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少莉
摘要:在當代高中美術普通班教學中,水彩畫以一種獨特的藝術語言和藝術表現形式呈現在課堂上,使美術課堂更加豐富,受到學生的歡迎和喜愛,因而在美術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對于美術課堂教學而言,無論是水彩畫的理論學習,還是水彩畫技能方法的基礎訓練,都是教師與學生需要共同實踐完成的藝術探索活動。同時,作為高中美術課程的基礎教學內容之一,對于水彩技法的大膽嘗試以及在其它藝術門類中的實踐運用也是教師促進水彩畫教學的有效手段。
關鍵詞:高中美術? 普通班教學? 水彩畫? 藝術探索
一、水彩畫的歷史及其對高中美術教學的影響
1.水彩畫的歷史
水彩畫是用水調和顏料進行創作的一種繪畫方法,簡稱水彩。水彩畫形成于英國,傳入中國已有280余年歷史。歷經數百年,水彩畫與中國傳統文化、多元文化在不斷碰撞中融合、演變、發展。在當代新媒體、新科技的不斷創新中,水彩畫材料得到了不斷改進并走向成熟,藝術家的水彩畫創作畫幅也打破了傳統小尺寸作畫的局限,水彩藝術家們的藝術表現形式更加多樣,藝術效果更為驚人,水彩藝術呈現欣欣向榮之態勢。
2.水彩畫對高中美術教學中的影響
在高中美術普通班課堂上開展水彩畫的藝術探索實踐對培養學生們的美育素養、健全人格有積極作用。因為水彩畫材料相對簡單,中學生們熱衷的卡通畫、手繪插畫都會用到水彩,所以,在高中美術普通班課堂教學中開展對水彩畫的藝術探索與實踐教學非常重要。
由于水彩畫技術的特殊性,它除了可以運用到卡通畫和插畫中,還具有許多實用價值。水彩畫可以直接應用在各種設計中,例如建筑設計(效果圖)、園林景觀設計(景點、綠地、長廊等效果圖設計)、室內設計、服裝以及工業產品制造設計的效果圖等均采用了水彩畫技術,因此高中階段對于水彩畫的藝術探索對于學生們進入大學后的專業學習具有鋪墊作用,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們發展一門興趣愛好。
二、水彩畫在高中美術課堂上的藝術表現與實踐探索
1.水彩畫的藝術語言
傳統意義上,水彩畫的藝術語言以“水韻”的畫面表現作為評斷水彩畫的重要標準。認為水彩藝術在畫壇上就如同輕音樂般空靈、幽靜。然而在多元文化的發展中,新媒介的涌現、新時代審美趣味的形成使得水彩畫的藝術語言也發生了重大轉變。
水彩語言在追求水韻的同時,既可以表現真實性,也可以表現思想性;既可以表現傳統藝術思潮,也可以表現當代的時尚性;既可以表現原生態的靜美性,也可以表現大時代的怪誕性。各種多元文化的大碰撞激起了水彩藝術的大迸發。
在高中普通班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水彩語言的特殊“水韻感”,帶領學生運用水彩工具進行水彩練習實踐,在水彩畫紙上嘗試干畫法的層層疊色,表現畫面的豐富性、真實性、厚重性。例如嘗試濕畫法,表現晨起濃霧。也可以讓學生學習臨摹一些著名水彩畫家的作品,例如張小綱老師的水彩畫吹畫法,造景既有國畫的意味,也有水彩的屬性趣味。
水彩畫的藝術語言異常豐富。藝術家們在進行水彩畫創作時非常注重人文精神,關注民生,反映社會變遷中發生的變化。在眾多大型比賽中,許多作品繪畫題材表現社會問題,體現民情民意,凸顯了水彩藝術家們的社會責任擔當,同時也積極推動了水彩事業在中國的蓬勃發展。
因此,在高中普通班課堂中,美術教師不僅要傳承給學生們水彩藝術的理論知識,而且要不斷弘揚中國繪畫中所體現的人文精神——藝術的人文情感和社會責任。
2.水彩畫在卡通畫、插畫課堂中的實踐探索
普通高中階段的學生是陽光明媚的,在美術普通班教學中,相對于中國畫、油畫、素描、水粉畫、版畫等美術專業學科,卡通畫、插畫更能夠受到學生們的青睞。
水彩畫與卡通畫、插畫是我們在普通美術教學中能夠廣泛應用到的藝術形式,尤其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大數據時代,高中生通過互聯網、微信、微博、抖音等多媒體、自媒體平臺,可以共享到很多圖片資源和原創手繪作品。這些資源有利于開拓學生的藝術視野,確定個人喜愛的水彩繪畫表現風格。
通常在日常教學中,一問到學生,你們喜歡看什么動畫片?喜歡哪些動畫人物?他們的回答肯定是積極踴躍的,宮崎駿動畫、《灌籃高手》《海賊王》《多啦A夢》等等答案不一。無疑,在普通高中美術課堂教授卡通畫、插畫的畫法是很有意義的。它既能有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也能夠培養學生的藝術特長,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放松減壓。
在卡通畫、插畫教學中,水彩畫的藝術表現可以根據所繪內容而呈現出不同的視覺效果,同時也應注重卡通畫、插畫形式與水彩畫技法的有效結合。
