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軍海
舟山市普陀區沈家門第四小學是一所百年老校,地處浙江舟山沈家門漁港邊上。隨著新城區的快速發展和老百姓對優質教育的渴求,位于老城區的學校本地生源流失嚴重。普陀區委區政府在重建沈家門漁港的同時,準備異地重建一所占地65畝48班規模的新的現代化海洋學校,提升老城區學校的辦學品位,重振老城區教育教學的輝煌。頂層設計的高度直接決定這所學校辦學的深度,重新設計一所好學校顯得尤為重要。
設計學校時首先重點關注的是學生。要遵從兒童的個性和需要,始終將學習者置于中心地位,學校圍繞學習空間、學習場景、學習技術、學教方式、課程體系、評價系統等多個維度進行設計,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注重以文化人、管理成人、課程鑄人、服務育人,實現五育并舉。
適合學生發展的核心理念系統
核心理念系統是學校內部對核心過程執行所需的資源進行管理的主要系統。核心理念系統分為制度識別系統、行為識別系統、形象識別系統、視覺識別系統等,主要由學校核心價值觀、學校愿景、辦學宗旨、學校精神、辦學哲學、學校經營理念、師生作風等方面構成。核心理念系統是一所學校的靈魂,好的理念系統可以更好地引領學校快速發展。設計一套適合學生發展的核心理念系統,重點要考慮學校的文化和特色、當地地域的資源和特色、家長的資源和特長、學校和學生的現實狀況及教師的特長和師資狀況等。
適合學生發展的學習空間
從建設未來學校的視角出發,遵循“一圖一稿一思考,一校一品一少年”的設計原則,基于學生多元化的成長目標,滿足個性化的活動空間、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多樣化的成長陪伴的需要,實施解放束縛、開放自由的學習模式,設計靈活多變的學習空間。實現以學生為中心,人與空間交流互動,將學習過程延伸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使學生能夠隨時隨地在適合自己的地方,完整地體驗教學活動與生活。在校園里自由探究,實現從體驗到體認再到體悟這一完整的探究價值。根據不同學習目的需要創建不同類型的教育空間,旨在能讓學生在校園中快速地找到一個可以展開學習的地方,安放稍縱即逝的靈感和創意。
適應學生學習的學教方式
建立多元的以人為本、以學定教、任務導向、自主學習的學教方式。借助先進前沿的信息化教學技術,積極實施項目式學習、任務驅動學習等新型的學習方式。指導學生圍繞探究性學習任務查閱資料,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再選出學生代表進行講解,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也可以以個人為單位組織進行。教師布置任務要具體,學生提問要積極,以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探索及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學習素養。
適合學生發展的海洋特色課程體系
課程是學校為實現培養目標而選擇的教育內容及其進程的總和。課程體系的設計要遵循“讓教育適合學生而非學生適合教育、讓課程向著生活和時代開放、讓智慧在動手實踐中閃耀”的原則。學校海洋特色課程體系的構建從教育教學實際出發,從必修—選修、活動—學科、綜合—分科三個維度來構建課程體系。必修—選修維度,反映學生選擇課程的自由程度;活動—學科維度,反映課程的價值取向;綜合—分科維度,反映課程內容的橫向結構。
只要我們從重視全球公民技能培養、重視創新和創造技能培養、重視技術技能培養、重視人際交往技能培養,強調個性化及自主學習、強調易獲得和包容性的學習、強調基于問題與合作的學習、強調終身學習和自主驅動學習為出發點,一定能重新設計出一所好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