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義松
【摘要】精準教學最初旨在通過設計測量過程來追蹤學生的表現和支持數據決策,可對任何學科、任何學段的教學進行評估.由于其缺乏良好的數據采集系統和科學的分析系統,故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沒有被廣泛應用.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數據的采集處理變得更加容易、更加快速、更加全面和準確,這為精準教學提供了依據,注入了新的活力.
【關鍵詞】大數據教學;初中數學;精準教學
隨著時代的改變,社會對教學精準度的要求逐漸變高,越來越多的教師都在尋求高精度教學的方法.運用大數據開展教學便是提高教育精度很好的方法,所以,本文將以運用大數據為基本問題來描述現在教學的狀況,并對教學進行分析,最后得出結論.
一、運用大數據教學,促進課堂高精度教學
大數據視角下的精度教學,基于數據決策對教學各個環節提供有力支持:幫助教師對教學內容和學生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調研;精確定位教學目標,恰當選擇和準確把握教學方法;對教學結構進行剖析,對作業和考試進行設置;幫助教師根據教學行為的規劃,對學生的各方面進行精細規劃.
大數據基于日常數據的采集和分析,提供了大量學生各方面的信息,使教師能夠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為教師規劃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提供精準的教學政策.例如,在習題的講解中,教師可以統計每道題的錯誤人數和正確人數,并將錯誤類型進行分析與統計,最后總結出高頻錯誤題和錯誤選項.教師再對高頻錯誤題和錯誤選項涉及的知識點進行總結,并對高頻錯誤知識點進行講解.例如,一件商品的成本是200元,某商店提高百分之三十后標價,然后打九折銷售,則這件商品的標價為多少?利潤是多少?教師對于這種問題可以采用數據反饋的方式,先算出這道題的平均得分,再算出每問的平均得分,最后根據數據反饋確定講解的側重點,并對做錯這道題的學生進行詢問,了解學生出錯的原因:是不理解標價的意義,還是錯誤地把標價當成售價.可以看出,大數據可以多維度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基于此,教師可以高效地對作業、練習、考試中的試題進行精準的講解,高精準地對學生進行查缺補漏.
二、運用大數據教學,提升學生高精度的學習
自學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無論對于學生還是教師,想要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都少不了自學.每一份高精度的作業,每一份高精度的教學都與自學有關.傳統習題課教學中,缺少教師用專業的眼光對題的難易程度進行分類,導致習題課缺乏針對性,而這又與教師的自適應性能力有關.
例如,大部分的學生在不同階段完成同類作業的能力是有差異的.在新課結束的兩三天,或在一個單元學完后,不同學生同一能力形成的速度也有明顯差異.除此之外,不同的學生在不同時期對于不同知識的轉化能力也有所不同,故教師應當為不同層次、不同能力的學生創建不同的上課模式.例如,已知三角形ABC,AB=3,AC=4,求BC邊的長度.這是一道典型的易錯題,很多學生會忽略須對其進行分類討論,這反映出學生對于知識點的鞏固還不到位,針對此,教師可以這樣設計: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AB=3,AC=4,則BC邊的長度是多少?可以在習題的后面加上這道題易錯的原因.由于不同學生能力的形成速度和知識的遺忘情況存在差異,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在作業研發中對重點知識進行有針對性的回顧.對此,大數據提供的學情分析,有助于教師運用能力發展的個體差異理論和艾賓諾斯遺忘曲線,對本單元、本學期、本學年的校本作業進行一系列開發來滿足不同學生自適應學習的需求.大數據分析使得差異性教學、個性輔導變得更為精準,其中對于錯題及難題、經典題的剖析都是對于教學的精度提高和學生不同個性、不同差異的最好中和.除此之外,還能有效避免學生由于錯題太多導致教師講課效率降低和無法對其他類型的題目進行練習的問題.大數據軟件可以直接將錯誤的題目進行有規劃的整合,將錯誤的題目按照相同知識點不同類型、相同類型不同知識點,以及相同題目不同知識點、不同細節進行分類.除此之外,大數據還可以將不同題目按難易程度進行劃分(分為難度高于0.75的和難度低于0.75的),教師可以根據題目的難易值進行專項的練習.
