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佳
摘要:為了保證各大中小學在特殊時期保持正常的教學活動,各個學校結合遠程在線的教學方式,開展了“停課不停學”的教學活動。因此,本文重點闡述了在“這個特殊階段,以廣東海洋大學舞蹈編導專業師生堅持“停課不停學”,利用網絡在線的形式開展實施舞蹈專業在線網絡課程教學。
關鍵詞:停課不停學? 舞蹈專業? 在線網絡課程
中圖分類號:J70-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1)03-0060-03
綜合類高校舞蹈專業網絡課程授課的優勢所在:綜合類高校舞蹈專業的學生群體多數來源于普通高中,學生的年齡符合正常大學生的上學年紀,部分偏小。他們正是剛步入成年期,但生理上處于青春期發育的尾端,性格活潑、開朗,受網絡媒體大環境的影響,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因此當需要面對平時在線下教室習慣了的專業課教學需要在網上進行時,學生這個群體充滿了一種未知的新鮮感。舞蹈專業的課程一直以來都是遵循傳統的面對面“言傳身教”“口傳身授”的教學方式,在“三面把桿一面鏡”的教學空間中進行教學。學生平日里對于利用網絡上的教學信息的接受通常來源自影碟或者目前各大視頻網站中有關舞蹈或舞劇作品的觀摩或“扒碟”(即通過跟隨影碟或網絡視頻中的舞蹈或舞劇作品片段進行跟隨學習),這樣的學習是日常教學以外最常用的拓展學習方式。但專業課程的在線網絡即時性的教學方式還是基本少見的。即便如此,綜合類高校舞蹈專業網絡課程的即時授課也具備相對的優勢。
一、綜合類高校舞蹈專業網絡課程授課的特點
(一)突破了時間與空間上的局限,拓展出了傳播的特點
舞蹈專業的網絡課程在授課上相比線下課程可以更好的在時間和空間上發揮作用。線下課程的授課時間和空間是固定的,例如地點、環境等都是固定的,有固定的上課時間及教室用來開展教學活動。但是把本該在線下進行的專業課放到網絡上進行在線授課的時候,為了使教學活動能夠順利完成,時間上可以繼續遵照線下課程的授課時間(如:課程表)進行教學。但是在空間上的廣度就會比線下課程更大,這主要體現在教學受眾面上,例如筆者在2020年的上半學期進行在線課程教學的時候開展了一堂《中國古典舞身韻》課的教學公開觀摩課,筆者通過在線進行的公開課發現,平時在線下進行的教學活動在受眾面上豐富了許多,這一堂公開課中受眾不僅僅局限于教學班的學生,還有諸多的舞蹈愛好者和鑒賞者們,這些受眾并不一定都是舞蹈專業出身,但都共同喜歡舞蹈,因為這個共同的興趣愛好,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間段內通過網線的連接聚集在一起共同學習、觀摩和交流,這就在空間上突破了線下課程的局限,打破了“關起門來自己學”的框架,從公開課的角度凸顯了公開的特點,同時也拓展出了舞蹈教學中的傳播特點。
(二)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
2020年的上半年,學校都開展了“停課不停學”的線上教學,教師和學生都待在家里進行舞蹈專業課的網絡課程的開展,當教學環境改變為在各自的家中進行時,學生在課前的預習和課后的復習階段以及網絡在線教學之后,通過自主上網搜索查閱與教學內容相關的電子書、視頻、音樂等等,再配合任課老師下發的有關復習視頻,隨時觀看,隨時對教學內容查漏補缺,這樣的網絡在線課程既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又充分發揮出學生在學習上的主觀能動性。
(三)師生利用網絡交流平臺溝通、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現如今的網絡直播軟件都具有交流的互動功能,當在線網絡課程需要利用到這些網絡直播軟件的時候,例如任課老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在講說的過程中通過軟件中對話框的打字功能將講說的重點內容寫出或者直接展示出課程相應的PPT,方便學生理解老師講課的內容;同時,任課老師在觀看了學生的回課視頻作業之后,也可以通過軟件對話框的語音或打字功能與學生進行在線的指導溝通;學生亦可以在課程中或課后向老師提問或提出教學建議等,有利于任課老師隨時修改補充教學內容,修改教學方式方法,為教師和學生創造出良好的溝通互動環境,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二、綜合類高校舞蹈專業網絡課程教學與線下課程教學的特點
