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審計評價體系構建是新時代內部經濟責任審計關注的重點之一,本文創新運用多準則決策分析模型和軟件,構建基層央行經濟責任審計評價體系,評價審計對象履行經濟責任情況,為提升履職效能提供科學建議。
[關鍵詞]經濟責任審計 ? 評價體系 ? 多準則決策 ? 人民銀行
內部審計作為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具有積
極作用。內部經濟責任審計是對事和人的審計,對促進和完善組織治理具有重要作用。人民銀行是我國金融治理的核心,深化基層央行經濟責任審計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在積極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事業單位主要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以下簡稱兩辦《規定》)方面,結合基層央行履職特點,印發了經濟責任審計方案,但對于新時代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思路和方法,仍需進一步探索,提升理論指導實踐的高度。為此,本文立足審計評價這一角度,結合基層央行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實踐,探索構建審計評價體系,內容包括評價指標、評價方法、評價內容、評價結果和改進建議等方面,并進行實證分析,具有堅實的理論創新和推廣應用的價值。
一、文獻綜述
(一)經濟責任審計相關制度規定和工作思路方法建議
2019年的兩辦《規定》,新的修訂包括擴大審計對象范圍、突出任期內審計、增加重點審計內容等。2020年,人民銀行修訂分支機構經濟責任審計方案,規定了審計對象、審計內容、審計要求等內容。審計署長沙特派辦(2019)總結經濟責任審計遇到的問題,在構建新型審計模式等方面提出建議。審計署南京特派辦(2019)針對經濟責任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議。審計署上海特派辦(2019)重構經濟責任審計戰略價值,提出構建審計框架體系,闡述推動經濟責任審計的基本思路。
(二)審計評價體系——多準則決策分析模型
多準則決策分析模型(Measuring Attractiveness through a Category Based Evaluation Technique,簡稱MACBETH)是“多準則決策分析”方法之一,最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由Bana和Vansnick提出。該方法基于類別交互評估技術衡量對象的表現,允許根據多個標準定性和定量評估選項,可運用M-MACBETH評估軟件進行判斷和分析,計算和分析模型結果,提供決策依據,有助于決策者在個體或群體決策環境中確定優先級、分配資源和進行抉擇。在國外,一是該模型理論基礎較為成熟。Bana和Vansnick(1994)設計了MACBETH交互提問過程和用于判斷的語義標準,通過量化評估值詳細闡明模型的數學原理;并于1999年解釋了MACBETH方法的基本思想和理論,借助開發應用軟件實踐評價歐洲聯盟結構方案。二是該模型實踐運用領域廣泛。Marafon等(2015)將MACBETH方法運用于商業技術研發戰略決策過程,評估產品創新的有效性。Matos等(2018)運用MACBETH方法,建立績效指標,將定性量表轉變為基數定量量表,審計評估巴西聯邦大學內部管理漏洞和風險,為其提供改進建議和措施。在國內,該模型理論運用較多。高等(2015)運用MACBETH,通過問題描述、定義績效測量表達式、確定權重,實例評估企業績效。徐澤水等(2017)結合模糊語言表達式,將MACBETH運用到決策評估實例。目前,尚未見到將MACBETH應用到審計評價領域。
綜上所述,經濟責任審計是中國特有的審計類型,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但審計方法仍需進一步完善,人民銀行在審計評價體系建設領域仍在探索。多準則決策分析模型評價體系,具有定性和定量評價特點,能為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提供理論支撐。
二、多準則決策分析評價模型構建
(一)模型構建的基本思路