三、運用大數據教學,加強教學的專業化精度
大數據為教師的教學帶來了很多的福利,可以快速地、精確地對知識點、重難點進行深刻的剖析;可以快速地對每個班級的學習情況進行調研,讓每個班級都可以快速地跟進;可以有針對性地改進和分享好的學習策略和好的學習方法,加強教學的專業化精度.例如,有的教師對于代數有很深的研究,當有的班級教師在此方面出現短板時,這個擅長代數的教師就可以對這個班級進行跟進教學,并利用大數據的反饋為這個班級制訂有針對性的策略,保證教學的專業化精度.接下來我將用一些具體的案例來對如何提高教學的精度進行詳細的解釋.
在教授“有理數”相關內容時,不僅學生對此有困惑,很多教師對于這個單元也有很多困惑.例如,“-12+14×16-12=?”可以要求學生運用四種方法進行解題,即分配法、從左至右法、先加減再算乘、結合法.對于四種算法的教學,教師是全部都講還是講一些使用起來比較簡單的算法?如果四種算法都講,那么其中的主次關系又該如何分布?如果分布不合理,則很容易導致學生對知識點產生混淆,在后面的學習中可能會更加手足無措.這時,教師可以采用表格算法,即將四種方法列成表格,并對于每種算法配套練習的準確率,整式加法配套練習的難度,去括號運算法的準確率進行一一統計.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更好地對知識點進行總結,并對知識點進行系統的規劃.
四、運用大數據教學,讓學生形成對比習慣
對比主要是把已學的舊知識和所學的新知識進行對比.教師可引導學生對舊知識進行探索、歸納、總結,進而獲取新知識,弄清各部分知識的聯系與區別,在對比、發現、歸納的全過程中,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對比教學中滲透高精度教學,可以讓學生從整體上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掌握數學思想方法,并注意知識的縱橫聯系,重視能力的培養訓練.除此之外,在對比和滲透中加入大數據可以加強教學的靈活性與多樣性,從而培養學生在面對一些問題時的解決能力.
教師可以根據大數據的對比結果設計教學方法,并根據實際靈活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對比方法循序漸進地引入教材內容,以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五、運用大數據教學,加強家庭與學校聯系
大數據不僅僅滲透于學校,還滲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生活中最常用的多媒體就是大數據的結合產物.在大數據的時代,學生的學習不能只看學校,還應該與學生的家庭相結合.通過大數據的反饋,家長在家中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了解學生的學習成績,觀看學生各學科的“學科評價”.大數據的錯題打印功能,也為家長了解學生提供了良好的途徑.
大數據時代,教育學生更加依賴于數據而不是直覺和經驗,使教育教學工作逐漸走向精準化,讓更多的教師可以根據教育數據了解教育形式的變化,了解學生的實時情況.教育工作者也要適應思維變革,變數據資源為教育發展的紅利,從教師的精準教學,到學生的精準學習,到學校的精確調研,以提升教學精度.
隨著時代的發展,雖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教學方式,但最終還是歸功于大數據,可見大數據作為時代的潮流被越來越多的教師以及學生所接受,也被越來越多的家長所熟知.教師應緊跟時代的步伐,靈活地運用大數據,創設高精度的教學方法,讓大數據教學服務于學生、服務于教育、服務于社會,最終達到促進學生學習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項志成.試析大數據時代初中數學精準教學[J].試題與研究,2019.
[2]陳海誠.探究大數據時代初中數學精準教學[J].教育革新,2019(12):27.
[3]周毅.基于大數據的初中數學精準教學[J].福建中學數學,2018(3).
[4]劉芝云.實行對比教學注意相互滲透[J].福建中學數學,2018(3).
[5]張亞芹.基于大數據的初中數學智慧學習[J].基礎教育研究,2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