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金開
摘 ?要:在目前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學的主體是學生,需要在知識教學的基礎上培養核心素養。但是,實際情況是學生對于新課設的課程學習主動性不強,并且在中考的背景下,被動學習方式較為明顯,這些都會影響教學效率。針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目標,提高教學效率就成為了學生感受知識、獲取知識、養成素養的主要任務。本文分析了影響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因素,并從生活情境、微課運用、理論結合實驗三個角度介紹了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提高效率
前言:課堂教學的效率的提升不是單一的提高速度,需要保證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建立相應的知識認識,能夠有效地獲取知識內容,并有思維能力、知識結構、解題能力的成長。鑒于此,效率提升的策略上就要從學生的主體性出發,解決降低效率的因素,使學生愿意在課堂中參與化學知識的探索思考,能夠有效的理解和認識知識內容,養成方法,更為與化學實驗進行一定的結合,這樣不僅能保證學生對于知識理解的有效性,也能推進化學素養的內化吸收。
一、影響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因素
在目前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學方式和方法也都是以學生為核心,所以影響教學效率的因素上主要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質量。學生不能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中,對于知識的理解就會不全面,沒有思考探究也就不能推動知識學習的延伸,單一性的理論理解更不能實現知識理解的有效性。所以,學生的自主學習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需要教師在學生的角度做改革創新的嘗試[1]。
二、初中化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一)構建生活情境,引導應用思考
在自主學習為主的課堂中,學生的應用思考決定了教學的有效性和效率,對于陌生的知識,初中生缺乏主動學習的意識。在策略上,教師要挖掘初中化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讓化學概念和介紹有生活的基礎。這樣就能保證學生有去思考的方向,也讓生活中的化學現象稱為應用思考的動力[2]。例如,在《燃燒和滅火》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燃燒的不同情況和滅火的方式,讓其感受燃燒這種化學現象的差異性,也感受化學知識在具體生活中的應用。在此情境下,有助于學生對于燃燒定義的理解,脫離單一性“火”的認識,在宏觀和微觀的雙層角度理解燃燒。并且情境還能激發其知識學習的意識,科學解釋滅火的方法,有成就感和認知感的提升,也就實現了應用思考的有效引導,有助于課堂教學中主動學習,教學效率會有本質上的提升,更能帶動化學核心素養的自我認識。
(二)運用微課教學,增強探究意識
在初中階段的化學課程只有九年級學習,缺乏前置性的知識理解,所以很多學生對于化學這門課程知識的學習意識不強,缺乏自主學習的方法和探究意識,總是做等待性的學習,教學效率肯定不會有做提升。教師可以運用微課,豐富課堂中的化學知識內容,也針對化學知識做遞進式的呈現,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的理解認識,能夠讓課堂學習有具體的意識和行為,可以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教學中,教師就運用微課引導學生的知識探究,讓課堂中的知識教學有階段性的進行。首先呈現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不同性質,在生活中的呈現,以趣味的介紹讓學生產生了解學習的意愿,建立宏觀理解認識;然后再以微課呈現化學式、空氣中的狀態、在什么樣的條件形成,為自主學習理解提供一個方向,在此過程中可以開展合作學習,讓學生之間做自主學習的討論和總結,完成深度的理解認識,保證教學的參與性。微課在課堂中的應用保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和方法。
(三)優化教學結構,理論結合實驗
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要以學生的有效理解認識為核心,所以在策略上要發揮出化學課程中實驗教學的作用,優化教學結構,讓理論學習與實驗實踐有具體的聯系,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深度,也就能提升教學效率。以《溶液的濃度》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借助線上教學平臺或者教學視頻指導學生做課前學習,將課堂教學延伸到生活中,保證每個學生的獨立思考有足夠的時間。其中要注重實驗預設和結果猜想的內容落實,讓學生有更多地思考[3]。然后在課堂中則是以實驗教學為主,讓學生參與到化學實驗的總結和思考中,從而實現高效教學,保證理論知識有實驗的驗證,形成應用思維。
結論:總而言之,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是必要的教學工作,要讓學生對化學課程產生興趣,能夠做有效的探究學習,將自主學習與知識應用進行結合,這樣就能改變課堂進行的形態和環境,學生有興趣,也有能力參與教學過程,效率得到了提升,教學質量也會有保證。但是,在策略的實施過程中,需要開放教學方式的配合,削弱學生的被動意識,讓主動探究和自我表達成為課堂學習的形式,既提高學習感受,也豐富課堂知識內容,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有所成長。
參考文獻:
[1]陳洪亮.體驗式教學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探討[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6):257.
[2]郗陟.基于微課的初中化學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6):251.
[3]孫冬梅.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模式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20(19):171-172.
(云南省昭通市鎮雄縣鹽源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