在經濟責任審計評價領域運用MACBETH方法為本文首創,主要因其諸多優點:一是能基于多個準則交互評估,解決評估依據和標準單一的問題;二是能從定性和定量兩個角度評估,適應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三是具有專門的評估工具(M-MACBETH軟件),評估結果更為科學;四是具備嚴謹和細化的評估步驟,能多角度分析結果,全方位分析經濟責任審計對象存在的問題;五是權重賦值方法的多樣性和嚴密性,既能全局又能局部、既體現專家意見又有科學計算公式,緩和了權重賦值主觀性與科學性的矛盾;六是能剖析審計對象各指標運行的全過程,便于查找履職漏洞。
MACBETH評價方法分為三個模塊六個步驟(見圖1),依次為搭建結構、量化賦值、分析建議,其中搭建結構包括確定評估對象、選取標準指標;量化賦值包括指標級別量化、指標權重賦值;分析建議包括結果分析、改進建議。確定評估對象是指確定用于評估的審計對象;選取標準指標是指搭建評估架構、識別標準指標,其中標準指標是用以計算評估結果的指標。指標級別量化是指量化標準指標級別;指標權重賦值是指給標準指標賦予權重。結果分析是指分析審計對象的整體表現,根據不確定性因素分析模型結果的敏感性和穩健性,獲取評價結果;改進建議是指根據分析結果提出改進建議。
(二)模型構建的公式原理
模型理論公式是構建模型的基本原理、模型結果運算的基礎,在建模中至關重要。假設有n個評價對象,組成評價對象集合。有m個評價準則,組成評價準則集合,根據評價準則C對評價對象A進行評估,假設評價過程為映射。即為
映射過程為,其中為實數集,表示評價結果為具體數值;映射的對應關系表示第j個評價準則cj對第i個評價對象進行評價后的滿意程度為vij。同時,模型需要依據評價指標進行具體評估,此時須考慮評價指標間重要程度,這種程度使用[0,1]區間的數值描述,定義為權重W,假設cj的權重為,則,且滿足歸一化條件。
假設評價對象的綜合評價值為矩陣R,則
表明評價對象的評估結果得分為rj,r=1,2,…,n。
假設P為判斷評價對象A優劣程度的性質,假設、為屬于集合A的評價對象,且優于,則記為。但優于的程度如何呢?這里使用6個程度級別劃分:非常弱(軟件中使用very weak表示,下同)、弱(weak)、中等(moderate)、強(strong)、非常強(v.strong)、極端強(extreme),舉例說明,若,表示非常弱優于,其他類似。
模型還滿足以下兩條一致性規則:
規則一:,則,表示優于等價于的評價值大于的評價值。
規則二:,且,且 ,則,表示優于的程度大于優于的程度,等價于與評價值之差大于與評價值之差。
三、基層央行經濟責任審計的評價指標
根據兩辦《規定》和人民銀行經濟責任審計方案及實踐,選取基層央行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并進行指標定級。
(一)評價指標選取
梳理基層央行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指標,分別為反映貫徹黨政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重大政策”,反映重要政策執行和效果的“重要業務職責履行”,反映重大經濟事項決策、執行和效果的“重大經濟事項決策執行”,反映預算管理執行的“財務管理”,反映在經濟活動中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和遵守廉潔從政規定的“經濟活動中落實廉政紀律”,反映以往審計發現問題整改情況的“以往發現問題整改”,以及其他需要審計的“附屬單位監督管理”。共選取7個一級指標,17個二級指標,74個評價級別;分為定量和定性兩種性質。
(二)評價指標定級
按照問題從輕到重的程度依次定級,級別越低,說明風險越小;級別越高,說明問題嚴重程度或風險越大。本文的定量指標是指能用數據的大小衡量問題嚴重程度,數據間隔為1,最小量化級為0,用“數字0,1,2,…”表示;定性指標是指能用語義描述問題的嚴重程度,間隔為Lv1,最小量化級為Lv1,用“Lv+數字1,2,…”表示,文中的定級均未超過Lv4。定量中的0級別和定性中的Lv1級別,均表示基本不存在問題。比如,定性指標“存款準備金管理”和“基本不存在問題”定級為Lv1,“未按規定對欠交機構進行處罰”定級為Lv4;定量指標“采購管理”和“基本不存在問題”定級為0,“未按合同收付款”定級為4。
(三)評價指標解釋
貫徹執行重大政策包含5個二級定性指標,“再貸款管理”4個指標級別(下同),依次為Lv1、Lv2、Lv3和Lv4,其他指標為再貼現管理、存款準備金管理、常備借貸便利管理和宏觀審慎管理。重要業務職責履行包含5個二級定性指標,分別為執法檢查、征信管理、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國庫業務和貨幣發行業務。重大經濟事項決策執行包括4個二級指標,分別為重大事項決策、采購管理、房產管理和車輛管理。財務管理包括3個定量二級指標,分別為預算執行、收入及其他來源資金和薪酬管理。經濟活動中落實廉政紀律、附屬單位監督管理、以往發現問題整改均無二級指標,見表1。
