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丹丹
摘 要: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與不斷深入,數學核心素養已經成了目前高中數學教學中關注的一個重點問題。邏輯推理能力是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對學生數學學習具有重要推進作用,但是核心素養能力的培養需要學生大量實踐,長期堅持。當前很多高中生對數學學習存在排斥心理,邏輯性思維的養成也不具備連貫性。在教學中,需要教師針對性引導,并通過有效的預設,問題的沖突,引發頭腦風暴,使學生更好地靈活運用,加強對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高中數學;深度學習;教學邏輯
引言:
高中是提升學生技能的關鍵期,高中教師應在教學中積極關注對學生學習習慣和個性特征的培養,通過有效的數學教學模式,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幫助學生提升邏輯思維能力。
一、深度學習的教學邏輯之核心意蘊
“深度學習”這一概念最初是從人工智能中所衍生出來的,因為“深度學習”最初的時候,是基于計算機所構建的人工智能中所形成的學習經驗后,自身內部所構建的知識體系建構,而其中的知識是來自于“深度學習”的經驗性積累過程。“深度學習”構建的本質就是指人工智能借助于一些概念內容進行經驗性習得,比如,人工智能可以從表層的、簡單的知識入手,再不停地以層次化的結構相對復雜內容進行學習,之后將自己的經驗構建成為體系框架,從而獲得深層次的結構圖,而這種模式被稱之為“深度學習”。因此,對于“深度學習”這一概念,從不同維度可以有多元化的定義,當然,也可以基于組合模式對概念進行界定,最終將其的特征予以突出性的解讀。而在教育的普遍推進和發展的過程中,深度學習最初源自于馬頓(Marton)等學者對于學生學習層面的調研數據可以獲知,當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處于一種在對知識內容理解的過程,而通過這樣的過程,是能夠更深入地對知識的內涵給予領悟的,同時面對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也更容易理解,這個過程被稱之為對知識內容的深加工。根據國內外在近幾年的研究結論可以獲知,學生通過對信息內容的深加工,能夠達成對信息內容的記憶度更深,此外,這些學生的學習成績方面表現的更為優異,對整個探索性學習的過程,也更具認可度。
二、深度學習的教學邏輯之生成策略
(一)有效鋪墊,引導學生積極嘗試自主推理
高中階段,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為學生鋪路搭橋,讓學生獨立進行有效的分析判斷和邏輯性思考,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數學問題的理解,而且能夠使學生建立較強的方法總結意識。在遇到具體的問題時,學生頭腦中可以自主構建模型,并選擇合適的方法來完成邏輯推理過程,這比教師外部的灌輸更有意義,而且能夠顯著提升學生學習的成就感。例如,在講《指數函數》一課時,可以為學生創設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并引導學生展開自主的探究與學習。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演示人體細胞分裂的現象,并進行簡單的介紹,當人體的某一細胞進行分裂時,會由1個細胞分裂為2個細胞,再分裂為4個、8個以此類推。那么完成第10次分裂后,該細胞的數量是多少呢?這時,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思考和探究時間,促使學生自主地發現數學規律,并得出數學結論。
(二)實施變式教學,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素養
傳統“填鴨式”教學模式下的高中數學課堂中,教師過于重視學生對數學概念、定理、基本解題方法等基礎知識的掌握,忽視了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及創新意識的發展,導致學生在面對題型的變化時無法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及方法,學生的數學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所以,教師可實施變式教學,從不同方面帶領學生分析數學問題的本質,以有效手段引發學生主動思考,使其思維緊跟教師思路,靈活運用數學方法解決數學問題,切實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提升與發展學生的數學邏輯推理素養。
例如,有這樣一道題目:求函數f(x)=2sinx+sin2x的最小值。對于這道題,可以直接用求導的方法解出來,但為了讓學生的邏輯推理素養在這一解題過程中得到有效培養,我就在這道題目上進行了適度的創新,引導學生思考:“解這道題只有求導這一種方法嗎?想一想還有沒有其他方法?”這時學生積極動腦,有的學生拿起筆來在練習本上尋找思路,很快就有學生舉手回答:“也可以采用基本不等式的方法解出來。”接著還有學生回答:“還可以用換元法求解。”如此一來,變式教學既啟發了學生創新思維意識,又讓學生在充足的自主學習空間內進行了有效的推理探究,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所以,在數學教學中,要切忌像傳統教學那樣,以枯燥乏味的方式向學生傳授知識,避免學生形成定式思維,阻礙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發展。
(三)以“融合與聯結”為課堂活動的基本特質
學生深度學習的過程,并不是知識的一個被動接收,而是需要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的活動當中,以便對人類成果予以體驗,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盡可能少的對知識本身予以傳遞的追求,而應當加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師生之間的技能傳達。深度學習強調了課堂活動的插入,讓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積極的探索、成長,強調在這個過程中以知識和能力為首要任務,更好地對能力予以增強。在高中數學的教授過程中,教師在講授函數概念的時候,可以適當地引入一些情景,而好的情景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對于問題的理解,此外,也可以通過情景的方式,讓學生對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有一定的處理能力,讓他們能夠將函數問題進行具體化的處理,這樣的方式可以促使學生最終理解函數的本質。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高中生邏輯推理素養的培養是一個長久的過程。高中數學教師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應注重課堂活動的設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引導學生主動探究,使學生在探究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邏輯推理能力,有效實現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
參考文獻:
[1]孫德軍.基于深度學習的高中數學概念教學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0(30):28-29.
[2]許晶、李淑文.日本高中數學學習指導要領修訂的內容及特點[J].數學教育學報,2020,29(05):75-78.
[3]張則惶.基于數學文化的高中數學深度學習[J].數學大世界(下旬),2020(09):81.
(浙江省慈溪市楊賢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