(一)綜合類高校舞蹈專業課程的授課特殊性
1.教學場地的特別之處
舞蹈專業由于學科的特殊性,因此在綜合類高校的課堂教學中,就與其在傳統的文化課教室進行教學有所不同——即在專用的舞蹈練功房中,俗稱“三面把桿一面鏡”的空間里進行實際教學。這樣的教學空間的長、寬、高都有相應的標準,在專業的教學空間中,學生能夠充分進行身體的協調性和律動的表現,舞蹈中的呈“米”字型的八個方位都能夠有效的進行展現,同時通過教室中的全身鏡,能夠清晰的看到自己的動作完成的程度和舞蹈形象的展現,這種特殊的教學空間符合舞蹈教學要求的特殊性,也是舞蹈區別于其他文理科專業在綜合類高校中教學完成的特別之處。
2.“言傳身教”“口傳身授”的教學互動交流
在綜合類高校中,舞蹈專業的授課過程與專業類院校基本相同。舞蹈是抽象的形體表現藝術,舞蹈教學是特殊而復雜的一個過程,舞蹈專業的學生在進行實際的舞蹈學習過程中,其對動作的學習方式和完成質量是直接影響舞蹈最終呈現的一個重要因素。基于這樣的因素,教學過程中面對面的“言傳身教”與“口傳身授”就非常有必要,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理解為在舞蹈教學過程中由任課老師通過身體動作的示范與口中的講授使學生能夠對所學課程內容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和理解,學生再跟隨老師的教學口令及要求進行即時有效的展現學習內容。同時,由于不同學生對舞蹈的認識與理解不同,展現出的動作在完成質量上也互為不同,這時就需要任課老師對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指導,指出不同學生在動作完成質量上的欠缺,及時督導學生進行修正、改進。這樣的教學方式是舞蹈作為一門實踐性、即時性、操作性要求非常強的學科的一種特殊性所在之一。在綜合類高校的舞蹈教學實踐中,這樣的“言傳身教”“口傳身授”的面對面互動教學方式是符合當代高校舞蹈專業的教學特征的教學方法。
(二)綜合類高校舞蹈專業網絡課程授課中的問題所在
筆者所在的綜合類高校的舞蹈專業課在開展之初就遇到了很多問題,較之其他文理科專業的授課,舞蹈專業的網絡授課其過程挑戰諸多,總結起來無外乎以下幾點:
1.場地空間的限制
結合前文所述,舞蹈專業的授課場地是具有特殊性的,需要在“三面把桿一面鏡”的專業課室進行授課。但是當把授課的場地變換為在網絡上進行在線教學,其矛盾性就突出了。在“停課不停學”的日常的授課中,任課老師和學生所在的場地便是在家中略為空曠的地方,極個別的學生在略有條件的情況下會選擇在培訓中心的教室里進行網課教學。在這樣的環境中進行舞蹈課程的教學自然是多有不便,例如:家中沒有把桿,上基訓課的時候只能扶墻或者扶椅子等;家中的場地沒有全身鏡,學生在完成動作的時候不能及時的了解自己的動作完成情況等;家中空間小,家具多,完成動作的時候會出現動作不敢放開、動作不到位等;抑或是家中還有其他的第三方因素,人或是寵物會出現干擾教學的情況等等。諸如以上的情況,筆者在所任教的課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出現過。
2.網速及設備的限制
在網絡授課的階段,筆者采用的是在線直播的軟件為騰訊會議。在這個過程中,受網速的影響,或多或少的出現了師生雙方網絡卡頓、延遲等情況干擾。例如:學生在家的網速較慢,學生在觀看任課老師示范的時候聽不清老師的講述或者看不清動作的示范,任課老師也會出現觀看學生的動作畫面不流暢等;因為直播軟件的局限性,沒有軟件內部的音樂播放功能,任課老師只能通過外放音樂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組合、動作音樂合成的展現,這個過程中也是因為網速的原因,很多時候會出現網絡延遲,可能一首音樂的前奏開始了,學生的動作還沒有開始“起法兒”;音樂的尾奏結束了,學生的動作還沒有結束。學生在網絡課程期間,運用的設備都是手機,手機因為屏幕過小,并不能完全看清楚線下教學課堂中任課老師的示范,因此也就出現了老師示范的時候,學生沒有及時去看、學、做。因此就需要任課老師多次示范,并且反復提醒學生觀看。這勢必也就給教學的過程造成了嚴重干擾,直接影響了教學效果的具體展現和教學進度的完成。
3.教師的耐心、細心的要求