四、基層央行經濟責任審計評價的實證分析
根據圖1中MACBETH評價方法基本流程的前四個步驟,運用模型理論公式,結合經濟責任審計實踐,分步實證分析。
(一)搭建結構
第一步,確定評估對象。為演示模型的使用方法,簡化起見,選取3家審計對象,在M-MACBETH軟件中用op1、op2、op3表示。根據審計情況,結合指標級別,對應評價指標的級別列示見表2。比如,op1的“貨幣發行業務”級別為Lv4,對照表1,說明op1的“發行基金管理不到位”,其他類似。
第二步,選取標準指標。首先,根據表1搭建評估架構。由7個一級指標構成,其中前4個指標均含二級指標,共17個;后3個指標無二級指標。其次,識別標準指標。將評估架構中17個二級指標和3個無二級指標的一級指標共20個指標,作為模型的標準指標,用于評價審計對象履職情況,圖中以*標識,如存款準備金管理、附屬單位監督管理等,見圖2。
(二)量化賦值
第三步,指標級別量化。首先,指定每個標準指標級別的上下參考值,分賦值100、0。如“再貸款管理”,指定級別Lv1為上參考(軟件中用up表示,下同),Lv4為下參考(lo),則Lv1賦值100,Lv4賦值0。其次,計算其他級別的分數。參照上下參考值,根據風險大小(問題嚴重程度)分別賦值。具體地,運用模型理論的6個優劣程度(D1、D2、D3、D4、D5、D6)和1個無差別級別(no),兩兩比較計算每個級別得分。如“再貸款管理”,Lv1“基本不存在問題”比Lv3“再貸款貸后管理不嚴格”表現“非常強”,軟件中使用“v.strong”表示,其他類似;使用軟件計算“再貸款管理”其他級別指標分數為Lv2—46.15,Lv3—23.08,見圖3。使用上述方法,計算全部標準指標所含級別的分數(見表1“分數”列中的分數)。
第四步,指標權重賦值。指標權重賦值分為簡單賦值、從上至下賦值、從下至上賦值、混合賦值四種方法。這里選取從下至上賦值,即先分配最末端分支指標權重,依次追溯向上一級分支,直至分配到根結點(即全局)權重。首先,將標準指標劃分子集,劃分為S1、S2…S5等五個子集,每個子集包含的標準指標在下圖中列示,其中S5中的3個為一級指標,其他子集中的指標均為二級指標。其次,分配含二級結點標準指標的集合(S1、S2、S3、S4)權重。最后,分配含一級結點標準指標的集合(S5)權重和其他同一根結點的非標準指標權重,如貫徹執行重大政策等4個,圖中用○標志,見圖4。
依據重要程度、歷年審計發現、紀委通報、條線檢查等客觀因素,以及訪談業務專家等主觀因素,分配權重。分配權重程序為,第一階段為同一子集中的指標之間,第二階段為子集之間和各自階段內的指標之間,兩兩比較優劣程度,權重的上下參照分別賦值100、0。優劣程度使用模型理論的6個標準和1個無差別級別,使用軟件計算局部和全局權重,權重總和均為1。
比如,S4子集中的預算執行、收入及其他來源資金和薪酬管理三者兩兩比較,“預算執行”較“收入及其他來源資金”“薪酬管理”風險大,分別為D3和“D1至D6正”程度,“收入及其他來源資金”比“薪酬管理”風險大,為D3程度。因此,以1為總值分配權重,“預算執行”“收入及其他來源資金”“薪酬管理”風險占比依次為58.33%、33.31%、8.36%。全體指標權重列示在圖中,單位為%。其中全局權重在指標前列明,局部權重在箭頭線上列明,如“再貸款管理”的全局權重為7.86%,局部權重為36.36%。
五、基層央行經濟責任審計評價的結果及建議
經過前四個步驟,可獲取如下結果,并就此提出政策建議。評價原則為分數或級別越低,問題越嚴重,風險越大,反之亦然。
1.審計評價對象的總體評估結果及建議。審計評價對象op1、op2、op3的總體評分分別為74.53、97.69、52.09。其中,op3經濟責任履職情況較差,風險較大;op2履職情況較好,風險較小;op1介于兩者之間,可提請審計對象op3注意改進總體履職效能,見圖5。
2.審計評價對象分項指標比較結果及建議。每個指標的量化級數和最值不同,指標之間的級別分數不可比,但同一指標內不同評價對象可比。根據分項指標定級和指標級別量化分數(表1“分數”列),畫出每個指標的級別折線圖。折線高低反映風險大小,折線越低,就說明問題越嚴重,風險越大。比如“再貼現管理”對應第二個縱坐標(圖中用↑表示),op1、op3的坐標值33.33低于op2的坐標值100,相差66.67,說明op1、op3的再貼現管理較之op2的風險大,op1與op3兩者風險相同,其他類似。
