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芳
摘 要:閱讀是學生認知發展的基礎能力,也是知識來源的主要渠道。加強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有助于提升學生對語言信息的理解效果,打牢學生的發展基礎。然而,在當前英語閱讀教學中,大多數教師依然慣用講學練的引導策略,缺乏創新發展的指導思路,導致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存在興趣不足、理解不深、掌握不牢等問題,嚴重影響學生主體的閱讀效果。因此,本文作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對提升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方法展開研究。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能力;英語閱讀
初中是學生認知發展階段的一個關鍵時期,其學生的基礎培養和能力提升尤為重要。英語作為初中生語言學習的基礎學科,語言文本的閱讀是學生獲取信息、解決問題的關鍵。加強其英語閱讀能力,將對學生的語言分析、文章理解、情感表達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但在實際的教學發展中,大多數學生對英語閱讀存在一定的抵觸情緒和厭煩狀態,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的組織手法和引導手段過于單一而造成的。針對這一問題,本文從加強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必要性、提升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具體策略兩個方面出發對此進行探究。
一、加強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必要性
加強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架構,使學生在語言閱讀和理解中產生明確的目標。閱讀是認知探索的過程,其英語閱讀的培養,使學生在閱讀中了解更多的語言知識和信息價值,這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起到提升的效果。閱讀是學生接觸外部世界,參加英語實踐的重要方式,學生通過英語閱讀能夠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加強對西方文化的認知和了解,拓展自身的知識視野,閱讀能夠為學生今后的英語聽說寫能力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閱讀還使學生在文本理解中建立對整體內容的認知架構,并以層次化的方式了解語言信息,這對閱讀問題的解決和分析起到一定幫助。此外,加強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有助于拓展學生的詞匯積累量。閱讀是詞匯運用轉化的一個學習活動,其大量的閱讀可以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語言詞匯,使學生在下一步的學習和認知中夯實基礎、豐富詞匯,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
二、提升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具體策略
1.圖文閱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相對于其他內容的學習,其文本語言的閱讀,往往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懈怠等不良狀態,這對學生的閱讀效果產生消極影響。而以圖像的形式引入其中,打破傳統的文本閱讀,適當加入生動的圖像場景,豐富學生的閱讀內容,這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閱讀熱情,保證閱讀活動的有效性。因此,在閱讀活動中,教師可以結合文本內容,運用信息手段,科學展開圖文閱讀活動,讓學生根據圖像的表現特點和整體架構,實施針對性的閱讀學習,加強學生閱讀的主體性。同時,在圖文閱讀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對圖像內容進行細節分析,提出一些問題點,進而在下一步的閱讀活動中,進行驗證和求解,這將極大地提升閱讀活動的組織效果和閱讀水平。
2.方法閱讀,加強學生語言能力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方法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因此,在閱讀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體裁的文章展開個性化的指導閱讀,使學生掌握多種閱讀技巧,加強學生的語言能力。第一,記敘文的語言閱讀。針對此類文章的閱讀,教師應指導學生找準關鍵要素,如人物、時間、地點等內容,同時,還要明確文章的主題大意,尋找有關的句子、段落,進而將所獲得的信息點與問題相結合,提高理解效果。第二,議論文的語言閱讀。這一類的語言閱讀,作者的觀點是多樣化的,因此,這就需要學生正確理解和把握信息,找準作者的主要觀點或論點。同時,在文章閱讀中如出現indifferent、biased等詞語時,通常是閱讀理解中的陪襯選項。此外,除了針對不同體裁展開針對性閱讀外,教師還應指導學生一些閱讀的小技巧,如前后推斷猜生字詞、尋讀具體信息等,這對學生的閱讀效率起到一定的促進效果。
3.小組閱讀,夯實學生整體基礎
在閱讀學習活動中,部分學生因學習方式、家庭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難免產生差異化現象,這就需要教師采取個性化的教學策略,滿足不同基礎學生的閱讀需求。小組閱讀是閱讀教學的一個有效方法,以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搭配方式,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合作閱讀、相互探究等活動,這不僅能提升學生個體的閱讀效果,還使學生在相互分享閱讀經驗的過程中,夯實整體的語言基礎,保證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閱讀效果。在引導學生小組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引導小組內的學生合作分工協作,要注意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小組組長負責分工,如按照組內不同學生的特長,讓他們分別擔任匯報人、主持人和記錄員等角色,各司其職,從而充分發揮團隊的力量,完成課堂閱讀的任務。此外,教師在小組閱讀活動中,還應結合各組的實際情況,預設不同的探究問題,提高學生整體的語言水平。同時,教師還要注意把握和調控小組閱讀的進度和難度,在檢驗學生閱讀效果的過程中,應注意傾聽學生的發言,做好必要的引導工作。當學生小組閱讀出現問題或困難時,教師則應注意給予他們必要的幫助,通過鼓勵和贊揚的方式,增強他們小組閱讀的自信心,從而確保學生閱讀的順利進行。如此,教師通過在課堂中引導學生進行小組閱讀,不僅有利于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更有助于促進學生創造力和實踐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通過圖文閱讀、方法閱讀、小組閱讀等方面的滲透,不僅能激發學生對英語閱讀的探究興趣,保持學生良好的閱讀狀態,還使學生在語言理解、文本吸收方面得到提升,這對學生的整體認知和學科發展具有促進作用。同時,深入了解當前學生的閱讀問題和發展困境,結合語言閱讀的本質特點和內在意義,采取多樣滲透、多元引導的組織方式,加強學生的閱讀效果,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促進學生主體的健康發展。因此,在今后的教學發展中,希望教師從學生的主體入手,優化策略、革新形式,為學生的主體成長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王錦輝.打開通往精彩世界的一扇窗——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J].華夏教師,2017(8):46-46.
[2]沈春燕.巧用閱讀策略,提升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J].英語廣場,2017(7):143-144.
[3]范鳳娟.關于提高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實踐與思考[J].考試與評價,2018(11).
(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蒼梧縣石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