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華堅
摘要:自從我國二胎政策上線了之后有越來越多的孩子降臨在這個世界當中,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孩子也步入了小學,但由于家長的教育方式不當以及兄弟姐妹的寵愛很容易到這些小學生出現一定心理問題,這對他們的成長以及未來發展是非常不利的。為此小學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將數學教育與心理教育進行有效的結合來全面發揮學科的育人性,促使小學生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小學數學;融合措施
引言:
在當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數學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要關注他們的身心發展,只有將二者結合到一起才能徹底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進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使其能夠更好的融入到未來的學習與生活當中。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分析
1學校和家長對小學生心理健康關注度不夠
現階段小學生的學習壓力是非常大的,然而在這種情況下能夠呵護學生脆弱的心靈,為他們開展心理減壓的人還是比較少的。已知我國各個大學以及高中都設有心理輔導站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課時在所有的小學當中卻沒有成立這樣的專門機構也沒有專業的駐校教師對小學生開展心理疏導,這樣一來學生的心理壓力只會逐漸遞增這將嚴重的影響到他們的未來發展。
此外還有很多小學生的家長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普遍認為平日里正常上學的孩子是不可能有心理問題的。然而實施卻恰恰相反,普遍的小學生對于“上學”來說是非常恐懼的,每當假期結束之后他們都會非常的痛苦,雖然其表面不說但是心中的陰影是很難消散的。
2課業繁重,學習壓力大
隨著社會的發展市場上的競爭力也在逐漸加重很多成年人在這場競爭中都被打敗了,于是讓自己的孩子贏在起點就成為了他們的首要任務,為了能夠保證孩子有一個較好的開端他們會給孩子報非常多的補習班和特產班。然而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社會競爭強且就會導致人才競爭強烈,在這個時節與其說提高自身成績還不如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如果只是一味地給處在成長期的孩子施加各種壓力,這樣就會帶來各種弊端這對他們的成長十分不利。
3受原生家庭影響,產生消極心理
在偏遠地區有很多家長為了減輕生活負擔而將孩子扔給爺爺奶奶,這些留守兒童就很容易產生一種被遺棄的錯覺,此外他們和爺爺奶奶的年紀差距普遍較大因此很難開展溝通。俗話說得好“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每當他們遇到一些心理問題時通常會隱藏自己的各種情緒,長此以往下去的話就會造成性格上的孤僻與叛逆。盡管在早前有很多人提出了吃苦教學的觀點,他們覺得吃得苦中苦才能成為人上人。但這種教育理念和讓孩子離開父母不是一個概念,而且對于大部分的孩子來說有父母的陪伴才是最快樂的。另外從現階段的情況來看有很多家長都發現了讓孩子留在身邊的重要性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充分的感受到快樂,他們認為只有爸爸媽媽在自己就不會再次被拋棄,進而解開自己的心結并重新投入到學習當中。
二、如何在數學課堂中實現心理教育
1實事求是,組織抗打擊教育
數學作為一種較為復雜的學科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受到挫折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為此小學教師可以直接利用這些挫折來滲透抗打擊教學活動,學生在參與此活動的過程中能夠正視自己的不足之處并以平常心的態度來看待這些結果,與此同時還能快速的振作起來從這些失敗中攝取到一定的學習經驗進而太縱橫自己的學習策略避免再次犯下同樣的錯誤。這樣一來小學生不僅能掌握到更多的數學理論知識還能以更加健康的心態面對以后的各種難題。
舉個例子,教師在開展《百分數計算》這一課教學時可以先對學生進行口頭上的知識講解,在此之后還可以利用學生所擅長的購物問題來創設與此相關的教學情境,但是卻并沒有按照預先設計讓全班同學快速掌握運算規律,這就導致部分學生出現了沮喪、低落等情況更有甚者會采取極端的方式來宣泄自己的不滿。對此教師應及時發現并安撫學生的情緒,告訴學生失敗乃是成功之母,只有經歷了失敗才會走向成功。這種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迅速地冷靜起來并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以及學習方式以此來提升自身的解題能力。
2適當進行指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隨著年級的增高數學知識也變得更加抽象、復雜,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變得舉步維艱。為此教師應該把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自主學習性這項教學任務放在首位,除此以外還要強化自身的教學功底以及教學理念并將其落實到今后的數學教學當中,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好的理解那些較為復雜的數學知識,從而實現了豐富教學內容的目的
舉個例子,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圓柱與圓錐》這節課時,可以先提出一個簡單的問題作為教學導入“為什么柱子能撐起來墻體呢?”學生們略微思考了幾秒之后便異口同聲的回答道“因為柱子是圓柱體”,教師在這個回答的基礎上還可以提出第二個問題“為什么圓錐形的物體就不能有支撐力呢?”鑒于這個問題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這就能很好的激發學生進行思考,教師可以在學生思考的同時引導他們學習書本中的知識,使其能夠掌握半徑、直徑、圓心的概念以及性質。學生在尋求答案的過程中自身的求知欲就能得到充足的激發,這樣一來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調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夠更好的投入到數學學習當中。
3優化數學學習環境改變
學習環境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師在課堂上采取非常嚴肅的教學態度那么就不能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從心理上很容易模仿身邊人的行為,所以教師的教學模式以及行為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態度。要想正確樹立學生的學習態度,教師應采取積極向上的態度來開展教學活動,一方面,要讓學生全員參與,另一方面,除了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外,訓練方法和過程是課堂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還是有效學習的必備條件,在此基礎上拓展學生思路,訓練學生;靈活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學的價值和樂趣,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提高數學課堂的實效,特別是六年級第二學期一不注意,就會造成老師繁忙,學生緊張,任務重,壓力大,課堂教學收不到實效,造成惡性循環;相反,輕松的課堂和諧的氣氛,課堂教學才會收到理想的效果。這樣一來就能直接影響到每一位學生,在有效調動課堂氛圍的同時也能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
結束語:
綜上所訴可以看出學生的身心健康對未來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在數學課堂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能讓學生掌握到更多的理論知識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他們的自主學習性,這對他們的成長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就是因為如此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要不斷學習、不斷完善自我要用最好的教學方式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課堂學習當中進而培養出更加優秀的學生。
參考文獻:
[1]林清明.小學數學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20(36):19-20.
[2]石煥芝,婁文玲.淺析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19(12):80.
[3]劉新意,尤春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心理教育的策略探討[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