在卡通畫、插畫繪制時,我們可以運用水彩濕畫法表現各種肌理紋樣,使畫面呈現出異趣朦朧的視覺感受。水彩的技法語言很豐富,有層涂、填充、罩色、枯筆、平涂、干重疊、接色、點彩等等。畫作者在創作時可以根據自己不同的藝術構想使用不同的藝術手段來表達。水彩畫藝術的這些特點,適合運用到多種卡通畫、插畫的表現中。卡通畫、插畫借助純水彩繪畫的藝術表現形式,為卡通畫、插畫業帶來了更多的創作機會和發展空間,使卡通畫、插畫創作有了新發展。可見,卡通畫、插畫與水彩技法的結合應用,不僅創造了藝術語言的新形式,而且賦予了卡通畫、插畫獨特的情感特征。
水彩畫與卡通畫、插畫作為不同的藝術表達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繪畫教學中的結合與應用越來越廣泛,例如在報刊、雜志、繪本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國內外繪畫師、漫畫家通過純手繪完成的精美作品。學生在參加各項比賽時,也可以運用便捷的水彩工具,創作水彩畫作品、卡通畫作品或者是插畫作品,因此水彩畫與卡通畫、插畫相互結合是一種必然趨勢。運用水彩技法語言表現卡通畫、插畫效果不僅具有水彩藝術語言的神韻、水韻,更能夠豐富卡通畫、插畫創作形式與精神內涵。同時,在當代也涌現出了大量新生代的跨界藝術家,創作出了大量的優秀作品,水彩畫、卡通畫、插畫領域已呈現出一片繁盛的景象。
3.水彩畫校內寫生的藝術探索
(1)培養學生發現美的眼光,探索大自然之美
大自然是我們賴以生活的本源,沒有了大自然,也就沒有了生命。唐代著名畫家張璪提出了“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藝術理論。他認為繪畫創作應以大自然為師,應該注重探索自然世界中的萬物變化而得感悟。“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說藝術創作應來源于對大自然的師法。
在美術教學實踐課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大自然進行仔細觀察,培養學生們敏銳的觀察能力,從而豐富學生能夠感受到大自然中所特有的形式美、情感美等多種審美體驗。
例如當代著名美國水彩畫家安德魯·懷斯擅長在寫生繪畫中體現情感之美,作品內容以貼近平民生活為主,多表現美國鄉間的自然風土和人物題材。他以敏銳的感觸、精致的技巧,捕捉視覺瞬間,同時以豐富的記憶和聯想在畫面中表現出濃濃的生活氣息,讓人禁不住感嘆生活的溫馨和美好。
大自然中處處都是美景,我們只有不斷培養自己發現美的眼光,才能把生活之美景定格在我們的畫中,才能不斷陶冶自我,升華為情感之美,留存于觀眾心中。
同時,教師在普通班美術教學中也可以培養學生擁有一顆善于感受自然之美的潔凈心靈,從而訓練學生練就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教師若獲得這樣的成績就如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所獲得的美好一樣,非常奇妙。
(2)培養普通班學生在校園寫生實踐中探索水彩藝術的奧妙
校園是富有青春和朝氣的,無論是教學樓建筑,還是讀書走廊、林蔭長廊,或是象征運動精神的學校操場,都有各自獨特的美感。如何運用水彩工具把我們的眼中美景轉變為畫中之景,需要教師帶領學生們在實踐中探索水彩藝術的奧妙——把握水彩畫的水味。
水韻是水彩藝術表現的核心,一幅水彩畫作品的成敗跟水的運用息息相關。對水分量多少的把握,會讓作品呈現出不一樣的水彩面貌,或水韻朦朧,或陽光明媚。
水彩風景寫生中的“水韻味”賦予作品獨特的靈氣。根據實踐探索發現,它具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體現出水的干濕韻味。早起晨霧、邊關荒漠、冬季冰雪、日落霞光,種種美景都可以用水的靈動性表達出來。為了追求這種干濕韻味,作畫者常常會按照不同的需要,將畫面進行傾斜或者平放,讓水色自然地流淌,讓畫面呈現出一種獨特的水韻效果。
其次是引導學生適時把握水彩畫面中出現的偶然性水韻感。
學生在進行寫生訓練時,畫面既有預期效果,也有偶然性,這就需要作畫者予以理性與客觀的對待。同理,學生在進行插畫練習時,有時會為了營造某一種特定場景氛圍,會嘗試運用各種技法,譬如灑色或噴水在畫面上,追求一種偶然的水的流動感。
因此,美術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實踐練習時,既需要培養學生對畫面水色流動時產生的偶然效果加以適時利用,還需要引導學生通過習作練習充分理解什么是水彩畫的水韻水味。
注釋:
①本文為海南省臨高中學校本美術課程。
參考文獻:
[1]袁振藻編著.中國水彩畫史[M].上海:上海畫報出版社,2000.
[2]李水成,曾毅.水彩畫技法語言教學[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