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嘉樂
摘 要:初中階段的學生在初次接觸到物理這個新的學科時,會出現“不感興趣”“不想學”、“學不會”等情況,而在物理課堂中進行一些物理實驗就可以很好地改善這些問題。因為物理實驗更加直觀且能夠培養學生的積極性,所以物理實驗已經成為培養學生興趣愛好和提高學生物理成績的一個重要的教學方法。本文也從三個方面探討了物理實驗對物理課堂教學的意義。
關鍵詞:初中物理;物理實驗;吸引學生興趣;培養實踐能力;課堂效率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初中階段的物理課堂常常會帶有一些物理實驗。這不僅高效地將所講知識呈現到學生面前,還縮短了學生與實驗之間的距離,使實驗現象更加直觀。學生不再只能從課本上觀察到“靜態”的實驗,還能在課堂中觀察到實驗的進行。在物理課堂上進行物理實驗不僅能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物理知識,還能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物理實驗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物理課堂的教學模式是單一且枯燥的,學生無法理解晦澀的物理知識,失去學習物理的興趣與信心。但教師可以將一些有趣的物理實驗帶到課堂當中,讓學生通過觀察物理實驗或是實驗現象來學習物理知識。這樣不僅改變了物理課堂的傳統教學模式,還豐富了物理課堂的教學內容,吸引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從而讓學生改變對物理學科的觀念,使學生知道學習物理也可以是“有趣的”。
例如,在“能量的轉化與守恒”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安排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實驗來引出本節課所要講授的知識。如:讓學生快速地摩擦雙手,感覺雙手溫度的變化;用塑料筆在頭發或毛衣上快速摩擦后在靠近細小的紙片,感覺筆的溫度并觀察紙片的變化。教師在安排這兩個實驗后,讓學生獨立地進行實驗,并在實驗完成后讓學生回答兩個實驗的實驗現象及能量轉化。教師用兩個有趣的實驗來引出所要講授的內容,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地去進行物理實驗,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使學生加深了與實驗相關知識的印象,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物理實驗能夠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將物理實驗帶到課堂當中,縮短了學生與實驗之間的距離,讓學生知道實驗不用必須在實驗室進行,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可以進行很多的物理實驗。教師可以將一些簡單、易操作的實驗帶到初中的物理課堂中,讓學生在課堂當中就能夠進行一些小實驗,從而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遇到問題時,能夠知道其原理并給出解答的方案,從不同的方面培養學生。讓學生不只能解決試卷上的問題,還能夠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多方面培養學的綜合素質。
例如,教師在進行“串、并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這一課的教學時,就可以讓學生進行試驗。讓學生測量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得出數值后進行比較;然后再測量并聯電路中干路和支路的電流,得出數值后做比較并觀察。讓學生通過試驗得出串聯(并聯)電路中的特點。學生在進行物理實驗時,不僅培養了自己的動手實踐能力,還培養了自身對學習物理的興趣,讓學生能自主地進行物理學習。在得出結論后,學生會產生完成物理實驗后的成就感,從而對學習物理知識更加有信心。學生獨自得出的結論也不會輕易忘記,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
三、物理實驗能夠促進課堂的進行,提高課堂效率
學生在進行相關物理知識的學習時,時常會出現一些比較晦澀難懂的知識點,學生掌握不夠牢固,影響后面知識的學習,這就使物理課堂的效率變低。當出現這種情況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實驗,用物理實驗或是實驗現象將抽象的物理知識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物理實驗將難懂的知識點變得簡單,讓學生更易理解,從而不影響后面內容的學習。這不僅提高了物理課堂的效率,還使物理課堂的內容更加充實,有利于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
例如,教師在講授“分子熱運動”時,學生是無法觀察到分子是如何運動的,也沒法比較分子在不同溫度下的運動速率。教師就可以用實驗將抽象的物理知識呈現在學生面前,教師可以準備品紅溶液和裝有不同溫度的水的量杯,然后將品紅溶液分別滴到量杯中。讓學生觀察品紅溶液在不同溫度下的擴散速度,從而得出分子熱運動與溫度的關系: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這樣學生可以直觀地觀看的實驗現象,讓學生更快掌握知識,從而促進課堂的進行。教師還可以通過對比實驗等實驗進行的思路,來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
總的來說,在物理課堂上合適地進行實驗,已經慢慢成為了物理課堂的常態。教師可以通過實驗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短暫的課堂當中保持精神地集中,還可以用實驗來解釋一些比較難的物理知識。教師在進行一些簡單的物理實驗時,也可以組織學生一起進行,讓學生通過進行物理實驗來加深對相關知識的印象,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物理課堂中實驗的進行是十分必要的,學生能更加快速地掌握所學知識,從而提高物理課堂的效率。
參考文獻:
[1]陳揚清.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的創新思路[J].教育教學論壇,2016(02).
[2]蘇廣忠.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創新思路之我見[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09).
(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鰲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