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立
摘 ?要:幾何與圖形是非常重要的,它能讓抽象的數學問題具象化,讓復雜的數學問題簡約化,讓陌生的數學問題熟悉化。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幾何直觀功能,進行圖形的操作、變換和數形結合等方法,提高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教學策略
引言
小學階段的“幾何與圖形”屬于基礎知識,相對來說較為簡單,但是涉及面卻十分寬闊,其核心宗旨就在于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其將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提高他們的數學思維與創新性。教師應當切實掌握學生的知識基礎以及學習狀況,將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為目的,通過完善且科學的“幾何與圖形”的學習策略,形成完備的圖像思維與幾何思維,并且大大提升自身的抽象思維與邏輯能力。
1在“圖形與幾何”的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大部分學生缺乏空間觀念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是比較重要的,但是,作為小學生,他們畢竟年齡不大,對于立體圖形并沒有深入的了解和接觸,這就會導致他們在學習“圖形與幾何”內容的時候會覺得非常吃力。其實,如果學生能夠在平時的生活中善于觀察和表達,是能夠養成一定的空間觀念的。因為一些學生在平時也會玩一些積木或者是魔方,這些就是生活中的常見的立體圖形,可是學生卻沒能夠將日常生活與學習進行聯系,從而就導致了他們在空間觀念上是比較缺乏的。如果空間觀念都是比較缺乏的,那么想要培養他們的幾何直觀就更加難了,因為二者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
1.2學生對于不同圖形的性質容易混淆
總的來說,學生在小學的數學學習中所接觸到的圖形還是比較多的,無論是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還是菱形等圖形,他們大部分都己經接觸過了。在學習了這么多的圖形之后,如果學生不能夠明確分辨每種圖形,就會對于圖形之間的性質造成混淆,就會導致他們在今后的學習中遇到這些圖形時思維上會跟不上,在解題過程中思路也會不清晰。因此,在進行“圖形與幾何”內容的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注重引導學生正確理解不同圖形的性質,明白圖形之間的聯系與區別,避免他們出現對圖形性質的認識混淆。
2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的教學策略
2.1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幾何與圖形”方面的內容具有一定的復雜性與抽象性,想要減免學生在該方面內容的學習中枯燥甚至厭惡的心理,并且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該課堂學習的熱情,數學教師一定要利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營造生動、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此環境中不斷加深對該課程的學習積極性與興趣。因此只有學生真正對“幾何與圖形”方面的課程產生濃郁的熱情,才可以積極主動地走進課堂、融入課堂,感悟數學的魅力,從而透徹理解與掌握該課堂的知識點。在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可以在講解過程中將于本節課相關的實體物品向學生們展示,并且利用詼諧幽默的語言吸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長方體與正方體”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可以在新課開始前拿出兩個長方體與正方體模型,并且直觀地顯示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回答其對于兩個物體的認知與了解,從而進行系統性課程的學習與講解。這種略帶面對面聊天性質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營造自由、輕松且有趣的氛圍,還可以將抽象知識化為具體形象,簡單易懂,大大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與積極性。
2.2多媒體輔助教學,促進空間想象力的養成
“幾何與圖形”需要學生具備空間想象力與一定的抽象能力,但是僅僅通過課本的學習,教材圖形的解讀,學生很難將平面的圖形轉變為立體感。隨著現階段互聯網與信息技術發展步伐的持續加快,越來越多的數學教師使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所以,數學教師也可以在幾何與圖形的教學當中有效利用多媒體技術加以輔助,通過動圖或者短視頻的方式向學生透徹地解讀理論內容與知識重難點,多媒體的有效應用不但可以具體直觀地將各種立體與空間圖形進行展現,還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大大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與求知欲望。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圓柱與圓錐”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講解圓柱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分割,然后進行拼接與重組,并且求問長方形與圓形之間的面積關系?
這樣有效帶動了學生的求知欲望與好奇心,因為對于這么抽象且具備空間思維的問題,很多學生很難利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解決問題,很容易打擊他們的自信心與學習動力,因此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可將抽象、復雜的問題化為具體形象,可以有效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熱情,從而為接下來更加深入性的學習打下夯實的基礎。
2.3聯系生活,學以致用
圖形幾何的教學應該緊緊聯系學生的日常生活。小學生形象思維記憶比較好,教師在教學時,應該采取讓抽象的東西具象化的教學模式,剛開始接觸幾何的時候,讓學生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在學習過程中慢慢地形成空間觀念,比如在教學《角的認識》認識時,可以讓學生拿量角器看一看,銳角、直角、鈍角在大小上各有什么區別?它們都跟90。有什么關系?讓學生自主去探究,還可以對比一下平角和周角等同于180。和3600,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身邊有哪些三角形的物體,注意他們的角度大小學會對比和分類,在這樣的獨立思考過程中,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增強了,也增強了對生活的了解。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圖形與幾何”的內容,是小學數學學習中的重要部分,也是難度比較大的一部分。因此,教師在教學這部分知識的時候,需要花費更多的心思,創新教學方式,積極采用更加高效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些內容。同時,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提高推理的能力,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做到觸類旁通,使得他們的學習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鄧顯康.小學數學高段圖形與幾何的教學策略[J].山海經:教育前沿,2019(18):111.
[2]吳瑜娜.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趣味性教學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2):138,140.
(浙江省溫州濱海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