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廣
【摘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通過情境教學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可身臨其境的感受教學內容,有助于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主要探究小學語文閱讀情境教學策略,以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情境教學
傳統的教學方式以灌輸性的教學為主,課堂氣氛比較沉悶,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語文閱讀教學應注重創新教學方式。情境教學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情境教學可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可將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形象、生動,閱讀教學的趣味性也會大大增強,學生可利用感官和豐富的想象力感受教學內容,全面理解文章中蘊含的情感,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教師要樹立情境教學理念
情境教學指的是通過場景或輔助工具,根據教學目標引入生動的場景,讓學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實現真切的感受,增強課堂教學氛圍和畫面感,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通過情境教學,可讓學生全面理解文章,實現立體化的認知和感受,提升閱讀教學效果。相對于傳統的口頭講解,情境教學的趣味性更強,學生課堂學習的主動性也會增強,課堂氛圍也會更加輕松、愉悅,學生通過探究獲取的知識,掌握更牢固。因此,教師應樹立情境教學理念。
二、通過表演創設情境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可通過表演的方式創設情境,學生通過表演可感受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理解文章的創作背景,從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故事情節、情感主旨、人生道理,學生在積極參與過程中感受到表演的樂趣,同時能夠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從而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使閱讀學習更加高效。同時在小組表演中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綜合能力。
例如,對于《嫦娥奔月》這篇文章的教學,教師在引導學生理順文章脈絡的基礎上,可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分角色表演,可提前擬好劇本,在小組內分配角色,表演過程盡量脫稿,學生為了演好角色,需要分析人物的性格以及對話中包含的情感。因此,學生需要做充分的準備工作,可利用網絡查閱文章的背景資料、選定角色、揣摩人物情感,并進行彩排,在正式表演中對每一組的表演可評分,得分最高的小組獲勝,可頒發獎品進行鼓勵。
又如,對于《小鹿的玫瑰花》這篇文章的教學,教師可讓學生分組表演,分別扮演小鹿、黃鶯、小鹿弟弟等角色,表演之前學生先要了解文章的大意和故事情節,并探討文章中人物對話的語氣,理解角色的定位。同時可根據文章內容創作劇本,學生可聲情并茂的表演,表演完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分享感受,總結和反思自己的表演。在這種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學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文章內容,這種學習形式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教學質量也會有所提升。
三、創設故事化的情境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可創設故事化的教學情境,尤其對于故事類的文章很適用,創設故事化的情境需要收集和篩選人物生平事件,通過語言講述具有畫面感的故事,通過對于故事情節的把握,學生也會更深入地理解文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
例如,對于文章《高爾基和他的兒子》的教學,文章主要講的是高爾基和他兒子之間的故事。教師可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了解高爾基的生平經歷,明確高爾基在島上修養的原因,了解高爾基和兒子長期分開,只能通過書信交流。學生查閱資料后,很快融入當時的社會背景。此時教師可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將文章內容呈現出來,教師在講述故事的時候可加入一些背景音樂,讓學生在故事化的情境中體會父子間的思念之情,尤其要注重細節的渲染。這樣的課堂教學,學生對文章會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四、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教師要引導學生留心身邊的事物,包括大自然和社會生活,學生也會加深對于生活的感悟。閱讀教學內容和生活聯系緊密,因此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非常重要。閱讀文章中包括很多新事物,通過閱讀教學可開拓學生的思維,擴寬學生的眼界。很多閱讀文章都包含著生活化的元素。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設可讓學生真切的領會文章的內容和情感。
例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秋天的雨》這篇文章時,可讓學生回憶自己經歷的秋天的雨,引導學生將秋天的雨和其他自然景物進行聯系。教師可讓學生觀察大自然中各種各樣的景物,體會色彩變化的奇妙,讓學生在自然變化中感受秋天的雨,從而理解課文中的“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這一句話,教師可引導學生將秋雨和鑰匙的功能相聯系。這是比喻句,將“秋天的雨”比作“鑰匙”,讓學生明白秋雨的功能。學生在閱讀文章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羅列秋天的事物:包括大自然中的田野、果樹、銀杏樹、楓樹、菊花等植物,這些植物的顏色構成了五彩繽紛的自然世界。秋天是碩果累累的季節,秋雨中也會彌漫著各種果香的味道。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教師可讓學生留心觀察生活,寫出一篇關于秋天的文章,這樣就將閱讀教學和寫作結合起來,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五、通過多媒體創設情境
小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好奇心比較強,通常對新鮮事物感興趣。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可通過多媒體創設趣味化的情境。多媒體可使抽象的閱讀教學內容變得更加形象、生動,直觀的內容呈現,對學生的感官是一種沖擊,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很快投入閱讀學習中。
例如,對于文章《小公雞和小鴨子》的閱讀教學,教師可在備課時搜集小公雞和小鴨子的視頻、圖片、兒歌等資料,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可使學生的閱讀興趣大大提升,也可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可使課堂閱讀氛圍更加濃厚。
又如,對于《夜鶯的歌聲》這篇文章的教學,教師可搜集杜鵑和夜鶯啼叫的聲音,上課時可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這些聲音,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閱讀學習也會更加投入。在閱讀學習中,教師可讓學生通過預習了解文章的創作背景,通過多媒體為學生營造戰爭的氛圍,學生可聆聽杜鵑、夜鶯的啼叫,伴隨著戰爭的槍炮聲,學生在緊張的戰爭氛圍中,內心對于文章情感的體驗也會更加深刻。
六、通過音樂創設情境
音樂是抒發情感的方式,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通過音樂可創設情境,音樂旋律可讓學生置身于特定的場景。對于一些景物描寫較多的文章,通過音樂可增強學生對文章的感悟和情感體驗,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描繪的場景。
例如,對于《春光染綠我們的雙腳》這篇文章的教學,教師可根據文章描繪的場景選取一些關于春天的音樂,這對學生理解文章是很有幫助的。教師可給學生播放《滴答滴答》這首音樂,歡快的旋律和生動的歌詞,通過音樂的旋律,學生可感受文章中描寫的意境,體會文章中包含的情感。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可提升學生的感受力,課堂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也會有所提升。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推行,情境教學是一種良好的教學模式。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教學的應用有助于學生理解文章,掌握閱讀知識。本文主要從樹立情境教學理念、通過表演創設情境、創設故事化的情境、創設生活化的情境、通過多媒體創設情境、通過音樂創設情境等方面探究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策略,旨在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 車桂霞.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情境體驗的有效運用[J].才智,2019(24):24.
[2] 應苗.淺議小學語文閱讀情境教學策略[J].語文知識,2017(6):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