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聚娟
摘 要:只有讓小學生感到語文學習有趣,他們才能主動地學習,其內在學習動力才能更加充沛。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語文教學活動中的趣味教學,讓小學生能更加輕松、高效地學習語文,在語文的世界里取得更多收獲,不斷地發現語文學習的價值。小學語文教師要進一步增強語文教學活動的趣味性,豐富學生學習的主觀感受,讓他們在體驗和應用當中熟練地掌握語文基礎知識,提高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趣味教學;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2-002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2.014
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要在讓他們感到有趣的情況下開展,才能讓小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保持得更持久,也能讓他們在內部動機的促進下高效地學習,有獲得感,熱愛語文,感受到更多滿足和快樂。怎樣才能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使語文課堂成為學生的樂園,是當前語文教學急需解決的問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激發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對提高教學效率有事半功倍之效。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非常重要,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深入地探索和挖掘能夠在教學中提升趣味性的方法和策略。可以通過實際的教學工作,再結合學生的反饋及其在課堂內外的學習表現,綜合分析他們的興趣培養情況和學習效果的影響情況。這樣才能更好地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小學語文的學習也可以不斷地給學生積極的反饋,讓他們能夠在這些反饋的促進下主動地學習和拓展,所以小學語文的趣味性教學非常重要。
一、要以學生為主體,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怎樣才能讓主體感到學習活動是有趣的呢?這需要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尊重他們的個性化發展的要求,讓他們自主、自發地進行學習,要從教學的方式方法方面進行一定的調整,讓他們可以有一定的靈活性和掌控性。小學語文教師要逐漸帶領學生發現語文學習的更多價值,讓學生從不會學習到學會學習,從不會思考到學會思考,讓他們越來越能夠認識到自己的主體作用發揮與學習效果之間的關系。小學語文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的時候,要考慮到如何才能更好地激發小學生的主體學習興趣,讓小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分析語文學習的特點,進一步帶動他們在學習中的自由創新性。特別是在學習課文的時候,教師要讓學生首先進行自由的閱讀或朗讀活動,透過語言文字,學生在頭腦中會構建相應的畫面。這樣的畫面情節是非常生動和非常具體形象的,教師只能通過個人以往的經驗和學生的描述來了解這一點。對于小學生而言,這樣的學習體驗非常自由,如果教師不讓學生提前閱讀和想象,直接給學生講解這是什么意思,學生的思維就會受到更多的限制。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這是開展趣味化教學活動首先要重視的要素。教學的內容和教學形式的設計都是為了讓學生感到有趣,使其在有趣的學習過程中認識到知識的特點,加強對知識的理解,特別要通過趣味化的設計和呈現,讓學生主動地運用知識。小學語文教師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過程中,還可以進一步豐富他們在學習中的體驗,讓小學生有更多的自由掌控感,這是一種主體得到尊重的感覺。所以,教師要更加明確自身的角色定位,才能夠更好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創造寬松的學習氛圍,促進教學的趣味化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讓學生感受到有趣,提高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首先,教師要考慮如何構建整體的學習氛圍。已有的教育心理學方面的研究成果表明,活潑、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是學生創新的重要前提,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興趣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沒有學習興趣,學習就會成為學生的負擔。”所以,教師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和學生學習道路上的指引者、陪伴者、幫助者,要真正做到與學生平等相處,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以及學生自我實現潛能的需要。充分接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化的特點,讓他們都以自己個性化的方式去展現自我,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當學生感受到自己是被接納的,被尊重的,心理上就會更加放松,在學習上也會表現得更加專注。所以,教師要真正做到尊重學生的人格,并在學習上給予學生更多的表揚和鼓勵,讓他們逐漸積累自信,在學習方法方面能夠做到越來越科學,這些都能促使他們的學習能力不斷地提高。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進一步地從挖掘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的角度,給予學生更多的挑戰和學習的機會。要讓小學生發現語文學習的價值和趣味性,不斷地增強自身的學習動機,在學習中有收獲,有成就感,有自我價值感的提高,從而進一步推動他們主動學習。所以,一方面,教師要做到知識和形式的有趣,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心理上感到快樂。構建這樣一種心理氛圍,對于學生是無形當中的一種支持和鼓勵,能讓他們爆發出更強的學習潛能。