全局看,op3在存款準備金管理、執法檢查、房產管理、車輛管理、以往發現問題整改等風險相對較大;在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國庫業務、重大事項決策、薪酬管理、經濟活動中落實廉政紀律等風險相對較小。op1的貨幣發行業務風險相對較大;在執法檢查、采購管理風險中等;在宏觀審慎管理、征信管理、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重大事項決策、收入及其他來源資金、薪酬管理、經濟活動中落實廉政紀律、附屬單位監督管理等風險相對較小。op2在存款準備金管理、國庫業務、貨幣發行業務等風險中等偏下;在再貸款管理、再貼現管理、常備借貸便利管理、宏觀審慎管理、征信管理、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房產管理、車輛管理、收入及其他來源資金、薪酬管理、經濟活動中落實廉政紀律、附屬單位監督管理、以往發現問題整改等風險相對較小。可提請審計對象改善風險值較大的業務領域。
3.審計評價對象分項指標加權比較結果及建議。全局權重總和為1,總體評分為指標定級分數與各自權重之積再求和,介于0到100間,所以審計評價對象的各指標值不超過其權重值×100(見圖6)。在圖6中,權重值用折線連接,指標的權重值(單位%)為折線上的圓點,柱狀圖為審計評價對象op1、op2、op3對應各指標的加權評分值,每個評價對象所有指標加權評分值之和為其總體評分。比如,“附屬單位監督管理”權重為16.21%,op1、op2、op3的加權評分值分別為16.21、16.21、12.98,均不超過該指標的權重16.21%×100,op1的各指標加權評分值依次為3.63、1.96、0.44、1.96、2.95、1.95、1.73、0.44、0.72、0、0.12、0.56、0.32、0.27、5.91、4.5、1.13、21.62、16.21、8.11,總和為74.53,即op1的總體評分,op2、op3類似。
權重大小代表需關注的重要程度,權重越大,關注度越高,風險越大。橫向看,經濟活動中落實廉政紀律權重最大為21.62%,審計可提醒審計對象特別關注,后面按照權重遞減依次為:附屬單位監督管理權重16.21%,以往發現問題整改權重13.51%,預算執行權重7.88%,再貸款管理權重7.86%。也可比較同一指標不同審計評價對象風險的高低,柱狀圖越低,風險越大。
4.全局權重變化的敏感性分析結果及建議。權重的敏感性分析是指權重發生變化,總體評分結果將隨之如何變化,以便審計對象決策管理資源的傾斜程度。比如“貨幣發行業務”權重2.59%,若想了解調整指標的管理資源(權重),對不同對象的評價結果會產生怎樣影響(總體評分如何變化),亦或是,若要降低多個對象整體風險或某一對象單個風險,該如何調整指標的管理資源(權重),通過計算和圖表分析,對于“貨幣發行業務”,op1、op2的總體評分是權重的減函數,即權重越大,總體評分越小,風險越大;op3的總體評分是權重的增函數,即權重越大,總體評分越大,風險越小。op1和op3有個交叉臨界值(27.1,55.8),即當權重小于27.1%,op1大于op3的評價值,即op1小于op3的風險;當權重大于27.1%,op3大于op1的評價值,即op3小于op1的風險。op2和op3也有個交叉臨界值(100,66.7),在該臨界值處,op3和op2評價值才相等,其余權重時,op3小于op2的評價值。除權重臨界值100%外,無論權重如何變化,op2始終大于op1、op3的評價值,說明op2小于op1、op3的風險,見圖7。
六、結論
為推廣運用多準則決策分析模型MACBETH評價方法,本文做了詳盡的實證演示和分析,評價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為審計對象提升履職效能,給出評價結果和政策建議。創新點是將多準則決策分析模型引入基層央行經濟責任審計評價領域,為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提供了新思路。不足之處是該方法為理論創新,對于實踐應用還有待工作推動。同時,該方法可以推廣到其他領域的審計評價中,但應注意評價指標體系應根據審計領域實際進行構建。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郵政編碼:210004,電子郵箱:wenjunj1978@126.com,執筆:姜文軍)
主要參考文獻
高吉吉,苗瑞.基于MACBETH方法和2-測度Choquet積分企業綜合績效評估決策[J].工業工程, 2015(1):128-134
審計署長沙特派辦理論研究會課題組.新時代地方黨政主要領導千部經濟責任審計創新研究[J].審計研究, 2019(2):11-17
王海濱.兩辦規定修訂及對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影響[J].中國內部審計, 2019(8):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