫灌模式來輔助農業生產,進而帶來了水資源極大浪費,降低了對于水資源的有效利用。
1.2有助于生態系統實現可持續發展
目前,為了推動自然生態體系可持續發展,我國政府須在建設農田水利工程期間加強節水灌溉技術運用,而自然生態體系創建與維護是一項漫長而繁雜的工作,需創建優質的節水灌溉系統,從而真正的實現農業上節約水資源,促進水資源利用的生態化。同時,還可以充分緩解目前水資源匱乏的問題,從而更好的優化我國的水系統。
2、農田農田水利節水灌溉現狀分析
2.1灌區設施差、節水措施相對比較單一
首先,灌區水利設備較落后,無法滿足節水灌溉需求。其次,資金投入不到位。在我國城市當中大部分地區存在著很多的河流,但卻未構建主力型的水利項目,同時已有水利項目在技術上又不夠先進,無法滿足當前農田水利節水需求。受到以上因素的影響,就很難發揮水利工程節水效果,更無法進一步的改善區域水利調水、供水以及節能等目標的實現,不利于農田農田水利節水灌溉成效。
2.2水資源的污染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大環境下,也給自然環境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在工業廠商運行期間和我們的生活中均會產出較多的污水,這部分受到污染的水源若未經整治便流放到河水中,不但會導致河流的污染,嚴重時直接危害到河流附近的植被生物,導致其死亡。特別是在水資源缺乏區域中,如果河流中水資源受到污染,在利用污水來灌溉田地,不利于農作物的成長、品質與收成等,嚴重時還會導致農作物枯萎潰爛甚至死亡,不利于農業工程的進一步可持續發展。
3、農田水利工程中節水灌溉技術應用策略
3.1加快發展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的措施
在水利項目作為我國民生工程,為了更好的滿足現代化經濟發展需求,就必須對農業中的節水灌溉項目給予更多的關注以及重視。站在節約用水的角度來講,其不僅僅需實現日常的節水,還需把農業中的節約用水問題納入到重點考慮的范疇當中,加強節水灌溉意識的落戶。在此過程中,需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規劃出科學合理的應用方案。對水利項目所負責的灌溉區域中地上與地下水資源的平衡性進行提升。因此,在制定水利項目的計劃時,需要針對相關地區的地上與地下水資源的飽有量進行詳細的檢測與匯總。針對有效的水資源制定科學的使用計劃,不但能夠更好的強化對于水資源的有效運用,還能夠充分縮減對于水資源的無端浪費。第二,加到農業灌溉節水技術資金的投入力度、加大社會中的資本引流。目前,在高效節水方面的系統設備正處在穩定構建階段。基于此,國家政府出臺了有效的政策支持,進一步國內硅谷了水利項目的長久良性發展,為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另外,加強監管機構對水利項目中節水問題的關注度,加大節水灌溉項目和社會資金支持,從而進一步的促進水利項目的長久良性發展。
3.2渠道防滲技術
渠道防滲作為農業灌溉中最為多見的一種送水模式,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常常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尤其是滲漏的問題最為多見,導致地頭和地間的位置水資源過度浪費的。基于此,在優化灌溉工作期間,應該在水的防滲漏方面著手,提升渠道防滲漏的能力,進而有效提升對于水資源的高效利用。
3.3噴灌節水技術
噴灌節水技術主要是通過噴頭把控水流動速度以及流出量,以達到節水灌溉的目的。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其利用不同壓力對水泵給予調節,從而對應不同型號的塑料管從而實現水資源供應的目的,當水流流量需要灌溉的區域時,需要將噴頭位置給予調整,寵兒能夠保證水流噴射的適度性[2]。
3.4低壓灌溉節水技術
低壓灌溉節水技術在農田灌溉技術應用層面非常普遍。這一灌溉技術進行運用期間,必須重視以下三點問題:(1)對于塑料管道的選擇使用要具合理性。不需要軟管具有較強的吸水性,以降低水資源的使用量。(2)所使用的低壓管道必須具備良好的密封性,以免滲水問題和雜質進入管道的問題出現。(3)運用低壓電完成灌溉工作,繼而以達到節省電能的效果。
3.5信息化灌溉節水技術
當前我們國家的信息技術獲得了迅速提升,并被廣泛運用到了各行各業的發展中。農業灌溉項目也不例外,在信息技術的運用上收獲了不錯的效果。在農業發展中對遙感技術、衛星定位技術、計算機信息技術和地理信息技術進行融合與科學運用,能夠精準判斷出農作物在成長期間對于水資源的需要量,以達到對于農作物的合理灌溉,不但增強了灌溉工作的速度和質量,還節省了大量水資源。
3.6滴灌節水技術
滴灌節水技術模式更適合用水資源匱乏的地區。其主要是利用塑料材質的管路,通過毛管孔或者滴頭,把水輸送至田地中,從而保證植物的根系更好的吸收水分,在應用此類技術進行灌溉時其效果是十分顯著的。同時此灌溉技術能夠和肥料添加等工作共同開展,不但能夠節省大量水資源,還能夠有效降低農民的勞動量,增強肥料添加工作的完成效率。因此灌溉模式已被廣泛運用到了我們國家水資源欠缺城市中。利用次灌溉模式能夠有效的節省水資源,同時提升農作物的產量[3]。
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田水利工程中對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既能提升水資源的利用率,也能促進農業生產產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金鵬宇.農田水利工程中節水灌溉技術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9(24):344.
[2]孫麗波,呂秀敏.農田水利工程中節水灌溉技術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9,10(16):106-107.
[3]寧武.農田水利工程中節水灌溉技術的思考探究[J].建材與裝飾,2019(15):29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