其次,教師要把“微笑教學”帶進課堂。一堂課,教師柔和的語氣、期待的目光、親切的撫慰、關注的傾聽、激勵的語言,好似一條條情感的紐帶,使師生感情更加融洽,溝通更加順暢;教師的信任、鼓勵、欣賞和贊揚,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讓學生非常自然地感受到安全和舒適。小學語文教師要努力打造出這樣的人文的環境,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真誠。讓每一個小學生都能夠在這樣寬松的學習氛圍中,發現知識的更多的意義。
三、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加強對學生的有效指導和引導,要讓小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能夠準確地領會教師傳遞出來的精神,特別是要能夠掌握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方面的核心。小學語文教師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是其樹立終身學習理念的體現,也是科學開展教育教學過程的體現。為了打造趣味化的教學環境,小學語文教師更要對自己提高要求,不斷地學習,讓自己的教學設計更加吸引小學生,更能讓他們在心情愉悅的狀態下學習到更多知識,在不知不覺的學習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在教學方面有嚴謹的態度、治學的精神和實際的行動,更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尊重學生的學習特點,讓課堂教學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直觀生動,更能夠深入學生內心,也要能夠聯系到他們的現實生活。特別是在如何提高學習活動的創新性方面,教師可以參考其他同行的做法,通過各種途徑加強學習,讓自己越來越自如地掌握和運用各種學習活動。
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滿足于現狀,更多地考慮怎樣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趣味性的問題能夠讓教學變得更具有藝術性,學生才能在一種濃厚的人文氣息的氛圍下感受和領會知識,也能借助這些知識解除更多在價值觀、人生觀等方面產生的困惑。這些對于小學生今后的成長和發展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過程。因此,教師只有不斷地精益求精,在教學方面追求更高,才能不斷地給學生創造驚喜,讓他們對小學語文教學有更多的期待。
四、提高教學活動的趣味性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如何更好地提高趣味性,同樣也需要更多地考慮學生的感受。學生如果能在學習中有更多的自由感,就可以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思考和整合所理解的對象,這對他們今后的成長和發展,對于他們面對問題時的思考和整理是非常重要的。
教師特別要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分析和總結的思維能力,可以結合教材的特點來進行。教材上設置的很多問題,都是非常具有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的思想不受限,讓他們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小學語文教師特別要注意這一點,避免由于自己的主觀理解給學生帶去過多的壓力。
學生由于年齡的緣故,受思維和經驗的限制,對很多課文傳遞出來的核心思想沒有辦法準確地捕捉。因此,很多教材內容需要教師以一種開放的態度,鼓勵學生自己思考,讓學生有機會發言分享自己的理解,教師也能從學生的展示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更為清楚的了解,也能很好地為接下來的教學制訂切實可行的計劃。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再回到學生的實際中來,才能更好地讓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更加符合學生的要求,更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趣味性。
五、可視化板書設計助力趣味性的提升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善于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他們感受到學習本身的趣味價值,從而進一步調動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教師可利用傳統的板書形式,創新板書的書寫方式和設計方案,從構圖到內容等方面進行重新的調整,從而更好地實現知識的可視化,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從而加深印象。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真正豐富學生的視覺學習的感受,再結合教師的語言講解,讓學生的聽覺感官能夠被充分調動起來。運用多個感官的信息輸入,讓學生對所學習的內容有綜合的理解。讓小學生能夠逐漸從開展的這些活動中,認識到學習使自己有了更多的新發現,特別是對于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點,有了更多新的理解。所以,教師要加強教學的改革創新,將多媒體信息技術和板書結合起來,讓學生認識到創新是課堂教學不竭的動力。
總之,注重培養小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動性,需要教師更多地發揮主導作用,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有趣,語文學習本身也會更加有趣。小學生需要培養良好的語文學習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一切都需要教師從外部方面加強調節,讓學生由外部動機增強轉化成內在的學習動機,逐漸感受到語文學習給自己帶來的好處,進而不斷地主動投入,取得更多積極的收獲。
參考文獻:
[1]徐體樸.論小學語文的趣味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2).
[2]柳景文.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趣味教學[J].商情,2019(9).
[3]汪玲.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探討[J].當代家庭教育,2020(24).
[4]林雪芬.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中的運用[J].天津教育,2020(3).