由于在線網絡課程受場地所限以及直播設備的局限,在課程的進行之中,不僅是對任課老師的要求更高,同樣對于學生的理解能力方面也是一個較大的挑戰。從任課老師的角度來說,在線課程的講解上要較之平時上課更需要多的耐心以及對于知識點的講授上更加細致、精確;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則需要在課上注意力更加集中,更加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去進行思考和理解。在這個特殊的教學過程中,如前文所說,師生雙方遇到的不確定因素造成的問題很多,所以這就需要任課老師更加耐心細致的對知識點進行反復示范、講解,以確保學生能夠通過反復的示范發現自身動作在完成上存在的問題。同時,直播過程中,手機的拍攝鏡頭方向也是存在的一個較大的問題。因為網絡課程的開展過程中用到的手機攝像頭多是前置攝像頭,前置攝像頭就像一面鏡子,如若面對攝像頭,做出的動作都是“鏡像”,和實際的方位(即:左和右)是相反的,學生對于老師示范的動作的正反面(正反面:即左和右)區分不清,這也需要任課老師多一分細心,在組合或動作的講解之前就要幫助學生理清楚動作中的方位順序—-頭、手、腿、軀干在動作中的上下、前后、左右等。因此筆者在進行網絡授課的過程中,通常采用的教學方式就是首先面向攝像頭進行“鏡像”的示范講解、再背對攝像頭進行一次非“鏡像”的示范講解,并且其過程中需要反復的提醒和糾正,使學生能夠清晰認識到動作的方位順序。在這個特殊的教學過程中,只有通過任課老師的耐心、細心去幫助學生理清方位空間,才能夠有效的進行課程內容的講授。
三、如何在開學后有效開展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的思考
現今階段,新的一個學期又開始了,特殊的線上教學告一段落,將重新回歸到線下的教學課堂。通過一個學期的線上教學,在針對兩種教學方式的結合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考和教學方法。
(一)利用網絡的優勢為線下課程教學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通常線下課程的教學時間為90分鐘,以線下教學課程為主體,可以繼續通過網絡在線教學軟件的優勢,例如通過微信群、QQ群、騰訊會議、釘釘等有選擇性的在課前預習和課后答疑階段進行教學的輔助。比如通過網絡授課軟件在課前為學生進行課前的基礎理論講解或預習,發送相關的教學或作品的視頻給學生進行課前賞析,使學生對即將開展的課程有一個初步認識。在課后再通過網絡授課軟件就本次課程的內容對學生進行答疑和知識補充。
(二)利用網絡為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架構橋梁
在重新開展的線下課程的過程中,網絡的優勢依然存在。在課后,師生之間利用網絡進行相互間的交流與溝通,老師可以通過網絡開展組織班會或專業課交流答疑會,老師可以通過網絡會議對學生提出學習要求,敦促學生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談一談自己的學習感受和對課程的建議,幫助教師更好的完成課程全方位的教學,同時老師也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狀態等,將課程完成得更好、富有價值。
四、結語
綜合類高校舞蹈專業課在經歷了一個學期的網絡授課之后拓展出新的可能性,當適應了長期的線下教學時,通過這樣的一種全新教學模式的初步嘗試,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各自不同的特點整合在一起,發揮各自所長,相信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能夠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產生非凡的意義和作用。
參考文獻:
[1]陸玉婷.基于慕課的線上線下教學模式探討[J].無線互聯科技,2020(07):88-89.
[2]陳玲.疫情防控期間高專院校網絡授課的實踐與思考——以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為例[J].藝術教育,2020(06):148-149.
[3]何輝,王寶玉.普通高等院校舞蹈教學的特點研究[J].黃河之聲,2016(05):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