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厚勝
摘 要:小學數學知識雖然較為基礎,但是在人們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卻較為普遍。對此,教學老師不僅要注重小學數學基礎知識教學,同時還要注重保證學生們的數學學習效果,打造高效課堂。本文即是針對小學數學課堂高效教學方法進行論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探究策略
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已不再滿足當今時代教學發展的需要,注重小學數學教學的高效性,保證學生自主知識學習能力的提升才是關鍵。小學生參加知識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掌握數學知識,而不僅僅是接收數學知識。但是教學老師習慣于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所以才將小學生置于被動性地接收知識地位,這不僅不利于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而且也不利于提高小學生的知識學習理解。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針對小學數學課堂高效教學方法進行深入分析和總結,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學老師在開展小學數學知識教學時,其首先應當注重對小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因為當小學生對于數學知識學習產生興趣時,小學生才能夠主動學習數學知識,也才愿意主動跟隨著教學老師的指導學習數學知識。而反之則不然,如果學生對于數學不感興趣,老師教學工作的開展就會顯得比較費勁,而且往往難以取得較大的成效。所以,教學老師應當將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作為開展小學數學課堂高效教學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比例”一課時,教學老師可以咨詢學生:“同學們,咱們班有多少男生?”學生:“30名男生。”老師:“那又有多少名女生呢?”學生:“20名女生。”老師:“那男生數量是女生數量的多少倍呢?”學生:“1.5倍。”老師:“計算得很快,那男生與女生的比例又是多少呢?”學生:“3:2。”老師:“那女生與男生的比例又是多少?”學生:“2:3。”老師:“看來大家對于比例很是熟悉。”學生:“比例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應用,甚至比倍數還要多。” “就拿剛才老師問題男生和女生比是多少,一般都會這么問,很少問你們班男生是女生的多少倍。”老師:“為什么很少問倍數,而要問比例呢?”學生:“通過倍數還得進行計算,比例則不用。”老師:“不錯,這相當于是一種比較簡便的對比應用方式。這也說明,知識來源于生活,同學們通過日常的生活就已經能夠提前學習了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但是還不夠透徹,今天我們就來深入學習一下比例,好不好?”學生:“好。”
二、問題導向教學
所謂問題導向教學,指的是教學老師在開展小學數學知識教學時,其并不是通過直接講述知識的方式進行教學,而是需要通過向學生進行知識提問的方式進行教學。如此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們的問題思考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意識,而且也能夠有效加深學生對于所學數學知識的學習和理解。
例如,在教學“負數”一課時,教學老師就可以提問學生:“同學們,最小的數是幾?”學生:“沒有最小的數。”“最小的數是零。”老師:“有的學生說沒有最小的數,有的學生說最小的數是零,究竟誰的說法正確呢?”學生:“負數比零小,而且負數沒有最小,就和沒有最大的數一樣。”老師:“很好,看來已經有不少同學都知道負數的存在了。那么老師問問大家,什么是負數?”學生:“比零小的數就是負數。”老師:“負數應該怎么表示呢?”學生:“負數就是在數字的前面加一個減號。”老師:“這里也叫作減號嗎?”學生:“不是,叫作負號。”老師:“那和負數相對的數叫什么呢?”學生:“正數。”老師:“什么數叫作正數?”學生:“正數就是比零大的數。”老師:“那正數前面需要加加號嗎?”學生:“這個應該不需要。” “好像沒有正號。”老師:“有負號怎么能沒有正號呢?”學生:“但是沒有看到哪個正數前面還加有符號。”老師:“為什么不加呢?難道真的是沒有嗎?”學生:“有的,只是省略了而已。”老師:“沒錯,因為正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應用比較頻繁,而且加上正號是不是太麻煩了呢?”學生:“是的。” “還有點畫蛇添足。”老師:“那么正號應該是什么呢?”學生:“應該是加號。”老師:“負數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什么用處呢?”教學老師繼續提問教學。
三、小組合作討論學習
小組合作討論學習的教學方式和問題引導教學是保持一致的,都是為了啟發學生進行思考。只是針對一些相對較難的數學題目,教學老師就需要運用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以此既能夠加深學生對于所學數學知識的學習與認識,同時又能夠培養學生間的團隊協作能力。
例如,在教學“自行車里的數學”一課時,教學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自行車里的數學進行討論學習。在提出具體的探究問題之后,教學老師還要針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很多教學老師為了學生討論的方便性,都是按照前后桌的順序進行分組,其實這種分組方式極不利于學生的討論學習。因為坐在相同區域的學生,其相互之間的學習差異并不大。按照這樣的方式分組不能夠體現出小組合作成員之間的差異性,自然也就不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與提高。對此,教學老師就要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對學生進行分組,并且指導學生開展小組討論學習。在學生進行知識討論的過程中,教學老師需要進行巡場監督,以了解學生們的知識探究思路。同時,如果老師發現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存在各種問題,教學老師則要進行指導,以加強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在學生討論結束之后,教學老師則需要針對學生們的討論結果進行匯總和歸類,并且根據學生們的討論結果進行指導,以保證學生們的知識學習效果。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并不是一件簡單、輕松的事情,同時也不是一件短期內就能夠見到成效的工作。想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首先需要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樹立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致,而后才是在此基礎上開展問題引導教學和小組討論教學,如此才能更好地保證學生們的數學學習效果,也才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們的數學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張英.小學數學課堂高效教學方法探析[J].學苑教育,2016(04):51.
[2]簡祈山.小學數學的高效課堂教學的策略研究[J].人生十六七,2016(23):26.
(湖北省恩施市紅土鄉石灰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