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耀強
【摘 要】 新高考為高中政治教學與復習都帶來了嶄新的挑戰。本文立足于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三政治復習教學實踐,從“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建構知識框架,夯實基礎”“加強時政熱點話題的學習與了解,讓學生學以致用”這兩個方面入手,針對新高考背景下高三政治復習備考策略這一主題進行了初步分析與探索。
【關鍵詞】 高中政治? 復習備考? 有效策略
新高考打破了以往單純文理分科的模式,以“3+3”的形式向我們展開了教育的新局面。與此相適應,不同的高校、不同的專業都規定了學生高中階段所應當學習政治這一基礎科目,在此大背景下,如何做好日常政治教學與復習工作便成為了擺在基層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道亟待解決的教學難題。身為一名高中政治教師,我在自身的教育實踐中致力于探索新高考背景下提升高三政治復習備考質量的方式方法,現將其簡單總結、陳述如下。
一、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建構知識框架,夯實基礎
新高考對政治這一學科的教育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認真觀察我們的政治試卷,我們卻可以發現其對學生政治基礎的考查仍占據大多數的比重。在這一形勢下,我們高中政治教師在日常的復習教學中仍可以引導學生以復習基礎知識為主,幫助學生打牢政治知識的基礎,學生才能從容應對基礎性的內容,進而做到在新高考中游刃有余。
我在自身的復習教學實踐中會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搭建知識的框架,思維導圖具備圖文并茂、框架清晰等特點,在引導學生梳理知識脈絡、建構知識框架方面無疑有著極強的優勢。例如,在復習“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這一專題時,我便引導學生通過層層遞進的方式搭建起完善的思維導圖來。首先,學生將“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作為核心關鍵詞,由其延伸開來講,其分為了“我們的中華文化”“我們的民族精神”這兩大部分;“我們的中華文化”延伸為“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和“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兩個部分,“我們的民族精神”延伸為“永恒的中華民族精神”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兩個部分……依次再往下延伸,便又可以擴展出眾多小細節。如此一來,一幅架構清晰、層次鮮明的思維導圖便呈現在了學生眼前,學生只需瀏覽這一思維導圖便能清晰地知道“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這一專題所涉及到的主要內容。當掌握了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基礎知識梳理與復習的方法,學生便可以靈活遷移、運用到其他專題基礎知識的復習中,在夯實基礎的同時,也為能應對基礎性知識的考查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
二、加強時政熱點話題的學習與了解,讓學生學以致用
新高考改革后,我們可以發現其對學生綜合素養及其能力的要求更加注重,這其中自然也包括學生對所學知識實際應用能力的鍛煉與發展上。針對這一新高考所呈現出的鮮明要求,我認為我們高中政治教師在日常的復習教學活動中還應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不死記硬背知識,而是能將其進行靈活的實踐運用。而要想更好地達成這一目標,加強對時政熱點話題的學習與了解,讓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得到發展,便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式方法。
例如,金秋九月,聯合國將慶祝成立75周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以視頻方式出席系列高級別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針對這一時政新聞,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從政治、哲學等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其中所蘊含著的豐富內涵。再如,習近平同志曾多次就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做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這無疑為我們當前“光盤行動”的推進指明了進一步發展的方向。高中政治教師也可以由此切入,引導學生去細細分析其中蘊含著的相關政治知識。長此以往,高中學生的政治視野范圍將會得到極大的開闊,學識與見識也將得到極大的豐富,更為重要的是他們還能用所學到的知識更客觀、全面地看待我們每天社會上發生的事情、經歷著的事件。這種持續的訓練,將使得學生在新高考中能以更加開闊的視角面對出現的時政熱點話題,也能以更加嫻熟的能力去將所學到的政治知識進行靈活的運用。這也是提升我們高三政治復習與備考質量的重要切入點之一。
三、結束語
相較于以往的高考制度,新高考更加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加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與全方面發展。這一大的教育改革帶給我們基層教育工作者的勢必是教育教學中的諸多轉變。在日后的高中政治復習與備考教學實踐中,我將進一步立足新高考的視野,積極應對其提出的新挑戰,讓我們的復習教學質量更高、效率更佳,讓學生在新高考的洗禮中脫穎而出,獲得更加耀眼的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唐義清.論高中政治復習課中的探究問題教學[J].教師教育論壇,2019(06):35-35.
[2] 杜麗嬙.高中政治復習課教學策略初探[J].新課程,2019(12):82-82.
[3] 曾紅梅.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的優化策略探究[J].山海經:教育前沿,2019(10):40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